活血化瘀中药协同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闵立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活血化瘀中药协同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闵立红

闵立红

通河县肛肠专科医院黑龙江省通河县150900

摘要:目的探究活血化瘀中药协同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30例脑梗死患者,动态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疏血通治疗以及疏血通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对比2种治疗方法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价值。结果实验组脑梗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67%)较对照组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60.00%)优,P<0.05。同时,实验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与对照组脑梗死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活血化瘀中药协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关键词:脑梗死;活血化瘀;中药协同

脑梗死属于一种缺血性脑卒中,属于比较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脑梗死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语言障碍、偏瘫等神经性综合征,具有较高的自残率,对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造成影响,不利于脑梗死患者进行正常的生活。脑梗死患者的脑部出现粥样硬化病变,对患者的脑部血管造成影响,患者出现脑血管坏死、闭合、狭窄等症状,从而导致出现脑神经障碍综合症状[1]。为探究活血化瘀中药协同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3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脑梗死患者疏血通治疗以及疏血通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患者治疗后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内容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30例脑梗死患者,患者均确诊为脑梗死。本次研究已经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脑梗死患者家属均知情且同意为本次研究对象。动态随机化法分为2组,每15例脑梗死患者为1组。

实验组脑梗死患者男女之比为9/6,年龄在38岁-80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63.71±9.62)岁;对照组脑梗死患者男女之比为10/5,年龄在35岁-82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66.52±10.31)岁。

2组脑梗死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较,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脑梗死患者接受疏血通进行治疗:将6毫升疏血通注射液与250毫升生理盐水进行混合,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静脉滴注速度为分钟45滴,脑梗死患者每天接受疏血通静脉滴注治疗1次。

实验组脑梗死患者在疏血通静脉滴注基础上与丹参川芎嗪联合治疗:疏血通治疗方法与对照组脑梗死患者一致;将10毫升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250毫升生理盐水进行混合,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静脉滴注的速度为每分钟45滴,脑梗死患者每天接受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1次。

2组脑梗死患者均以7天作为1个治疗疗程,共计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2组脑梗死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若患者伴有高血压的情况,则继续给予患者降压药物治疗;若患者伴有糖尿病的情况,则继续给予脑梗死患者降糖药物治疗。2组脑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接受其他扩血管、稀释血液、抗凝等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脑梗死患者治疗疗效,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0%及以上,患者的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在45%(含)-90%(不含)之间,患者的病残等级在1级-3级之间;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在18%(含)-45%(不含)之间;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8%以下,或者增加在18%以内;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增加18%(含)以上。

同时对2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和血脂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进行对比。

1.4数据处理

全文研究数据均严格录入SPSS2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疗效

实验组脑梗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67%)较对照组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60.00%)优,P<0.05。详情如表1:

2.2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

实验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与对照组脑梗死患者差异显著(P<0.05)。详情如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中医认为脑梗死属于“中风”的范畴,患者因气血两虚、脏器(心、肾等)阴阳失调,对血气运行进行阻止,导致患者出现挟痰挟火的情况,上逆行至患者的脑部,导致患者出现上实下虚以及阴阳失调的情况。

疏血通的主要药物成分为地龙与水蛭,其中水蛭性平、味咸,具有破血逐瘀通络的作用,可在跌打损伤、血瘀闭经以及症瘕痞块中应用,水蛭素属于凝血酶抑制剂,可以将抗凝蛋白活性增强,加快凝血酶灭活的速度,对血小板的聚集和粘着有着抑制的作用,可达到抗血栓、溶栓以及抗凝的目的;地龙性寒、味咸,局域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其含有促纤溶、抗凝作用的物质,可以起到降低血小板压积、血液黏度的作用,同时具有促纤溶、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的作用。地龙与水蛭联合使用,可以到达对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溶解的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

丹参川芎嗪中的丹参可以升高红细胞,使TXA2(血栓素)的生成减少,同时可以增加PGI2(前列环素)的含量,对磷酸二酯酶进行抑制,消除自由基,对纤维蛋白酶的溶解起到促进的作用,从而将患者血液的黏度降低,改善血液流变性以及微循环障碍;川芎嗪则可以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起到保护的作用,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改善微循环,扩张小动脉,达到活血化瘀、增加脑血流的目的[2]。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活血化瘀中药协同治疗的实验组脑梗死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86.67%)较对照组脑梗死治疗总有效率(60.00%)优,P<0.05。同时,实验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与对照组脑梗死患者差异显著(P<0.05)。本文研究与刘逆[3]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活血化瘀中药协同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可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以及血脂水平,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郑火珺.8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脑梗死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2):46-47.

[2]刁姿.5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在治疗脑梗死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调查[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5):262-263.

[3]刘逆.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3):28-29,30.

作者简介:闵立红(1971-),女,汉族,黑龙江省通河县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