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强化干预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社区强化干预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体会

张载年

张载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五里卫生院223323)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社区纳入慢性病管理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强化干预组和常规管理组,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自我管理能力等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强化干预组的空腹血糖控制水平、达标率及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常规管理组。结论利用社区健康管理团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稳定病情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强化干预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014-02

2型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随着血糖水平升高,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发展速度、危害也显著增加[1]。其治疗策略是通过早期严格控制血糖来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通过社区诊断调查,糖尿病患者因防治知识缺乏、重药轻防、自我管理能力差等因素,血糖控制大多不稳定且达标率低。因此,探索提高糖尿病社区管理达标率成为基层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长期任务和重要课题。我们通过社区健康管理团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及运动指导、规范用药、行为干预等强化管理,达到了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社区防治目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辖区2012年健康体检并建立电子健康管理档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全部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均无明显器质性并发症。随机分为强化干预组和常规管理组各50例,强化干预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43~75岁,平均60.1±8.9岁;病程1~11年,平均4.0±2.6年;空腹血糖水平7.80~14.10mmol/L,平均10.06±1.74mmol/L。常规管理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43~74岁,平均61.4±8.9岁;病程1~10年,平均3.8±2.4年;空腹血糖水平7.30~14.30mmol/L,平均9.69±2.0mmol/L。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按《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1版)》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2011年版)》的要求进行治疗和管理。常规管理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指导及药物治疗,每季度随访一次。强化干预组将患者组成自我管理小组,由健康管理团队每月组织活动,进行医患间个体化指导和患者间相互交流。具体措施包括:①强化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庭成员知晓糖尿病防治知识,懂得健康生活方式,做到戒烟限酒,控制体重。②饮食干预:根据体重、日常活动量测算每日所需总热量,合理分配各种营养成分,增加高纤维素饮食比例,做到控制总量,食物多样,定时定量。③运动干预:指导患者在饭后1~2小时做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每次半~1小时,每日1~2次,每周不少于5天。④心理干预:注重医患沟通,缓解精神压力,保持良好情绪。⑤合理用药:对非药物治疗4周血糖控制不达标的给予口服降糖药,已使用药物治疗的根据血糖控制情况予以调整适宜剂量。

1.3观察指标①监测两组患者治疗一年后的空腹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②以空腹血糖<7.0mmol/L为达标标准,比较两组治疗达标率。③从饮食、运动、用药、行为改善等方面评价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2结果

2.1两组患者管理1年后的空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但强化干预组的下降幅度较常规管理组显著,且强化干预组的血糖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x-±s)及空腹血糖达标例数比较

项目强化干预组常规管理组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空腹血糖(mmol/L)10.06±1.746.53±1.15*9.69±2.07.03±1.17

达标例数〔n(%)〕0/5034/50(68)*0/5023/50(46)

2.2两组患者治疗后注重实施自我管理的例数均有增加,但强化干预组例数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一年后自我管理情况比较〔n(%)〕

组别n控制饮食坚持运动合理用药戒烟控酒

强化干预组5045(90)43(86)44(88)42(84)

常规管理组5032(64)24(48)34(68)26(52)

3讨论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长期稳定地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进行血糖强化控制可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1]。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控制空腹血糖是整体血糖控制的基础,也是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键[2]。且空腹血糖检查简便易行,可作为主要监测指标。社区强化干预能使患者对糖尿病有正确认识,树立早期综合治疗观念,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重视非药物治疗及合理用药,从而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治疗达标率。

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日常行为习惯及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非药物治疗对控制病情具有重要作用。饮食治疗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并可减少降糖药物的剂量[3];高纤维素饮食可延缓和减少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使餐后血糖降低[4]。运动锻炼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肌肉的能量代谢,还有利于改善脂肪代谢[4]。心理指导可改善患者抑郁状态,稳定情绪,减轻焦虑,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5]。持续的健康教育,能使患者的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病情的长期和平稳控制。体现了糖尿病社区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社区管理的目的是让患者在居家生活中达到有效的病情控制,这就需要医生、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能否长期控制病情有着直接影响。有效的自我管理可以长期把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从而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6]。本资料结果显示,强化干预能促进患者改善行为习惯,重视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做到合理用药,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利于长期治疗效果,保持病情稳定。通过健康管理团队进行强化干预,是社区防治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S1~S37.

[2]曾龙驿.空腹血糖控制对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意义[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5):395~396.

[3]程蕴琳.老年医学[M].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33~139.

[4]励建安.社区康复[M].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05~311.

[5]张允明,左彩凤,柴林强.心理治疗对糖尿病伴抑郁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9):801~802.

[6]刘小丽,王文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2):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