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士对糖尿病患者干预的自我效能改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糖尿病护士对糖尿病患者干预的自我效能改变

何发静陈敏袁蓉蓝梅彭荷陈欣

何发静陈敏袁蓉蓝梅彭荷陈欣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610072)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护士对糖尿病患者干预的自我效能改变效果。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干预内容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护理指导,实验组由糖尿病护士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个性化指导,干预周期为3个月。结果干预后经过调查,实验组的自我效能评分为14.66±O.53分,对照组为9.43±0.55分,实验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经过调查,实验组的功能量表、症状量表、症状子量表和总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护士在糖尿病患者干预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自我效能状况,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护士糖尿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007-02

糖尿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糖尿病的病程长,其伴随的并发症可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比如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多伴随有应激反应,表现为焦虑抑郁症状,容易造成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下降[1]。糖尿病护士属于专科护士的范畴,其是在糖尿病临床护理领域为卫生保健的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的护理服务。同时糖尿病护士疗师的职责和普通护士不同,他们的工作目标是确保患者顺利康复,改善预后生活质量。也能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咨询服务和心理护理,以使患者达到完全康复的最终目的[2]。糖尿病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个性化问题,为每一个患者提供一个量化的衡量指标,以评价患者行为改变的具体进程,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逐渐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治疗的主动性及实施糖尿病终身自我效能改变[3-4]。本文具体探讨了糖尿病护士对糖尿病患者干预的自我效能改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8月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入选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能够接受定期随访、门诊复查及配合各种干预;18岁及以上;能理解调查表所述内容。排除标准:伴有恶性肿瘤的患者;1型糖尿病;精神疾病史;临床与随访资料不详细者。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4.33±2.13岁;病程为1-12年,平均为4.55±0.67年;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5.33±2.12年;平均BMI为21.23±3.12kg/m2。根据干预内容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由病区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和护理指导。实验组:由糖尿病护士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个性化指导,进行与糖尿病有关的心理护理观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影像学资料,内容包括糖尿病饮食及各种食物兑换;糖尿病适宜的运动及运动量的换算;糖尿病并发症的介绍及简单处理,持续30min左右。分析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应对方案。由糖尿病护士进行现场糖尿病护理指导,鼓励患者自行换算饮食能量及运动的能量,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同时积极评估患者糖尿病自我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要求每位患者独立完成一次饮食及运动的能量换算,对合理应用者进行积极评价,同时纠正不合理应用者。提供糖尿病护士的联系方式,便于患者咨询。患者出院后每周电话随访一次,主动询问病情,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与行为干预。每两周组织一次糖尿病病友的联谊会,鼓励患者自我护理,恢复自信,重返社会;同时组织患者之间相互交流;组织护患共同参与的娱乐活动。两组的干预周期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自我效能调查:干预后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能够反映研究对象的自我效能,分数越高,自我效能越好。

生活质量调查:在干预后进行调查,选择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分为四个量表,功能量表、症状量表、症状子量表和总生活质量量表,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方法

选择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数据对比采用卡方分析,P<0.05代表差异显著。

2结果

2.1自我效能评分对比

干预后经过调查,实验组的自我效能评分为14.66±0.53分,对照组为9.43±0.55分,实验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对比(分,x-±s)

组别例数(n)自我效能评分

实验组6014.66±0.53

对照组609.43±0.55

P<0.05

2.2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后经过调查,实验组的功能量表、症状量表、症状子量表和总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x-±s)

组别例数(n)功能量表症状量表症状子量表总生活质量量表

实验组6041.33±5.5615.34±3.1210.34±4.1310.90±1.34

对照组6032.34±6.6713.08±2.499.34±2.997.34±0.99

P<0.05<0.05<0.05<0.05

3讨论

调查显示我国约有3000万,我国4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7%左右的人群患有糖尿病。目前糖尿病发病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剧增,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性极大和经济负担沉重,患者合并的并发症[5]。

在糖尿病干预中,传统上以专科医生为主,主要是药物治疗,医生门诊每天就诊的患者较多,专科医生没有时间对患者进行更多的评估及讲解,在护理环节存在很多的薄弱地位[6]。糖尿病护士是注册于专业组织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专科护士,能紧跟治疗护理理念不断发展与现代医学技术更新的步伐并快速将新方法应用于患者[7]。专科护士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采取不同的交流技巧,让患者主动参与、相互交流的教育形式,对不同患者采取的教育侧重点不同,对接受能力低的患者,有效改变患者的不良习惯。其在临床上能有效地处理因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补充个性化护理缺乏和个性化护理常规化。而在出院后补充医疗、护理双方面的领域,为解决患者的医疗问题提供护理服务和患者教育,确保高质量的服务[8]。本文干预后经过调查,实验组的自我效能评分为14.66±0.53分,对照组为9.43±0.55分,实验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在糖尿病护士的护理中,患者愿把自己的一切情况及时向护士诉说,能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致使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心情舒畅,提高自我监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并且根据患者的个性化问题,设立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为每一个患者提供一个量化的衡量指标,以评价患者行为改变的具体进程,改善了患者的代谢状况,最终生活质量明显提高[9]。本文干预后就经过调查,实验组的功能量表、症状量表、症状子量表和总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总之,糖尿病护士在对糖尿病患者干预中采取不同的方法,指导糖尿病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积极治疗;对有抑郁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指导,精神疏导,改善不良情绪,争取家庭及社会的支持,给患者更多的关怀。以上方法能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能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FlowersM,WrightS.Thedevelopmentofanurse-ledoutpatientorthopaedicclinic[J].NursTimes,2013,99(37):32-34.

[2]何丽芳,廖淑梅.开设护士门诊促进我国护理专业发展.护理管理杂志,2006,6(12):2-24.

[3]戴莉敏,马丽,杲安然.问题跟踪护理应用于糖尿病病人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4,28(5):563-564.

[4]郭英,李琰琳,张爱华,等.门诊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现状分析[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7,29(2):168-169.

[5]周佩如,黄洁微,陈伟菊.糖尿病患者个人档案的建立与使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C):5-6.

[6]陈小燕,宋绪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J].中国热带医学,2007,7(8):1372.

[7]VarmaR,MacaisGL,TorresM,etal.Boilogciriskfactorsassociaetdwtihdaibeticreitnopahty,TheLosAngelesLatinoEyeStudy[J].Ophhtamloolgy,2013,41(2):332-340.

[8]童奥,袁群,唐红,等.病程10年以上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探讨[J].护理学报,2007,14(3):13-15.

[9]姜元芳,马玉凤,于翠凤.个体化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61-62.

基金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1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