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做法与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做法与体会

黄志琼

黄志琼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362000

【摘要】目的:通过总结我院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体会,探讨提高产科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和依从性的方法,促进听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方法:采用丹麦出品的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仪,对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1583例进行听力筛查。结果:早产婴儿初筛率为90.5%,初筛通过率88.3%,复筛率76.4%,复筛通过率93.1%。足月婴儿初筛率为91.3%,初筛通过率87.6%,复筛率77.2%,复筛通过率93.4%。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早期治疗,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听力语音障碍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做法;体会

婴幼儿早期的听力损失,即使是轻度损失也可导致其在生理和行为上明显或永久的功能障碍,直接导致小儿言语、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育迟缓,对儿童的成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1研究对象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1583例听力筛查新生儿临床资料,其中,产妇年龄22~41岁,平均(25.3±2.4)岁,初产妇占82.5%,经产妇占17.5%,均在取得家长知情同意书签字后进行测试。

2方法

2.1筛查方法

通过运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的方法,来使用丹麦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在通风良好且环境噪音低于45dB的专用房间内,对出生后48~72h的新生儿进行测试,受试者均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下进行。将婴儿置于侧卧位,测试耳朝上,并观察外耳道情况,用一次性小棉棒清洁外耳道,选择合适耳塞,然后将仪器探头校正成功后紧密塞于外耳道。若初次筛查未通过的足月新生儿,那么就要在出院前再行一次测试,早产儿则需在修正月龄的36~44周左右进行重测,若仍未通过,则分别在生后30~42d进行复查,复查未通过者发转诊通知单,通知其在出生后3个月没有通过,到听力诊断机构进一步检查和随访。

2.1.1筛查标准

分为“通过”和“未通过”:TEOAE耳声发射仪显示PASS,不论A(伪迹率)和S(刺激稳定率)的数值水平如何,结果都认定为“通过”;当显示为REFER只有在A﹤20%、S﹥80%时,结果才认定为“未通过”。

2.1.2结果评价

新生儿听力筛查只是筛查,不是详细的听力学评估。对尚未明确听力损伤诊断的“初筛”、“复筛”检测结果,使用“通过”和“未通过”两种方式来表达,避免对父母传递“正常”和“不正常”错误信息,以免使家长误会,造成不必要的焦虑和抵触情绪。

2.1.3健康教育

根据筛查结果分别进行宣教:

(1)测试通过者应告之家长,其孩子目前的外周听力器官功能正常。但在孩子发育过程中,应继续关注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发育情况,定期到儿保门诊体检,同时尚需注意避免急性传染病、耳毒性药物、中耳炎和噪音等因素的影响。对高危新生儿要特别关注预防迟发性耳聋。

(2)测试未通过者应通知复查的时间、地点、联系方式,并做好家长的解释工作。向家长说明由于仪器、技术、筛查时间、环境等原因,测试结果有一定的假阳性率,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复查。对于听力障碍的孩子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孩子的语言发育、行为能力、性格形成等不会受到影响。

2.2统计学方法

本文以一定数量的新生活产婴儿作为统计基数,经初筛、复筛、最终确诊三个阶段,对初筛率、初筛未通过率、复筛率、复筛未通过率、最终确诊真阳性率等指标进行统计。通过SPSS专业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描述分析。

3结果

3.1初筛率

自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本院共出生活产婴儿数1583例,其中早产婴儿数128例,初筛117例,初筛率为90.5%,初筛通过率88.3%,初筛未通过41例。足月婴儿数1455例,初筛1337例,初筛率为91.3%,初筛通过率87.6%,初筛未通过94例。

3.2复筛率

早产儿在41例初筛未通过者中有31例在生后42d复查,复筛率76.4%,复筛未通过12例,复筛通过率93.1%。足月儿在94例初筛未通过者中有72例在生后42d复查,复筛率77.2%,复筛未通过8例,复筛通过率93.4%

3.3最终确诊率

经反复交待、追访动员,20例全部到指定的上级医院进行听力损伤确诊,其中有早产儿1例确诊为听力障碍,占总筛查人数的0.68‰,真阳性率(确诊数/复筛未通过数)8.3%。足月儿1例确诊为听力障碍,占总筛查人数的0.68‰,真阳性率12.5%。

4讨论

4.1做好健康教育,提高筛查的依从性

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患儿,有助于其早期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听力语言障碍的发生率。入院时对每一位孕产妇都进行详细的口头及书面材料告知,并建立联络卡,签知情同意书;住院期间开展专题讲座,利用每天下午的孕婴课堂为产妇讲解并观看录像,同时积极鼓励提问或讨论以提高产妇兴趣,让产妇掌握更多的知识;利用病房的走廊悬挂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健康教育内容,使每个产妇以及家人、朋友对听力筛查都能有广泛的了解;每天下到病房通知达到筛查时间的婴儿家长及时筛查。

4.2规范操作方法,提高初筛通过率

(1)实践表明,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加,测试通过率逐步提高。因此,最好在适宜的时机(即出生后2~7d)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

(2)每日筛查前,都要检查筛查仪性能。应将探头放在校准腔内进行快速检测,以保证听力筛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探头应密闭地放置在外耳道1/3处,其尖端小孔要正对鼓膜,探头位置及密闭程度是完成新生儿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重要环节。

(3)根据外耳道结构正确放置合适的耳塞:新生儿外耳道的特点是由外而内向前上方弯曲,测试时应将耳廓向后轻拉使耳道变直;对于外耳道狭窄变形的婴儿必须将耳垂向下拉,打开耳道后再放置耳塞,以确保完好密封。由于新生儿外耳道为软骨结构,受到挤压易使腔隙变窄,生后1~2d中耳内可有羊水残留、胎脂堵塞等因素使中耳传音障碍及耳道阻塞,可能是造成初筛不通过的主要原因。初筛不通过既增加了家长的精神负担又带来路途上的麻烦,也增加随访的数量及难度。因此,我们对住院时间稍长如剖腹产的新生儿,初次测试未通过的,会嘱其在出院前再筛查一次。

4.3加强追访管理

此次测试未参加初筛和复筛的家庭,主要原因有经济问题;怕麻烦;自己认为孩子没问题;无法联系、联系中断等。故对每一个筛查儿均要有详细、统一、完整的信息管理,加强测试者责任心及追访管理尤为重要,应争取一切机会动员家长按要求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全程监测,争取做到让每一位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都到上级医院做最终确诊,以利于早期干预。

【参考文献】

[1]韩冰,历建强,兰兰,李倩,王大勇,王秋菊.中国内地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的回顾性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01:6-11.

[2]刘清明,王山杉,李东英,朱蓉,郭幸,蔡海青,陈田.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管理和随访系统介绍[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01:15-17.

[3]陶峥,吴皓,李蕴.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假阴性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7,0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