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黏多糖病的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小儿黏多糖病的治疗分析

李美荣(黑龙江省嘉荫县妇幼保健院153200)

小儿黏多糖病的治疗分析

李美荣(黑龙江省嘉荫县妇幼保健院153200)

【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1-0036-01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黏多糖病的临床、实验室和X线检查特点。方法对2006年10月-2009年12月诊治的41例黏多糖病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骨骼X线改变和尿黏多糖酸测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患儿均呈现生长落后、身材矮小、骨骼畸形,其中特殊面容35例,智力低下15例,语言障碍13例,共济失调19例,角膜混浊18例,听力障碍12例,爪形手36例,心前区闻及收缩期杂音8例,窦速5例,肝大20例,脾大9例,脐疝6例,腹股沟斜疝5例,皮肤干、粗糙12例.尿黏多糖定性阳性30例,24h尿黏多糖异常10例.X线呈典型改变38例(93%)。结论X线检查是协助临床诊断黏多糖病的主要手段,目前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改善临床表现。

【关键词】小儿黏多糖病

黏多糖病是一组由于溶酶体酶缺陷造成的酸性黏多糖不能降解,使组织中大量黏多糖沉积和尿中黏多糖排泄增加而导致的遗传性溶酶体病。根据不同的酶缺陷、代谢与临床表现而将本病分型:IH型、IS型、IH/S型是α-L-艾杜糖醛酸苷酶缺陷,Ⅱ型是艾杜糖醛酸硫酸酯酶缺陷,ⅢA型是硫酸酰胺缺陷,ⅢB型是α-N-乙酰己糖胺酶缺陷,ⅢC型是α-葡萄糖胺-N-乙酰转移酶缺陷,ⅢD型、Ⅷ型是N-乙酰葡萄糖胺-6-硫酸硫酸酯酶缺陷,ⅣA型是N-乙酰半乳糖胺-6-硫酸硫酸酯酶缺陷,ⅣB型是β-半乳糖苷酶缺陷,Ⅵ型是芳香基硫酸酯酶缺陷,Ⅶ型是β-葡萄糖苷酶缺陷,Ⅸ型是透明质酸酶缺陷。除ⅡA型为性连锁隐性遗传外,其余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本病大多在1周岁左右发病,各型临床症状相似,但病情轻重不一,且有各自的特征,其中以IH型最典型,预后最差,患儿常在10岁以前死亡;IS型病情最轻。

一、诊断

1.体格发育障碍大多在1周岁以后呈现生长落后、矮小身材。关节进行性畸变,脊柱后凸或侧凸,常见膝外翻、爪状手等改变。头大,面容丑陋,前额和双颧突出,毛发多而发际低,眼裂小,眼距宽,鼻梁低凹扁平而宽、口唇厚大外翻、舌大、牙齿稀而小、牙龈肥厚。

2.智能障碍智能发育在1周岁后逐渐迟缓,但IS、IH/S、Ⅳ型患儿可智能正常。

3.眼部病变1周岁左右出现角膜混浊,Ⅲ型酶缺陷无角膜病变。IS型并可发生青光眼。

4.其他异常肝脾肿大、耳聋、心瓣膜损伤、动脉硬化、肺功能不全、交通性脑积水等。

5.骨骼X线检查颅骨增大,蝶鞍浅长,脊柱后、侧凸;椎体呈楔形,胸、腰椎椎体前下缘呈鱼唇样前突,肋骨的脊柱端细小而胸骨端变宽,呈飘带状,尺、桡骨粗短,关节面呈V形,掌骨短粗、基底变尖,指骨远端窄圆。

6.尿液黏多糖检测①甲苯胺蓝呈色法阳性或溴化十六烷三甲铵试验阳性;②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可见尿中排出的各种酸性黏多糖升高;③氯化十六烷基铵代吡啶试验可见24小时尿黏多糖增高。

7.细胞学检查骨髓或周围血淋巴细胞用瑞氏或吉姆萨染色时,在胞质中可见到Reilly小体。

8.酶学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血清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进行酶学分析,确定各型的酶活性低下。

9.基因诊断DNA分析检出黏多糖代谢的各种酶的编码基因突变类型。

具有上述1-7项可临床诊断为本病,具有第8或第9项可确诊本病并分型诊断。

二、治疗

(一)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防治呼吸道感染、中耳炎。

(二)药物治疗

青霉胺每日20mg/kg口服,可使尿中黏多糖排泄量下降,输注正常人新鲜血浆可临床改善病情。

(三)其他治疗

酶替代和基因治疗法正在研究中。骨髓移植可改善症状,特别适用于智能损伤轻微的患儿,对Ⅱ、Ⅲ型无明显效果。

三、注意事项

1.医患沟通对已生育过黏多糖病患儿的妇女,如打算再次怀孕,应嘱其进行产前诊断,如仍为黏多糖病患儿,可人工流产。对明确诊断的患儿家长,应交代本病无特效治疗,预后较差。

2.经验指导

(1)1周岁以后出现体格发育障碍、智能障碍、特殊面容与体形、眼部病变,多考虑遗传性代谢性疾病。一些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与黏多糖病有相似的特殊面容与体格发育、智能障碍,可应用尿黏多糖定性试验,观察淋巴细胞的Reilly小体,如阳性则可临床诊断为黏多糖病,确定诊断主要依赖于各型黏多糖病的酶活性测定。

(2)如能早期诊断并及时进行骨髓移植治疗,以替代各型黏多糖病的酶缺乏,可能使骨骼破坏减轻。

参考文献

[1]汤仲英.粘多糖病I型(附5例报告).1994(06).

[2]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996.

[3]林群娣,光炜,蒋玮莹.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尿黏多糖方法的建立[期刊论文]-广东医学1999(09).

[4]冯伟,章培峰,王可欣.黏多糖病的诊断与治疗.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