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病人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2

传染病病人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周虹

周虹(无锡市传染病医院214005)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1-093-02

医院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有人将其称为顽症,世界卫生组织曾调查了14个国家47家医院,医院感染率波动在3%—20%之间,即使在发达国家有比较完善的消毒灭菌设备和供应系统,医院感染率也仍有10%左右。这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也加重了医院工作量,影响医院经济效益。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场所,在这一群体中大部分人机体抵抗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慢性肝炎、肺结核、爱滋病等病人属慢性消耗性疾病,病程长,更加容易导致病人抵抗力下降,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为此我们总结了过去一年出院病人的院内感染率,分析了相关的因素,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减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1临床资料

调查2009年1—12月我院出院病人医院感染率,全年出院病人数6372例,感染280例,占4.39%,其中下呼吸道感染75例,上呼吸道感染47例,胃肠道感染24例,泌尿道感染25例,腹腔感染67例,胸膜腔感染4例,败血症4例,皮肤感染7例,血管感染1例,其他26例。

2院内感染因素分析

2.1慢性传染病病人特点病程长,自身抵抗力低下,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于其他病人。

2.1.1皮肤黏膜的完整性破坏慢性病患者(有胸腹水、消瘦),长期卧床,皮肤表面抵抗力差,身体受压部位容易破损,成为细菌的入户窗口。

2.1.2各种诊疗技术的使用胸水、腹水是肝病、肺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采用置管引流,通常需要持续带管数日,留置的引流管也为细菌提供了入侵的机会;还有其他一些侵入性操作,如:胃镜、食管镜、气管镜等各种内镜的使用,各种注射技术都会在给病人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感染机会。

2.1.3长期卧床慢性病患者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肺部感染几率增高。

2.2医护人员诊疗活动中的相关问题

2.2.1认识不足医护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对院内感染的防范认识不足,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不重视细节,如:限制陪护人员,限制过多的生活杂物带入病室,执行各种规范不严格等等。

2.2.2缺乏感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训练《院内感染规范》、《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不到位,有些医护人员甚至不知道拖把分区域管理的标志和放置;不习惯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放置,不了解各类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在工作繁忙的时候会放松要求,单独值班时侥幸过关。

2.2.3规章制度执行不严,监督不力消毒隔离制度,手的消毒规范,无菌原则的实施等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忽紧忽松,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2.3消毒不严

2.3.1手的消毒不严护士的手往往成为传播媒介,应该在为不同病人服务或同一病人做不同操作前均要洗手或手消毒,但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怕麻烦,或不习惯而执行不到位。

2.3.2诊疗护理的器具消毒不严如:血压表、听诊器、监护仪、血糖仪、输液泵等器具不能做到一用一消毒,有时工作忙起来,这些器具从这个病人身上卸下来,马上就用于下一个病人身上,忽视及时消毒的环节。

2.3.3排泄物、引流物的管理欠妥传染病人的排泄物、引流物应该是先做初步清理再倾倒,有时一些被污染的被褥没有初步处理就混入一般衣物送洗涤中心。

2.4侵入性操作诊断性检查如: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均要通过内镜检查,胸穿、腹穿、肝穿、骨穿等各种检查、治疗性操作,各种引流管的留置等都是医务人员采用的手段。

2.5责任心慎独精神不强是院内感染不可忽视的内容,医务人员怕麻烦、不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或严格消毒器具如:压脉带一人一用一带一消毒,床单元的终末处理,经常在忙的时候不能严格处置。

2.6在职教育和培训不够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高年资护士的知识更新都有待加强,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重视院内感染的危害性,自觉遵守院内感染规范,最大限度地减低个人发生率。

3对策

3.1病人用加强宣教,公休会、板报、交流沟通等形式提高病人对院内感染危害性的认识,使他们自觉遵守医院探陪制度,少带或不带过多的杂物、蔬菜或生禽到病房。鼓励病人加强营养,加强锻炼,保持乐观情绪,提高免疫力。

3.2医务人员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监管力度,把执行院内感染规范列为考核指标。

3.3严格执行各种规范要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消毒隔离规范,医疗废弃物处理办法,重视污染与清洁区域的区分,把消毒隔离规范的执行和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作为医疗护理质量考核范围,达到督促执行的目的。

3.4减少损伤性操作尤其是在病人抵抗力极度下降时,要合理安排检查,治疗计划集中统一,一次性完成,避免反复操作,过多损伤,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3.5专业知识培训

3.5.1手的清洁与消毒医护人员应该了解手部细菌的分类,有常住菌和暂住菌,要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医护人员的手可能会成为疾病的传播者,因此,六步洗手法技术和每项操作之间、每人操作之间实施洗手措施非常重要。

3.5.2掌握有关微生物的检测常识检测对象以环境检测为主:“七室三房”(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抢救室、供应室、手术室、母婴室、产房、监护房、新生儿房)。检测方法:医院空气细菌检测方法多采用自然沉降法,应严格掌握面积小于30m2和大于30m2的病室如何采取点和布放的高度。正确选择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和进行治疗前,暴露时间9m2,暴露5min可为检测标准。

3.5.3严格执行《医疗废弃物处理规范》认真做到分类放置,以不同颜色的塑料包装标识:生活垃圾用黑色可降解袋,焚烧垃圾用黄色袋,可回收垃圾用红色袋,危险废弃物用蓝色袋。

3.6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减少预防性用药,对已经感染的患者根据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

3.7建立上报制度一旦发现感染迹象,要填写登记表,上报院感科,跟踪寻找确凿证据,经细菌学检查证实后,合理应用抗生素。

3.8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加强皮肤护理,勤翻身拍背,局部按摩促进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定期病室消毒,加强病室管理。

4小结

院内感染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影响着疾病的转归,给病人带来痛苦,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影响医院经济收益,因此必须受到医务工作者重视。由于慢性传染病患者的特殊性,可能会增加院内感染机会,我们应该根据相关感染因素,针对工作中的不足,制定出相应防范措施,把院内感染减低到最低限度,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和维护病人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