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感恩父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论幼儿园“感恩父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钱佳娟

(绍兴市柯桥区华舍有春幼儿园312033)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是一个人精神的支点。培养幼儿的感恩情感,首先应从培养幼儿的感恩父母情感开始,只有加强对幼儿“感恩父母”的教育,才能真正为幼儿在将来形成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最高道德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从从生动形象的教材中进行“感恩父母”教育、利用节庆活动开展集体"感恩父母"、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这几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加强对幼儿的“感恩父母”教育。

关键词:感恩;父母;实施;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幼儿园工作指导纲要》(试行)规定,要培养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国家、爱祖国;让他们知恩、感恩,富有爱心,从小爱父母,爱祖国,关爱他人,长大成人以后回报父母、社会和祖国,成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投桃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优良的道德文化世代传承,滋润和熏陶着我们的民族。那谁是最值得让我们去感恩的人呢?我觉得最值得我们去感恩的人是我们的父母,我的理由大致有两点:首先,父母生养了我们,可以说,没有父母也就没有我们的存在,这种先天性的血缘亲情是我们必须承认和接受的。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便是我们对于父母最大的恩德了。其次,自我们降生到世间的那一刻,从嗷嗷待哺到牙牙学语再到蹒跚学步直至长大成人,父母都给予了我们最无私的爱,基于这两点,所以我们最应感恩于我们的父母。但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在幼儿园的孩子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家里,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等不良习惯。认为父母、长辈给他们的关心、爱护是天经地义的。经常会出现任性、自私、霸道、不讲道理、不尊重父母等现象,他们只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帮助,从来不懂得给予父母怎样的尊重和关心。而家长对此也缺乏良好的教育方法,致使这种习性普遍存在于当今的幼儿之中。如果一个孩子从小不知道关心父母、长辈,会养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等恶习,长大后更没有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品质。因此,从小教育幼儿“感恩父母”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只有加强幼儿“感恩父母”的教育,才能真正为幼儿在将来形成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最高道德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对幼儿实施“感恩父母”教育

1.从生动形象的教材中进行“感恩父母”教育。

我们的课程中有许多以孝为中心的传统教材资源。如歌曲《我的好妈妈》、《小乌鸦爱妈妈》等,积累了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比较稳定的素材,为幼儿提供了生动形象的道德榜样。我组织幼儿通过观看和讲述婴儿生活图片,知道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和爱护,加深热爱父母的感情。为了让幼儿体验、感受妈妈怀着宝宝时的辛苦和付出,我组织幼儿进行了“我当大肚子”的集体情境表演活动,幼儿们通过模仿孕妇走路、捡东西等情景,亲身体会到了做妈妈的艰辛和不易。歌曲《我的好妈妈》体现了妈妈辛苦工作一天的辛劳,宝宝为妈妈的辛劳能做的事情,歌曲中教师不需要再作任何诠释,孩子很自然的从歌曲当中体验到了关爱带给人的喜悦。那么今天回家后的亲子活动就是"我给妈妈送温暖",于是孩子们有的给妈妈洗脚,有的给妈妈捶背,有的帮妈妈做家务。由此生成的系列感恩父母活动都让幼儿积极的参加,使孩子能够成为一位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充满爱心的人。

2、利用节庆活动开展集体"感恩父母"活动。

对于心理发展水平还处于以自我中心为特征的幼儿来说,单纯的口头教育是很难接受的,我们可以在这些众所周知的节日里开展专门的集体的感恩活动,让幼儿在一个大的氛围中感受学会"感恩"。如利用三八妇女节,开展了“亲亲妈妈”的主题活动,幼儿与妈妈进行了亲子问答、客串表演、互动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如"母亲节"时让幼儿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制作一些想送给妈妈的礼物,并且节后进行分享,活动中,请小朋友表演节目等,在一次次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内心被融化。还有父亲节时,我们通过开展“Comeon爸比”水果拼盘活动,增进父亲与孩子的感情,让孩子知道爸爸和妈妈一样爱着自己。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拉近了幼儿与爸爸妈妈的距离,让幼儿感受到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的浓浓亲情。

3.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教师与父母都要以身作则,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

“感恩父母”意识不是天生的,面对众多孩子感恩之心的"迟钝",传统的德育说教是不够的,我们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使幼儿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感知。家人的一言一行中,孩子们会看在眼里,慢慢的记在心里,印在脑袋之中。相信很多人都被电视上一句"妈妈,我帮你洗脚"的广告词深深地感动,可以说家庭是孩子们第一个学校,而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还有教师的言谈举止,也影响幼儿感恩父母的行动,在活动中,教师要求幼儿做到的,必须自己做好榜样作用。另外“感恩父母”教育的问题从家中提出,最后的效果也要落实到家庭。因此,对幼儿进行“感恩父母”教育需要家长们的大力协助和密切配合。我们有时请家长参加情境表演,有时举办亲子活动,经常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并由家长记录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如自己的事情是否自己做、有没有任性发脾气、父母工作劳累是能否主动问候等,还设立了表扬栏,让幼儿用绘画反映在家的表现等。平时,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亲子家园和开放日等形式,加强和家长的联系,把教育活动搞得深入细致、生动多样。

三、结论

实施“感恩父母”教育是一个持续的、逐步深化和完善的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施结束前,我们采用同幼儿交谈、观察幼儿行为、向家长发问卷、召开家长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家长的反映,家长们普遍认为幼儿在关心父母的认识和行为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表现在当父母生病或劳累时会主动问候,要求帮助做一些事上,许多幼儿知道为了让父母不劳累,在家要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如能自己收拾玩具、整理图书,自己刷牙、洗脸、穿衣、吃饭等。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我认为对幼儿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是可行的、必要的、有效的。在教育过程中,尊重信任幼儿是实施“感恩父母”教育的基础,这些教育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工作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

[2]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

[3]陈国湄.儿童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4]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1,(1)

[5]吴柳云:《加强感恩教育架起孩子道德支点》.南方论刊,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