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牙菌斑的认识

/ 2

浅谈对牙菌斑的认识

王宇

王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150040)

菌斑是指黏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它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物质组成。菌斑不能用漱口或用水冲洗的方法把它去除。因此,现在把菌斑看成是细菌附着在牙石上的一种复杂的生态结构,其与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1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

牙菌斑是牙面菌斑的总称,按其形成部位,常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两种,前者附于龈线以上的临床牙冠上,后者则附于龈沟或牙周袋内的根面上。目前对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已有了较充分的认识,本章提到的牙菌斑是指龈上菌斑。为了描述方便,可将这一过程区分为三阶段:①获得性膜形成和初期聚集。②细菌迅速生长。③菌斑成熟。这些阶段在实际情况中是不能决然分开。

1.1获得性膜

获得性膜是由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到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质地均匀透明,无结构,也不具备结构特征的薄膜,牙齿清洁后会很快重新形成获得性膜。此膜在数分钟内便可形成,2小时可厚达100μm,24-48小时则增厚至400μm。用免疫电镜观察获得性膜至少由4种以上的类糖蛋白组成。而此膜是如何吸附到牙石上的,至今仍不十分清楚。获得性膜组成成分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其功能包括修复和保护釉质表面,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等。

1.2细菌附着

在获得性膜形成后,即可有细菌吸附其上,开始是单个细菌出现在获得性膜上,而后以平均3-4小时更新一代的速度繁殖,24-48小时便可形成肉眼可以观察到的菌斑。最初附着至牙面的细菌为球菌,其中主要是血链球菌。不同的菌种以不同的速率吸附至获得性膜上。细菌选择性吸附的实质是菌体表面黏附素与牙表面获得性膜上受体的分子结合。由于细菌团块是不稳定的实体,因此能连续无限制地形成,在这一阶段,微生物总量仍然相对恒定,但其组成变得更为复杂。总的模式是早期以链球菌为主,继之有较多厌氧菌和丝状菌丛,特别是放线菌数量增加。丝状菌与牙面垂直排列,扩大了细菌附着的面积,在靠近牙面的部位氧气密度降低,适宜兼性厌氧菌繁殖。

2牙菌斑的结构

牙菌斑结构有显著的部位差异,平滑面菌斑和窝沟菌斑的结构各具特征。

2.1平滑面菌斑

平滑面菌斑一般分为3层,即菌斑一牙界面、中间层和菌斑表面层。

(1)菌斑一牙界面为菌斑的最内层,常见的排列是细菌位于获得性膜的上方。获得性膜可以是完整的一层,并有相当厚度和连续性,细菌呈扇贝状排列于获得性膜表面。

(2)中间层包括稠密微生物层和菌斑体部。该层为3-20个细胞深度。在界面外方有稠密的球菌样微生物覆盖。稠密微生物层外方为菌斑体部,占菌斑的最大部分。由各种不同的微生物构成,通常呈丛状。有时丝状微生物排列呈栅栏状,垂直于牙面。

(3)菌斑表层菌斑表层较其他部分松散,细胞问间隙较宽,菌斑的表面微生物差异很大,可能是球菌状、杆菌状、玉米棒或麦穗样形式的微生物。以丝状菌为主,其外方绕以大量的球菌。

牙菌斑中除了细胞成分外,还有细胞间基质。基质可以呈颗粒状、球状或纤维状,由蛋白质和细胞外多糖构成,其中一些在细菌附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菌斑一牙界面,菌斑基质与获得性膜连续。

2.2窝沟菌斑

窝沟中的菌斑与平滑面菌斑显著不同,窝沟中滞留微生物和食物分子,微生物类型更为有限。在均质性基质中以G’球菌和短杆菌为主。缺少栅栏状排列的中间层,丝状菌罕见。在一些区域仅见细胞躯壳,在细菌细胞内及周围可能发生矿化。

3牙菌斑微生物学

口腔存在着天然菌群,其种类繁多,目前已知至少有50种以上的不同种属。在正常的口腔生理活动中,细菌与宿主之间保持着平衡状态,当某些因素使有关细菌发生异常的生态变化,就会出现平衡失调。失控的细菌毒素使牙体出现慢性病理性损害,而产生牙体破坏性疾病,也就是龋病。因此,在龋病发生的过程中,细菌是多因素中的主要生物因素。

3.1微生物与龋病

与大多数感染性疾病不同,龋病不是由某一种细菌所致,牙面上存在的多种细菌均与龋病发生有关。在早期受化学细菌学说的影响,致龋菌的寻找是在龋洞内,认为龋损的发生是产酸菌(如乳酸杆菌等)使牙硬组织酸蚀的结果。口腔内存在30种产酸菌,仅酸蚀并不能真实反映致龋菌的存在。自20世纪50年代后,大体上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确定相关致龋菌:

(1)用单菌种感染确定致龋菌:Orland(1955)、Fitzgerald(1966)、Keys(1960)等研究用无菌动物和悉生动物感染单菌试验,确定了8-9个有致龋性的菌种。

(2)从牙表面早期龋损分离有关菌种:Stoppelar(1971)、Duchin(1978)等人,从患龋者的牙釉质表面脱钙的白垩色斑点区分离发现,变形链球菌数比正常部位高10-100倍。

(3)从动物模型中,寻找食物种类与龋的关系:Fitzgerald(1968)、Dennis(1975)等人,在动物试验中选择不同的含糖食物进行喂养试验,结果发现蔗糖在龋病发生中的作用,同时发现依赖蔗糖的致龋菌。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加入抑菌剂则使龋病发生率减少。

(4)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寻找有关致病菌:大量的龋病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有龋、龋活性以及龋好发年龄和变形链球菌数量成正相关。当采取了控制致龋菌的措施后就可以使龋发生减少。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研究,公认的致病菌是:变形链球菌群、放线菌属、乳酸杆菌属。

3.2主要致龋菌

(1)变形链球菌群它是链球菌属里口腔链球菌部分内的一个菌群。能利用蔗糖产生细胞外多糖,并能在厌氧、兼性厌氧环境中生长,在微氧环境中生长最好。其中的变形链球菌是主要致龋菌,产生的细胞外多糖和其他附着功能,促进菌斑形成,产酸耐酸,致龋性强。

(2)乳酸杆菌属在口腔内有8-9种,与致龋相关的是乳酪乳酸杆菌和嗜酸性乳酸杆菌。在龋洞内牙颈部的菌斑比唾液中检出的多,能在厌氧、微氧环境中生长。可单独导致窝沟龋,也可与变形链球菌协同,在菌斑形成后,起到促进龋发展的作用。

(3)放线菌属为人类口腔正常菌群,可在牙本质龋损中检出该菌,其中的黏性放线菌和溶牙放线菌与牙邻面、根面龋有关。

3.3致龋菌的作用

致龋菌的主要作用是:黏附、产酸、耐酸。

参考文献

[1]姜云涛,梁景平,李超伦,杨桂梅,张明珠,任大明.不同龋敏感儿童牙菌斑内口腔链球菌的PCR-DGGE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2]杨湘晖,杨莉,胡哲勤.西帕依固龈液控制儿童牙菌斑形成的临床疗效观察[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