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针联合汤剂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眼针联合汤剂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临床观察

赵曦彤1王鹏琴2

(1.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辽宁沈阳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脑病康复二科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目的观察眼针结合汤剂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阳上亢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2组,试验组30例采用眼针结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照组为汤剂组(天麻钩藤饮加减)。一个疗程(15天)后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生活质量评分、经颅多普勒(TCD)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比较。结果试验组30例中,男9例,女21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85岁,平均66.4岁。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3.3%。Ridit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阳上亢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通过眼针结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改善,并能调节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字: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肝阳上亢;眼针;天麻钩藤饮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schemia)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区,累及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等灌流区循环障碍的症状,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主要有眩晕,常伴随伴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旋转等表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颅内外大动脉的检测及分类有较高的诊断意义,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增高、减低、频谱充填和出现血管杂音等。【1】有关研究证实颅内病变引起眩晕及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前兆都和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密切相关。【2】眼针是彭教授首创的特色微针疗法,经多年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脑血管病所致的头晕、头疼等经眼针疗效显著。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首选方药是天麻钩藤饮,经临床试验及系统评价的治疗效果得到肯定。【3】本文是观察眼针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肝阳上亢型眩晕的效果,以寻求更安全更高效的的治疗方法。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6.11.20—2017.2.在辽宁中医门诊眩晕患者60例,试验组30例中,男9例,女21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85岁,平均66.4岁。对照组30患者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最小56,年龄最大87岁,平均年龄72.8岁。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检查等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4】的诊断标准:(1)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颈椎病、低血压及心脏病史。(2)突发眩晕,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或1~2天,可出现水平性、垂直性或旋转性眼球震颤,偶有耳鸣、耳聋,可伴有或不伴有相应的神经系统体征。(3)常在1~2天内减轻或消失,以后可再发。(4)经颅多普勒有异常改变。

1.3纳入标准(1)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示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者;(3)年龄40~65周岁(含40周和65周岁);(4)2周内未接受过其他相应治疗;(5)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试验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1)眼源性、耳源性眩晕,由前庭神经元炎、美尼尔综合症、内听动脉栓塞、迷路炎、链霉素中毒等所致的眩晕;(2)严重心、肺疾患者;(3)严重肝功能、肾功能损害;(4)伴有精神症状无法合作者;(5)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6)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等不适宜针刺者。

均已排除伴有严重的肝肾及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因颅内占位、脑出血及耳源性、眼源性、代谢性、感染性疾病等其他疾病所致的眩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

2.治疗方法

2.1试验组:给予眼针联合汤剂(天麻钩藤饮加减)

眼针:双眼上焦穴,肝穴,肾穴。针刺部位常规消毒,刺法:在眼穴区眶内缘2mm处平刺5mm,留针20分钟,留针10分钟时采用刮针法刮针柄10次,起针时注意适度按压针孔。体位:嘱患者取仰卧位。首次治疗时向患者做好讲解,消除紧张情绪。针具:华佗牌0.5寸毫针(规格0.25×13mm)。针刺5天,休息2天,14天为一个疗程。

汤剂:在眼针治疗的同时,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天麻20g,钩藤15g,石决明30g,栀子15g,川牛膝30g,益母草15g,夜交藤20g,茯神10g,每天2次,各100ml,口服。14天为1个疗程。

2.2对照组

汤剂: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物组成及用法同试验组。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1、比较2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总体疗效;2、比较2组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参数的变化,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双侧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平均峰流速Vm。

3.2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有关眩晕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判断。临床痊愈:眩晕及其他伴随症失;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微有晕沉,或者有轻微头晕目眩,但不伴有自觉及景物的旋转感,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眩晕或头晕减轻,仅伴有轻微自觉及景物的旋转感,虽可以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影响;无效:眩晕等症或加重。

3.3统计方法: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均数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治疗结果:

2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3.3%。Ridit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眩晕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较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是由于脑动脉的硬化、血粘度的增高、椎动脉受压等因素引起其血管管腔的变细、痉挛等、血流动速度缓慢,脑干前庭系统、小脑缺血所致,从而继发可逆性功能障碍。目前,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现况的加速,本病的发病率也在随之逐年增加。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其他原因导致的眩晕并没有明显的区别,给临床医生带来困难,对治疗更是雪上加霜。有关研究证实颅内病变引起眩晕及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前兆都和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密切相关。本试验主要讨论的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导致的眩晕,我们可以根据椎—基底动脉的走行来了解其发病,椎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在前斜角肌和颈长肌之间向上走行,穿行第1-6颈椎横突孔,向上行至寰椎侧块上关节面后方转向后内方向,再通过椎动脉沟,穿过寰枕后膜和硬脊膜,经枕骨大孔入颅,向前达斜坡,于脑桥下端两侧脊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基底动脉行至脑桥上边时分为终末支,即左、右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沿途发出脊髓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迷路动脉、脑桥支、小脑上动脉。供应脊髓颈段、迷路、脑干、小脑、丘脑、大脑颞叶基底部和枕叶。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中医“眩晕”范畴,眼针疗法是我国名老中医彭静山先生创立的一种微针疗法,已经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眼针是在眼眶周围特定喻穴,能够通过针刺治疗全身疾病,是在眼眶周围特定喻穴,能够通过针刺治疗全身疾病,它具有完整的理论、特定的喻穴和独特的针刺主法,其特点是用针小、取穴少、针刺浅等优点,另外患者本身也能够接受这疗法,从五轮八廓学说入手,明确定位。眼针有平肝潜阳熄风的作用,通过对全身脏腑功能的调节,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眼针对眩晕有效,适合临床推广。本研究方剂天麻钩藤饮由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川牛膝、益母草、夜交藤、茯神构成。方中天麻甘平柔润,入肝经,《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天麻为定风草,为治风之神药。凡眩晕、惊风、中风无不治之,主平肝潜阳,熄祛痰。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熄。钩藤在药理学研究颇为丰富,在心血管方面在降压和血流动力学影响上也有效,镇静抗惊厥作用也得到认可。石决明有清热、镇静、降血压、拟交感神经的作用,味咸性凉入肝经,平肝潜阳,滋阴明目。栀子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臣药;川牛膝、益母草化瘀活血,引药下行为佐药;夜交藤、茯神舒肝解郁安神为使药;牡丹皮、夏枯草、菊花等药增强清热、降压、滋阴作用,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起到平肝潜阳熄风的作用。【2】。因此眼针联合汤剂治疗肝阳上抗型眩晕疗效更佳,更安全,能够从整体上调节患者本身的体质,从根本都上解决患者的症状,这点完全符合了中医治疗疾病的精髓,深化中医思维,对其预后有极大的帮助,对患者本身及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笔者深知在本研究上有一定的不足,但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并希望眼针联合汤液并用疗法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良好效果对各位读者有帮助,以促进眼针疗法的推广,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嘉琦,张秀菊,李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1,(30):154-156。

[2]吴文刚,玛丽安,潘军英,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6,(5):85-87.

[3]刘秋燕,吕光耀,张春兰,等.天麻钩藤饮及其加减治疗眩晕的系统评价[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2):239-248.

[4]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