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1

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李桂龙

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32病区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护理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状均有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实验组患者护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随强迫症患者的治疗上具有积极作用,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强迫症;心理护理干预;治疗效果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多年精神科疾病,常合并强迫症、焦虑症等,由于患者心理长期处于阴暗面,精神分裂症治疗存在极大的困难[1]。心理护理是打开患者心扉,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关键,为此笔者将所在医院收治的42例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患者诊断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为准,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合并不同程度的强迫症,但未合并心脏、脑部等疾病,女性为非妊娠期患者。其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6.7±2.5)岁,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日常生活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等。实验组患者为心理护理。具体方法为(1)成立专业的护理小组团队,制定科学合理的精神分裂症合并强迫症护理方案;(2)针对患者心理变化实施减压护理,与患者进行及时沟通,进行必要的疾病健康教育,使其重视自身疾病。(3)药物干预,并提前讲解药物的积极作用和副作用,调整患者服药心态,避免抗药[2];(4)认知与行为干预:护理人员通过谈话、引导等方式使患者认识到自身的心理状态,并认识抗药和拒绝沟通的错误性,以便于其敞开心扉,主动与护理人员交谈。使用暴露疗法和反应防止疗法,缓解焦虑症症状。了解患者不舒服的心理因素,并给予及时的阻止,提高其适应性;引导患者多参加集体活动,积极面对生活和疾病,对患者实施监测,防止其出现谩骂、打人现象。

1.3疗效评价标准

联合使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各项指标,评价时间为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评分低则焦虑症状减轻,治疗效果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取()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p<0.05则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心理干预后,实验组的Y-BOCS评分和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治疗前Y-BOCS(25.12±3.12)分,HAMA(9.96±2.74)分,实验组分别为(25.25±3.43)分、(9.98±2.75)分,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Y-BOCS(9.33±2.65)分、HAMA(7.12±2.34)分,实验组患者分别为(5.06±0.69)分、(5.17±1.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与心理压力有关,发病者临床症状多且复杂,转变快。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疾病合并强迫症的几率较高,这一定程度影响了治疗效果。除了药物治疗外,精神分裂症对临床护理的依赖性较高。为此,心理护理得到了临床关注。作为心理疾病之一,心理护理较常规性护理更容易接近精神分裂患者的内心,改善其交际能力、社会功能,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正确行为,且能够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自信心和治疗配合度。针对个体心理状态和分裂症发病程度,制定个性化护理准则,树立患者信心,发现患者的喜好,以便于能够激发其主动治疗[3]。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要求家属与护理人员配合,给予患者更多的帮助。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合并强迫症患者的发病与心理因素之间有极大的关系。在临床护理中,需要采用心理护理方案,与常规护理共同干预患者,提高精神分裂症并强迫症的治疗效果,促进疾病治疗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徐贵云,马崔.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27(9):76-77.

[2]胡振东,焦清艳.心理护理对强迫症疗效影响的观察[J].天津护理,2016,16(4):191-192.

[3]张丽.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2016,4(7):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