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养老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异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谈养老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异同

段微秀王娟花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5

摘要:总结了养老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异同,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两者的基础护理、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相同,不同点体现在护理对象、护理工作内容、护理目的、护理人员资质、护理手段及护理管理方法等诸多方面,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两者之间的差距必将缩小,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求。

关键词:养老护理;临床护理;异同点

当前我国面临人口老年化的严峻挑战,据2013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报告》,截至201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人,占人口的13.7%,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超过2亿,到201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2033年超过4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养老护理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照料和服务的护理措施,包括生活护理、医疗康复护理和心理精神护理等,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预期寿命增加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而采取的服务措施[1]。临床护理主要是为医院的各年龄阶段的患者提供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为患者解决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护理。养老护理和临床护理,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本文就养老护理和临床护理的异同点进行比较。

1养老护理与临床护理的相同点

1.1基础护理相同

临床护理和养老护理共同的护理内容都有基础护理,包括皮肤、头发的清洁与卫生,压疮的预防和处理,口腔护理,床单元的清洁与整理等。

1.2职业道德规范相同

养老护理和临床护理都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用爱心、耐心、细心地为护理服务对象,并且都要求有良好的慎独精神。

2养老护理与临床护理的不同点

2.1护理对象不同

养老护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的生活能自理,有的是患病后失智失能的需要康复、照顾的老人;临床护理是各个年龄层的住院病人,从人的出生到死亡的各个阶段,是患有各种疾病,包括急、慢性病人、临终病人及某些特定人群(妊娠、分娩等),需接受治疗、干预、康复的病人。

2.2护理工作的内容不同

2.2.1就目前国内大多数二级以上医院的现状,临床护理主要侧重于护理技术操作,像测量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给药((口服、雾化吸入及各种注射给药法)、导尿、灌肠、鼻饲、常用的抢救技术吸氧、吸痰、人工呼吸机的使用及专科护理等,护理重点放在了病情监测、治疗、对看护家属的指导、每日的查房、检查、书写上,很少执行洗发、帮助病人洗澡、喂饭等基础护理。而养老护理则担任老人生活照料,及时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问题,协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进食、饮水、如厕,负责做好老人被褥、家具的管理,观察老人有无不适及异常,是以协助各项生活护理,如喂饭、协助洗漱、整理床单位、甚至打扫房间等为主,虽然借鉴临床护理的护理技术,像口腔护理、压疮的预防和护理、鼻饲技术等,但由于养老护理员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较护士低,不能像临床护士那样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达不到预期效果,养老护理员很少为老人测血压、测血糖等技术操作,基本上是依赖护士。

2.2.2在临床护理和养老护理都比较重要的饮食护理上,临床护士在执行时偏向于饮食指导,很少亲自参与完成病人饮食的全过程,而养老护理员可以做到参与控制进食的品种、量、时间等环节,真正落实老人(包括病人)的饮食营养。

2.2.3对于临终的护理,临床护理的内容仍然主要在于抢救生命,施以各种维持生命活动的操作,将临终者置于仪器、管道、传输线、药物以及隔离的环境里。而养老护理对于临终老人,更多的在做促进舒适、缓解临终者和家属的痛苦、恐惧心理的工作,放弃了仪器、管道、药物对呼吸心跳的维持,转而鼓励亲人的陪伴,给予安静、舒适的环境,让老人能在家人的陪伴下,平静、安详地面对死亡。

2.3护理目的不同

临床护理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原发病,消除致病因素,增进和恢复健康。

养老护理主要是保障老人的生活权,做好生活照料及日常清洁工作,一般不包括疾病护理。

2.4护理人员资质要求不同

临床护理从业人员必须为受过规范化护理教育的全日制中等护理专业以上的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的执业护士,而养老护理员只是要求初中以上学历,大部分来自社会闲散、失业妇女及少部分男性,年龄在40-60岁,读写能力较低,再教育可塑性差[2],普遍存在社会歧视,大多数以拿工资为目的,以致部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自我要求不严、慎独精神不足,不利于养老护理管理的持续改进。

2.5护理方法不同

养老护理,因在我国起步较晚,很多护理方法都是来源于经验,很多都是无据可依的,因大部分养老护理员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教育,在操作中很多护理方法都是比较原始、简单的,对于脑卒中后遗症,中重度老年性痴呆的老人的大小便失禁的护理,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使用护理垫、纸尿裤、接尿袋、接尿器等等,对于留置导尿,一般都是护士操作插管,养老护理员只能做导尿管的护理工作。

临床护理不但有150余年的历史经验,还拥有系统的理论教学和临床教学、科研,很多护理方法多是通过临床护理专家一次次的实验,经过科学论证,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早已得到解决,对于尿潴留的病人,护士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既会采取诱导排尿又可根据医嘱采用药物治疗和导尿技术;对于饮食与营养护理,养老护理员主要侧重于协助老年人进食、喂食,而临床护士,主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给患者和家属作饮食指导,如不能经口进食,则会采用特殊饮食护理技术鼻饲法或静脉营养。近一、二十年来,临床护理的方向似乎也随医疗方向注重于高、精尖仪器操作使用、疾病治疗护理的配合、社会人群健康的理论调查干预等等,这些方面与养老护理的工作内容相去甚远。

2.6护理管理方法不同

临床护理管理包括护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护理文书管理、护理教学管理、护理技术操作管理等等方面,主要侧重于护理质量管理,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贯穿于整个护理管理过程,拥有一套完善的、科学的护理管理机制。医养型养老护理管理的内容则重点在于人力资源管理、护理服务管理、营养保健管理、安全管理、物业保障管理等方面。养老管理做起来更琐碎,更细致,护理记录不需要繁琐,重在事情的落实,许多养老机构负责人一致认为养老护理管理的难度在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因养老护理工作地位不高、职业价值感较低,高素质的护理员难招,人员流动性大,需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改善。其次,在护理对象的管理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临床护理的对象护理周期短,床位周转频繁,数量多,很难建立固定的关系,随着出院手续的办理会终止相互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难于管理;养老护理的对象床位周转慢,可长至十余年,对象较为固定,相对来说极易与养老护理员及养老机构建立良好的较固定的关系,易于管理。

2.7两种职业人群的价值取向不同

临床护理从业人员必须为执业护士,执业护士享有晋升、晋级、再教育机会,待遇报酬有很好的发展空间,社会地位较高,职业价值感高,基本上会是终生职业。大部分养老护理员缺乏职业认同感[3],以拿工资为目的,处于一种“临时工”心态,有少数以打发闲余时间为目的,还有极少数以行善为目的,以致大多数护理员在工作中不能慎独,护理制度、流程、规范执行较难,不利于养老护理管理的持续改进。。

总之,养老护理和临床护理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执业护士将会更多地走进养老机构,更多地参与养老护理,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状态,为老年人制定治疗护理计划、为老年人实施给药和护理技术操作、指导养老护理员进行护理,养老护理将会更加规范化,两者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小。

参考文献:

[1]肖瑜,吴显和.人口老年化与养老护理的研究进展〔J〕,北方药学,2013,10(3):46-47.

[2]韩家新.浅谈养老护理员的素质与提高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05(上):183-184.

[3]袁群,易霞.养老护理员工作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