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衔接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高职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衔接问题与对策

张园园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崇左532200

摘要:现阶段为了提高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效率和能力,高职课程在课堂衔接教学就能够很大程度上整合教育资源,进而培养出知识和技能全面的整合型人才。目前我国高职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就是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这门课程是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可以提高汽车专业技能水平,掌握发动机电控技术的一般结构构造及工作原理,我们可以将高职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为例,分析现在高职课程在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探讨如何进一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本文就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当前我国高职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的衔接问题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衔接问题与对策

引言

伴随着我国汽车行业专业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汽车的结构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汽车上广泛应用的电子技术,使得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所以说,汽车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电子化时代,这对汽车维修人员来说,既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作为高职汽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特点。课程结合了汽车构造理论与发动机、汽车电子技术与电子设备等课程,紧紧围绕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根据企业的需求组织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企业岗位需求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能保证技能型人才的质量。

一、高职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职业素养等方面影响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与汽车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1.专业设置培养对象不清晰

高职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和岗位培养上面是基本相同的,都是以现代汽车行业以及汽车的机电维修为基础,但是由于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多,导致了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明了,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并不是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2.专业设置大同小异、常见扎堆现象

专业设置的衔接是促进高职教育系统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一般是根据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来设置专业的,没有从各行各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出发,没有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导致高职专业设置单一、现状较乱。如中专院校的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和高职院校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和汽车检测存在明显的相同点,从而因为定位不明导致专业设置不完善。

3.缺乏专业文化基础课程严重

高职在专业文化基础课程上主要是注重技能的学习,不是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然后从课程的开设比例上来看,也是专业技能课程明显比基础文化课程多,从而逐渐导致本身就文化基础课程薄弱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在学习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文化课程时感到困难,这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影响了对专业理论的学习与掌握,导致后来的实践应用和就业。

4.专业课程教学侧重点不明确、内容重复

高职院校的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为基础课程,开设有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发动机构造与原理、底盘构造与原理、发动机电控管理系统、汽车整车故障诊断等课程。但是课程侧重点不明确,并没有突出重点,导致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容较多,且内容都存在重复现象,不但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导致了学生不喜欢也不愿意去学习这门课程,从而从根本上来说是浪费了教学资源。

二、高职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衔接对策

1.加强高职院校的沟通协调,重视课程衔接的宣传

高职教育都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与整个教育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出发点和目的就是希望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以及学校的知名度,从而扩大吸引生源,扩大招生宣传。因此,就目前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的衔接,高职院校之间要加强相互交流和沟通,积极主动的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对高职院校对专业能力的指导作用,而不是仅仅只单纯地向社会输送毕业生的作用。同时,也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课程衔接的宣传力度,这样才能使得高职院校实现双赢的局面。

2.根据高职院校教育的不同需求,发挥政府部门协调的作用

目前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高职课程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有许多,甚至是大量的内容重复,并且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式也不统一。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这一专业没有实现很好的衔接乃至于出现脱节的现象发生,这样既不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因此,面对这一主要问题,根据高职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课程衔接的目的,相关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等要正视当前高职教育所存在的不同需求,从各个角度对高职教育进行分析,尽快制定一套有效的、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得高职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能够有效地衔接起来,共同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3.注重高职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扮演者。在高职课程衔接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才能向学生传授更为全面的专业知识,促进学生更快的全面成长。因此,在目前课程衔接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继续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培养人才质量。例如可以将高职院校和部分企业合作的模式,形成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同时这个平台与模式,不仅仅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终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机遇。

结束语

整合高职教育教学资源便是构建高职教育一体化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其中实施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才是培养高素质、全面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只要高职院校之间相互加强沟通和学习,扮演好自己所处的角色,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建立健全的衔接课程体系,就能实现高职教学与社会岗位的无缝对接,科学有序的培养全方位的技术型人才,从而从根本上培养出高职院校内汽车类专业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翠.于晨斯.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科技风.2018.4

[2]侯智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实践训练的课程内容设计与研究.中国高新区.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