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教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职校教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余馨夫

中国一重技师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42

摘要:本文分析了职校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心理学原理,指出在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渗透效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情感渗透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职业中学;教学;情感渗透

情感是人在认识过程中所产生的对现实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在教育教学中,如能正确认识并合理利用这些情感因素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就我国现状而言,职业学校、中专学校的学生大多是未考上大学、高中的学生,他们自卑感较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这种情感体验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其消极的情绪状态与教育者需要的积极状态相背离。因此,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要把握和利用情感因素,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这就是情感渗透。

一、职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现状

现今社会,随着社会对个人学历需求层次的提高,各大高校的扩招如雨后春笋。缘于此,职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录取的大多是成绩较差或者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这使得加强职校的教育、教学,探讨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以开创职教工作新局面,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成为职校教师应该思索的重要问题。

职校阶段的学生,在生理上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他们的社会意识及自我意识都不断增强,心理产生各种需求。如有学习知识、个人爱好、发展兴趣的需要;有单独生活锻炼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有获得他人理解和尊重以及异性好感友情的需求等,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这些需要往往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情绪上的不稳定。

观察发现,职校生具备了一定的成人气质,又摆脱不了幼稚。如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和绝对性,他们热情,有责任感和参与感,有时却又偏激、任性,或消沉。职校生产生这种心理,是由于对社会的复杂程度和事物的规律性缺少认识和理解,以及他们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造成的。

由此可见,职校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情感渗透,把他们塑造成对社会有用的生力军

二、心理学中的情感渗透效应

我们常常被一些艺术表演吸引,被一篇篇文学作品感动,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这便形成了作者的情感渗透效应。把这种情感渗透效应运用到教学中,把教师对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和对所教学科的理解渗透到学生身上,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喜爱这科教师,喜爱所学课程,能够兴趣盎然地学习,这便是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效应。

心理学原理指出: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课堂教学不单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思想共鸣的过程。其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据布卢姆的实验研究可知,在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教学变量中,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占50%,情感能力占25%,教师的教学质量占25%。由此看出,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情感因素,才能激励和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现代教学理论提出了教学的三大基本原则:一是明确意义,增强兴趣;二是逐步深化,周期循环;三是掌握结构,培养能力。这是使教学达到高效的基础。只有通过教学的情感渗透,让学生明确目的,增强兴趣,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如何实现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如何实现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师德先行,塑造人格魅力。实现情感渗透,首先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和人格修养。现代管理心理学告诉我们: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人,其言行影响力的强度远在一般人之上。提倡人格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潮的突出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健康的人格已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它决定着教师不仅通过自己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以自己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去影响学生,时时处处起表率作用。教师应具有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甘为人梯的实干与奉献精神。尤其是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教师应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名利所诱。这样,学生对教师不但敬服,还会产生甘愿受其教诲的心境,这就为实现教学的情感渗透提供了前提条件。

2.教师敬业、乐教。一个对本职工作有着浓厚兴趣的教师,才会把教学工作当作一种艺术性的事业来追求,才能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以自己的满腔热情不知疲倦地钻研教材并精心组织教材,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师在讲课时一定会态度和蔼,语调亲切,语言多具启发性,使学生容易接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显示出的专业爱好和学识水平,通过课堂传递给学生,并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可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3.实现师生间的情感相容。现代心理学揭示了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动力功能,当人的情绪在高潮时可以满怀热情,全力以赴地达到预定目标;在情绪沮丧时,则无精打采,畏缩不前。由此可知,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具有不可低估的动力作用。

从心理学上看,教师必须喜爱自己所教的学生,对学生有深厚的情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内心的喜爱,自然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的爱还会影响学生对某学科的学习态度。学生对某一位教师有好感就对某一学科感兴趣。教师如果爱学生,把学生看成自己的朋友,平等地对待他们中间的每一位,学生就会愿意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相反,教师如果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缺乏情感,常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动辄训斥,或以学生家长的地位高低来划分学生的优劣,则很难使学生喜爱他所任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比较注重与学生多接触,进行情感交流,从学习、生活各方面去关心他们,让学生首先从心理上接受自己,有了这种融洽的师生情感作为基础,教师一旦批评学生,他会感到“老师是真的为自己好”。师生间彼此相容的关系能在教学中起到良好的作用。从而达到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生动讲述,诱导兴趣,激发思维。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富有朝气的青少年,教师的语言要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应以语言的情趣吸引学生。有的教学内容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但也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些单调、抽象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比如我在讲到“解对数方程为什么会产生增根”这一问题时,把“增根”比喻成“假冒商品”,通过分析方程变形时自变量取范围的扩大,导致“假冒商品”的趁机而入,所以产生增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对解对数方程为什么必须要验根这一问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证明,凡是经过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教师把自己的知识生动形象而有趣味地传授给学生,情感就会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从而达到教学的情感渗透效应。

总之,职校教育中的情感渗透,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以自己的满腔热忱去爱学生,利用各种方法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不断学习、对情感的不断陶冶、对人生的积极把握,这无疑既是职业教育教学中的一个神圣任务,又是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冯克诚.教师行为基本功全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4(4).

[2]温欣容.论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内在修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