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中层级护理模式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ICU护理中层级护理模式的应用

夏立新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200

【摘要】目的研究在ICU护理管理中强调层级管理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工作护理人员共20名,从2017年1月开始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对比在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以及随机抽选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差异性。结果在实施前,护理操作、病历书写、病房管理、健康宣教、基础护理、总评分方面均处于相对偏低状态,实施层级管理后评分均显著提升;满意度方面,实施前为86%,实施后上升至98%。结论层级护理有利于管理者在了解每位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经验、态度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分层工作目标,有利于帮助护理人员逐渐提升自身能力。

【关键词】层级护理;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满意度

ApplicationofthehierarchicalcaremodelinICUcare

XiaLi-xin

ChengdushuangliudistrictTCMhospitalsichuanchengdu610200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pplicationofhierarchicalmanagementinICUnursingmanagement.Methodsselectourhospitalintensivecarenurseswork,atotalof20,startinginJanuary2017,thelevelofnursingmanagement,nursingqualitybeforeandafterthecontrastinratingsandrandomlyselectedpatientssatisfactionofnursing.Resultsbeforeimplementation,nursingoperation,medicalrecordwriting,wardmanagement,healtheducation,basicnursing,totalscoreisinrelativelylowposition,thehierarchicalmanagementscoreweresignificantlyincreasedafter;Intermsofsatisfaction,86percentofthetime,and98percentafterimplementation.Conclusionlevelnursingishelpfultomanagersinunderstandingeachnursingstaffworkingability,experience,attitude,formulatedonthebasisofreasonablehierarchicalworktarget,isconducivetohelpnursingstafftoraisetheirabilitygradually.

[keywords]hierarchycare;Intensivecareunit;Qualityofcare;satisfaction

重症监护病房面对的患者属于危重病患,此类患者往往病情变化快、情绪不稳定,护理要求较高且工作任务繁重[1]。相对而言,ICU病房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更高,可直接反映出医院医疗系统护理水平[2]。本次研究通过对比观察了强调层级护理管理法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工作的护理人员共20名,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层级护理管理。2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最小23岁,最大34岁,平均年龄(29.03±0.94)岁。在实施层级护理前后各随机抽选50名ICU病患。对照组(实施前)中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区间处于35-68岁,平均年龄(50.48±4.97)岁。观察组(实施后)中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区间处于37-67岁,平均年龄(51.02±4.15)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一般方法

从2017年1月开始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根据护理人员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工作经验、职称等方面划分为助理护士、中级护士、责任护士、专科护士,各层级护士工作内容及工作目标具体如下。

1.2.1助理护士

该级别护理人员在ICU病房工作年限较短,因此需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了解以及自身护理礼仪的训练,强调日常工作中的细节性,例如消毒隔离、患者清洁、病区管理等[3]。尽快掌握相关急救技术以及操作要点,不断学习ICU病房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以及常见急救仪器的操作。

1.2.2中级护士

熟悉ICU病房常见并发症、病症表现、常用药物类型等,负责与患者家属接触,强调接触过程中形象的有效塑造,以积极向上、专业性强为主,在与患者家属交流时注重护理礼仪以及沟通方式[4]。要求可独立判断病情和病种,强调护理基础操作。

1.2.3责任护士

主要负责重症患者以及疑难患者的临床护理,对患者住院期间危险情况加以预判并积极处理。观察患者病情并总结疾病发展状况,制定相关护理标准,组织科室各项活动,强调自身职业规划。另外,责任护士还应负责对中级护士以及助理护士的管理。

1.2.4专科护士

专科护士通常要求工作时间长且在ICU护理方面经验丰富。专科护士主要负责对危重患者的护理管理。强调临床护理的急救操作以及重症监护,必须提升自身急救技能[5]。另外,专科护士可联合责任护士共同学习非语言交流方式,避免重症监护病患在语言方面存在困难时无法有效交流。严格控制病房内感染,提升各方面预见性护理能力,判断患者是否在生命指标上表现出危险状态,熟练掌握各项急救仪器、监护仪器的使用操作。

1.3观察指标[6]

从护理操作、书写病历、病房管理、健康宣教、基础护理、总评分几方面评估20名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满分为100分。对随机抽选病患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

评估护理人员在不同管理模式下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包含护理操作、书写病历、病房管理、健康宣教、基础护理、总评分。显示实施了层级护理的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一。

3讨论

层级护理强调了分工明确,根据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态度、年限、经验等,将不同层次人员划分护理责任与护理内容,强调不同层次的目标设定,帮助护理人员能够了解自身所处级别,并主动达到该级别标准。

根据对20名ICU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可见,在实施层级管理前,由于对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方面掌握程度不足,在人员安排及管理上缺乏合理性,因此护理人员未在工作中汲取经验,无法逐渐提升护理质量,在护理操作、书写病历、病房管理、健康宣教、基础护理、总评分上分别为(91.03±1.55)分、(85.47±1.46)分、(89.47±2.01)分、(85.47±2.65)分、(91.25±1.33)分、(90.57±2.17)分。实施了层级管理后,护士长对ICU病房护理人员的管理更具人性化,按照经验、态度、能力合理分级后,护理人员有了更为明确的职责、目标、自我要求,因此在护理质量上得到了显著提升。实施后护理操作、书写病历、病房管理、健康宣教、基础护理、总评分分别提升至(95.47±1.28)分、(96.37±1.22)分、(93.48±1.05)分、(92.61±1.87)分、(96.51±3.28)分、(95.31±1.44)分。满意度方面,实施前总满意度为86%,实施后总满意度提升至98%。

综上所述,对ICU病房护理人员强调层级管理模式有利于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具有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邓燕,刘燕.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v.1220:108-109.

[2]罗伟华,黄慧萍,刘敏婷,江珊珊.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v.36;No.36923:3579-3580.

[3]罗婕,吴涛.ICU护理中加入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及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v.920:226.

[4]左明花,希日那衣·买买提.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v.229:166+172.

[5]王砚丽,邢彩霞.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提高ICU护士心理状态和护理质量的实践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6,v.1610:752-754.

[6]张红霞.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普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v.63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