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窦癌钡餐造影、胃镜与CT检查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胃窦癌钡餐造影、胃镜与CT检查对比分析

王建国

王建国(新疆巴里坤县人民医院放射科839200)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215-02

【摘要】目的探讨气钡造影、胃镜及CT对胃窦癌的检查诊断方法及表现。回顾性分析11例胃窦癌的气钡造影、胃镜及CT检查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分析。结果气钡造影气钡造影易于发现早期胃窦癌,对进展期的病理形态显示较好,胃镜对未侵犯于胃粘膜层时,不能确定有恶性变的存在;CT检查能清楚显示胃窦癌病变的全貌以及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结论在胃癌检查诊断中气钡造影、胃镜和CT检查必须密切配合,同时紧密结合临床体征,短期内复查,以减少误诊和延缓治疗的最佳时间,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胃窦癌气钡造影胃镜CT诊断分析

胃窦部是胃癌的好发部位,主要集中在胃窦幽门处,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目前主要以钡餐和胃镜检查为主。本文收集11例均在上级医院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胃窦腺癌9例、鳞癌2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对比研究钡餐、胃镜及CT检查对胃窦癌的临床诊治价值。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1例胃窦癌患者中男7例,女4例,其中年龄最小47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59.9岁。

1.2临床症状临床上均表现以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9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瘦,食欲减退,并伴有腹胀;病程最长者3月,最短者48天,其余无特征性表现。

2、X线钡餐检查

表现为胃窦部狭窄、扩张度受限,狭窄段上部胃腔扩张,局部粘膜皱襞破坏消失,3例伴有不规则息肉状充盈缺损影,2例狭窄段可见腔内龛影,钡剂通过较快且无明显蠕动度,其中6例病史较长者显示“肩胛症”。

3、CT检查

3.1检查方法检查技术采用GE公司单排螺旋CT全身扫描仪。早晨空腹检查,检查前30min口服1%复方葡胺稀释液500ml,检查前15min给予肌注654-2针20mg,检查前再口服1%复方葡胺稀释液300ml。仰卧位(根据需要加右侧卧位)自膈顶向下扫描,包括全胃。层厚和层距取8mm。

3.2CT表现(1)胃壁不规则增厚,表面凹凸不平,界限不清,广泛增厚6例;后壁增厚4例,前壁增厚1例。(2)胃窦部肿块6例向腔内或腔外生长,表面高低不平,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内可见不规则坏死区。(3)窦腔不规则狭窄3例致幽门梗阻。(4)腔内溃疡,增厚的胃壁凸向腔内,肿瘤组织表面坏死脱落,形成溃疡;小弯侧6例,大弯侧3例。(5)其中累及胰腺2例,增厚的胃壁或软组织肿块与胰腺间隙消失或与之相连、融合,增强后受累胰腺局部强化低于正常胰腺实质。(6)累及十二指肠降部3例,十二指肠肠腔狭窄。(7)CT发现胃窦癌淋巴结转移5例,其中3例见两个区域同时存在肿大的淋巴结。

3.3纤维胃镜检:查胃窦腔缩小,粘膜皱襞纤细萎缩。诊断萎缩性胃窦炎。

4、讨论分析

胃窦癌早期病变范围较小,深度浅,容易漏诊,而通过x线气钡造影检查能够全貌观察到胃的形态、粘膜皱襞、能很好显示胃小区和胃小沟的黏膜的微细结构、胃蠕动及充盈程度,可变换体位,动态观察,多时相成像,对早期胃癌的发现有很大的价值。当病变未侵犯于胃粘膜层时,纤维胃镜不能确定由恶性变的存在,检查中仅看到的是粘膜皱襞变化。当病变侵至粘膜层病变胃镜有较为突出的诊断特点。CT对胃窦癌的检查表现为窦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形成,窦腔狭窄,常合并有腔内溃疡,可累及十二指肠并侵犯胃周淋巴等脏器。能清楚显示胃窦癌病变的全貌以及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5、结论

通过上述讨论分析得出气钡造影气钡造影易于发现早期胃窦癌,对进展期的病理形态显示较好,缺点是对胃周情况不能观察;胃镜只能观察到侵至粘膜层时的病变,而对未侵犯于胃粘膜层时,不能确定有恶性变的存在;CT检查能清楚显示胃窦癌病变的全貌以及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缺点显示胃黏膜的病变较差。因此,在胃癌检查诊断中气钡造影、胃镜和CT检查必须密切配合,同时紧密结合临床体征,短期内复查,以减少误诊和延缓治疗的最佳时间,对制定治疗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恩惠主编.《医疗影像诊断学》.

[2]张龙习.胃窦癌的CT诊断与临床价值探讨《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8-5-30.

[3]张秀萍.胃窦癌的CT检查及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