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主机房智能布线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机场主机房智能布线施工技术

庄青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7

摘要:当前,智能布线系统在民航机场使用很少,但随着机场规模不断扩大,对综合布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机场主机房完成智能布线施工后,后期维护更加方便,并且智能施工布线相对于普通布线施工的要求更为严格,尤其表现在前期设计线路方面和智能布线施工完成后维修方面。当然,相对于普通布线的施工成本更高,根据大数据相关统计显示,智能布线施工系统比普通布线贵大约40%,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果想将普通施工系统改造成智能施工系统相对来说比较方便,只需要改变原有的普通施工系统的30%线路。但是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虽然智能布线系统前期投入比较大,但是它竣工后的维修成本大大降低。所以,智能布线在民航行业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关键词:机场机房;智能布线施工;普通综合布线

智能布线在机场机房建设完以后有着普通综合布线不可比拟的优点。采用智能布线系统的机房虽然在前期建设施工相对于普通综合布线有较大投入,投入成本大约贵40%,但是,良好的智能布线施工技术可以在后期的系统维护方面节约成本。一般情况下,只要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做好对智能布线施工系统的维护,那么智能布线施工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远远比普通综合布线施工系统出现的概率低,这一结果也就直接降低了智能布线施工系统后期的维护成本,有利于机场主机房智能布线施工系统的长期运行,也能保证机场长期发展下去,因此,从总体格局方面来看,智能布线施工系统有着普通综合布线施工系统无法比拟的成本优势。

一、关于智能布线的介绍

1.1智能布线的组成

从我国现阶段智能布线的分类来说,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端到端智能布线系统,另一类是设备间智能布线系统,二者的区分主要是从布线系统的结构上划分的。端到端智能布线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端到端智能布线系统专门定制的模版、可以在后方进行操作的软件、电子配线架、管理电子配线架的设备等。这些软件综合运用在端到端智能布线系统上,可以全面的监控机房各个线路的使用情况,虽然端到端智能布线系统具有全面监测的优势,但是如果想要完全建造成端到端智能布线系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成本较高,目前在我国全体范围内的机场来说,由于建造机房的成本有限,并且相关建设人员缺失,导致尚且没有一个机房完全应用端到端智能布线系统的案例。设备间智能布线系统同样由许多软件共同组成。主要包括电子配线架专用跳线、电子配线架、管理电子配线架的设备、可以在后台操作的软件等。这些软件综合运用到设备间智能布线系统上,主要是为了监控整个机房内线路的跳线问题,可以对机房内的跳线问题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虽然说比普通智能布线系统的价格高大约40%,但是由于其优势,价格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我国目前已有大量的应用案例。

1.2机房与布线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广泛传播,使得当今社会已经逐步成为了一个信息化社会。全国各领域、各行各业逐步实现了信息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信息化的体现,例如防范盗贼自动报警、门禁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火警系统、无线网络接入系统等。机场主机房的智能布线施工技术是机场主机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机场主机房的最为基本的设施。对机场机房进行布线,可以一定程度实现机场机房的智能化,紧随时代发展潮流,享受科技发展为人们工作生活提供的便利。而如何衡量机场主机房智能化所达到的程度,既要看设计者对于机场机房的外观设计是否美观,也要看设备配套是否完善,机场主机房的智能化程度主要取决于布线能力,此处所指的布线、配线能力主要包括机场主机房工作日常所需要运用的设备是否完善、工作人员的施工技术是否高超、智能布线格局是否科学合理、竣工后工程质量是否良好,这些都是衡量机场主机房智能化程度的重要因素。智能布线技术在机场主机房的应用,可以提高机房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并且还可以保证工作质量。智能布线系统主要是把机场主机房内的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串联,使得这些设备可以共同进行操作,并且相互联合起来,满足人们的工作需求,适应时代智能化发展潮流。并且智能化系统的设计非常科学合理,工作的质量也能够让人们信服,它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也是人们将智能布线技术应用到机场机房的主要原因。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也是在不断前进的,设计人员在进行智能布线格局设计时,应当注意为以后留下空隙,在布线的主要位置可以留下适当的空隙,预计以后需求的发展,再次安装其他线路。

二、智能布线的指标分析

2.1系统建设原则

系统建设原则主要是在保证可靠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前提下,以经济科学合理的手段对这些系统进行操作,以提高智能布线系统的整体优势,并且保证智能布线系统水平得以提高。目前现阶段我国的智能布线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尚且没有具备良好的配套设施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在这种行情前提下,我们可以借鉴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在保证智能化系统基本优势的前提下,应用外国先进设备和技术,不断优化和发展我国的智能化布线技术,使整个行业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和活跃力。对于在建设智能布线系统过程中应用到的设备,应当最大程度保证设备的质量,使用可以长期应用的零部件,可以为以后的维修工作节省大笔成本。同时,安全性也应该纳入我们的考虑范围。任何工作在推进过程中的首要前提都是工作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安全性。因此,在进行布局设计之前,应当考虑布局的合理和科学性,考虑线路接入的安全性。

2.2系统整体上应达到较高水平

综合性,兼容性强。传统的在机场主机房进行布线方式需要使用不同的电缆、电线、连接零部件和其他不同功能的设备,进行连接的不同设备从功能上来说功能差异大,如果互相进行沟通合作的话,难度大,二者不能同时运作。但是智能布线系统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容允许不同设备之间共同运作,相互通融,可以综合双方优点,并且智能布线系统应用设备和软件质量都能过关,在传输信息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灵活性,适用性强。传统的在机场主机房进行布线,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改变终端设备的个数和需要将终端设备转移到其他位置,传统的应对方式就是铺设新的电缆线路或者转移所需要用到的设备,工作人员在转移设备过程中,传播信号有较大的几率会中断,并且极有可能在工作人员施工完成之后整体工程的质量不如以前,采用传统的布线方式不仅消耗的人力大,所需要的修改成本也较为巨大,并且耗费工作人员的时间长,间接加到了人力成本的投入。但是采用智能布线方式在一定区域的任何设备都可以连接到终端设备,因此,即使需要改变终端设备的位置和数量时,也不会影响信息的传播。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智能布线系统更为方便灵活。

便于今后扩建和维护管理。智能布线系统各分部的每条线路单独工作,相互各不影响,每一个线路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即使以后机场因为发展需要,需要扩建或者改造时,也不会对整体智能布线系统造成很大影响,智能布线系统仍然能够维护本来的工作程序,也为改造和扩建降低了难度。并且当智能布局系统相关零部件发生问题时,工作人员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出现问题的零部件进行更换,为后期系统整体维护降低了难度,提高了维修工人的工作效率。

三、布线工程方案设计

3.1布线的网络结构

布线的网络结构,也就是指布线所分布的位置和格局,将网络所分布的节点相连组成的图案就是布线的网络结构。目前在我国技术方面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总线型,二是星型,三是环型。总线型就是指将布线所分布的节点全部连接在一个同轴线上。星型就是指网络所分布的节点,找到一个中心设备,然后将所有的网络线相连起来。环形就是有层次的网络连接方式。设计人员在进行布线结构设计过程中最经常使用的是星型结构图。

3.2布线工程的设备配置

一个工程的好坏与该工程所配备的设备质量好坏有至关重要的关系。布线工程的设备配置高低是决定布线工程质量的决定因素。布线工程的设备配置主要包括配线架、管理配线架的设备、电缆电压、以及专门为机房配备的设备。在选择专门为机房配备的设备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良好性能的设备,在安装专用设备时,专用设备可以与之前的老设备之间相互通融,并且二者相结合,还有可能提高设备性能,只有这样才能节约企业投资成本,避免资金的浪费和设备的闲置。

3.3布线的管槽系统设计

布线的管槽系统设计主要是为支持后期线路安装和设备安装的步骤,科学合理的布线系统设计可以间接决定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也是整个工程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布线的管槽系统是由多个管路之间相互联合组成的,包括引入管路、上升管路、楼层管路和联络管路。这些管路所设置的方位和所处的位置以及管路与设备之间的联系,需要设计人员提前做好设计图纸,从总体统一的方面来看待管路设计安排,尽可能保持整体的统一性和合理性。在新建成的机房中,线路的安装还有设备的安装,应当尽可能采用暗装,采用暗装方式,主要是因为暗装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暗装方式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都采用多种线路和多种施工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在前期,施工人员考虑到后期的改装预留了一定的空洞和空隙,为以后的改装工作提供了机会,因此,如果在新建的机房内施工,要尽可能采用暗装方式。

3.4电源布线设计

电源是机场主机房工作的原动力,为机场主机房能够正常工作提供动力支持。在为机场主机房进行供电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我们比较常采用的是直接供电和UPS供电两种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在机房中起辅助作用的设备,可以采用直接供电单独的方式。为了保证机房内设备的平稳安全运行,必须在24小时内不间断对机房采取UBS供电,并且要保证主要设备同时运行,为了避免特殊情况下发生意外活动,应当保证机房内长期供有稳定的电源,并且工作人员要加大对运行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在供电量大的区域,可能会产生其他附加影响,例如电磁波和辐射的影响,为了保证线路的平稳安全运行,应当在线路外部围绕金属管,以达到屏蔽干扰信号的作用。

四、智能布线的施工工序

4.1整体规划

确认线路是单电子配线架还是双电子配线架方式。工作人员还要确认电子配线架的数量质量,确认与网络设备连接电子配线架数量及预留数量,确认智能布线的路由桥架安装方式,确认智能布线的跳线方式。设计人员在施工进行开始之前,应当先实地进行考察,结合机房的客观需求和实际情况,将二者相结合,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制定出设计图纸,并且可以邀请施工人员前来参与设计图纸讨论,毕竟施工人员长期在现场施工,有一定的施工经验,可以对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过程中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施工图纸完成之后,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所规定的进行施工。

4.2智能布线的施工控制要点

单电子配线架作为跳线管理的前端设备需要增加一条管理连线,电子配线架的数量需要考虑网络设备布置位置、数量等因素。智能布线系统在一定情况下还需要采用双配线架方式。但是双配线架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双配线架方式相对于其他配线架方式的造价成本高。与其他普通的配线架方式相比,需要增加60%以上的配线架,并且配线架的组成方式,结构复杂,体积大,占据机房空间大。双配线架方式将线路与网络设备之间紧密联系起来,因此,为了保证网络设备不被损坏,首先就是要做好双配线架方式。再采用双配线架方式进行施工之前,设计人员需要提前做好规划,一旦整体布线系统完成之后,如果因其他需求需要更改配线架位置或者组成方式的难度大,并且采用双配线架方式进行施工还会增加数据库的录入环节,增加了跳线环节。如果采用双配线架方式进行施工,那么每列机柜的数量不能超过13个。

结束语:在民航行业中,智能布线系统的应用不是很广,智能布线系统本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科学的不断进步,智能布线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智能布线系统不仅在机场主机房方面有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有作用,虽然目前在我国机场范围内应用还不广泛,但是实际应用了智能布线的机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服务的质量,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相信随着这一行业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一定会不断克服该行业发展的弊端,发挥其优势,所以智能布线技术在民航行业还是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

[2]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3]张传成、李向东、颉建成.数据中心装饰综合施工技术建筑技术.2016.47(2):102-106

[4]徐敏、胡键.智能大厦布线网络系统设计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11(5)

[5]谭雪松.智能大厦的网络系统与布线工程中国计算机用户.1997(0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