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2-IIa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与术前放化疗的近期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Ib2-IIa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与术前放化疗的近期疗效比较

徐西伟王思阳(通讯作者)黄晓萍丁秋娥程志斌

徐西伟王思阳(通讯作者)黄晓萍丁秋娥程志斌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肿瘤放疗科519000)

【摘要】目的比较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腹盆腔深部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和术前同期放化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将其分为术前腹盆腔热疗加同步放化疗组和术前同期放化疗组,两组均在相应的术前处理后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术前热放化疗组完全缓解率、术后病理无癌残留率、浅肌层浸润率均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深肌层浸润率和淋巴结转移率二组无显著差异(P>0.05);骨髓抑制、膀胱及胃肠反应等毒副反应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二组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术前同期放化疗相比,术前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更能降低宫颈肿瘤残存率,提高宫颈病理完全缓解率,提高患者近期疗效,且无严重毒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

【关键词】Ⅰb2–Ⅱa期巨块型子宫颈癌热疗同期放化疗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047-02

宫颈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是一组具有高危因素的宫颈癌,因为此类肿瘤体积巨大,手术困难,且常伴有肿瘤浸润性生长以及术前未能诊断的宫旁侵犯、淋巴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等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导致治疗失败率增高[1]。近10年来,宫颈癌综合治疗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已成为处理宫颈癌的一个重要策略。与术前单纯放疗相比,放疗加以顺铂为主的同步化疗已被证实可以提高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危险和改善患者预后[2],肿瘤的加温治疗依靠其确切的生物学基础,以及在加温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也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本研究就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腹盆腔深部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与术前同步放化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加以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3年9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首次治疗的患者共80例,年龄27~66岁,平均45.8岁。入选标准:宫颈肿块直径为4-7cm的巨块型患者,均经宫颈活检病理学确诊为宫颈癌;临床分期为Ⅰb2–Ⅱa期(FIGO分期);在术前综合治疗后均接受了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将患者分为二组:术前腹盆腔热疗加同步放化疗组(试验组),术前同期放化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二组之间在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化、肿瘤大小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n平均年龄(岁)FIGO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化肿块直径(cm)

Ⅰb2Ⅱa鳞癌非鳞癌高中低≥4<55-6>6≤7

试验组4045.7182235511227131413

对照组4045.9192134611209141511

1.2方法

1.2.1设备西门子直线加速器,和佳HG-2000高频热疗机。

1.2.2治疗方法:对照组:直线加速器进行体外照射治疗,采用盆腔三维适形放疗。予盆腔三野或四野照射。剂量:常规分割,每次照射2Gy,每周5次,总剂量46~50Gy。放疗开始后第二天予TP方案化疗,即紫杉醇135mg/m2,第1天,顺铂80mg/m2,第1天,21天为1周期,化疗2周期。试验组:放、化疗方法同对照组,放疗开始后第二天,即同期化疗当天开始行盆腹腔热疗,每次热疗60min,放疗期间每周2次,直肠温度为43℃~43.5℃。热疗当天的放射治疗于热疗后1h内完成。完成术前治疗后4-5周,两组均行广泛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1.3疗效评定于术前治疗前及术前治疗结束后10-14天分别进行妇科检查,测量肿瘤直径评估肿瘤退缩情况(参照RECIST标准1.1版),以CR+PR计算有效率;根据手术记录统计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病理学缓解率根据术后病理报告。毒副反应评价参照“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表现及分级标准”以及“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前肿块退缩情况

于术前治疗结束后10-14天进行妇科复查,观察局部肿块消退情况。结果:试验组完全缓解27例,部分缓解12例,完全缓解率67.5%,有效率(CR+PR)97.5%;对照组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19例,完全缓解率42.5%,有效率(CR+PR)90.0%,两组有效率均较高,差异无显著性(χ2=1.92,P=0.166),完全缓解率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χ2=5.051,P=0.025)。

2.2手术情况及并发症

两组患者在完成术前治疗后均行宫颈癌根治性手术。术中见盆腔有轻微纤维样粘连,解剖结构显示清晰,按手术操作规范顺利完成宫颈癌根治术,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尿潴留、淋巴囊肿,无输尿管损伤、膀胱阴道瘘及阴道直肠瘘。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术后病理情况

术后病理无癌残留的例数试验组(16例,40.0%)多于对照组(7例,17.5%),差异有显著性(χ2=4.943,P=0.026)。浅肌层浸润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1,P=0.036)。深肌层浸润率和淋巴结转移率均显示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毒副反应

两组毒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膀胱及胃肠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或消失。骨髓抑制表现为Ⅰ-Ⅱ级白细胞减少,胃肠反应中恶心、呕吐均为Ⅰ级,另外直肠反应表现为轻重不等的便血和(或)腹泻,膀胱反应为轻重不等的尿中带血、尿频、尿急及排尿不畅,两组之间的骨髓抑制、膀胱及胃肠反应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文献报道热、放、化疗三因素合用具有协同作用[3,4]。首先,热疗既可抑制亚致死性损伤修复,也可抑制潜在致死性的损伤修复,从而提高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热疗对于肿瘤细胞的S期最敏感[5],弥补了X射线对S期细胞杀伤力最弱的缺陷,使对放射治疗不敏感的肿瘤变为敏感肿瘤,从而提高完全缓解率。其次,热疗与化疗联合应用的协同作用,也已被临床证实。Mohamed等[6]的动物实验证实,热疗可促进一些化疗药物如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等的细胞毒作用,发挥增效作用,并提高肿瘤内部化疗药物的浓度,有助于逆转或推迟某些化疗药物的耐受性。Bergs等[7]回顾性分析显示出术前热疗、放疗、化疗3种模式联合治疗较单一模式或双重模式治疗疗效更好,并且毒性反应在允许范围内,是可行的。本研究通过对术前热、放、化三联疗法(试验组)与术前放化疗治疗(对照组)宫颈癌近期疗效观察对比,结果显示:术前热放化疗组完全缓解率、术后病理无癌残留率、浅肌层浸润率均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有效率也有所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能与样本量小有一定关系。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骨髓抑制、膀胱及胃肠反应等毒副反应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先行术前热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在缩小肿瘤体积、降低癌细胞活性作用方面效果优于术前同期放化疗。

本研究结果提示,与术前同期放化疗相比,术前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可以提高患者近期疗效,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安全有效,易被患者接受。本研究由于随访时间所限,术前热放化疗的远期疗效及远期不良反应尚无法评估。今后,我们还需扩大样本量、长期随访和进行深入的研究,以评估术前热、放、化疗三因素合用的远期疗效以及远期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HornLC,FischerU,BilekK.Histopathologicalprognosticfactorsinprimarysurgicallytreatedcervixcarcinoma[J].ZentralblGynakol,2001May;123(5):266-274.

[2]GreenJA,KirwanJM,TierneyJF,etal.Survivalandrecurrenceafterconcomitantchemotherapyandradiotherapyforcanceroftheuterinecervix: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Lancet,2001;358(9284):781-786.

[3]全松,金志魁.微波抗肿瘤作用及其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1;18(2):78

[4]李建人.高热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4;21(4):219

[5]李瑞英,林世寅,王海盘,等.腔内加温合并外照射治疗宫颈癌远期疗效[J].中华放射肿瘤学,1993;(2):100.

[6]MohamedF,MarchettiniP,StuartOA,etal.Thermalenhancementofnewchemotherapeuticagentsatmoderatehyperthermia[J].AnnSurgOncol,2003May;10(4):463-468.

[7]BergsJW,FrankenNA,HavemanJ,etal.Hyperthermia,cisplatinandradiationtrimodalitytreatment:apromisingcancertreatment?Areviewfrompreclinicalstudiestoclinicalapplication[J].IntJHyperthermia,2007Jun;23(4):329-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