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朱晓媛

(丰县人民医院骨一科江苏徐州2217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骨折术后患者68例进行研究,治疗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经单双号随机分组为两组,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与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改善骨折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方面作用显著。

【关键词】心理护理;骨折术后;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260-02

近年来,骨折的发病概率伴随着交通及建筑行业的发展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1]。临床中多数骨折均受其类型的限制而需要开展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虽然可以获得有效的内固定效果,但是患者术后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不良情绪,对其身体康复及生活质量均存在不良影响。我院为部分骨折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获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详细报道如下文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骨折术后患者68例(2015年2月—2016年5月)选入至本次研究中,通过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4例患者。

对照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3例与11例;平均年龄为(47.23±3.35)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0例与14例;平均年龄为(47.06±3.27)岁。

以上两组骨折术后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患者开展常规护理,主要针对术后饮食、运动锻炼以及服用药物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向患者进行指导,遵医嘱为患者开展相应基础护理等。

观察组:为患者开展心理护理,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充分的理解,将心理干预落实至细节部位,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进而对不良情绪进行克服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上述两组骨折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骨折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情况进行评估,满分均为100分,50分为临界值,得分越高则不良情绪越严重。

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评估,分值均为0~100分,由患者进行评定,得分与护理满意度为正相关关系。

1.4统计学处理

上述两组骨折术后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均经过SPSS19.0版进行处理,两组骨折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均用(x-±s)表示,组间对比用t进行检验。用P<0.05,表示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明显,且统计学具有科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具体结果如表所示。

3.讨论

剧烈疼痛、暂时性丧失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是骨折较为常见的表现,由于患者在未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患病,且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较为浅显,因此极易诱发不良情绪出现[2]。若患者的不良情绪未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可对顺利开展手术及疾病的预后等产生严重影响[3]。我院提倡以患者为中心,为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即为护理人员在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心理学相关知识与技术等,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支持、帮助及关怀等,提升患者的信心,帮助患者对治疗的心态进行调节[4]。本次研究中的心理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由于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与外界的接触,可导致患者出现孤独感,进而诱发不遵医嘱及不配合治疗等情况。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情绪给予充分的尊重,积极主动的与患者交流,交流过程中应当保持温和、亲切的态度,对患者的诉求认真倾听,以此将患者与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升。

(2)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开展准确的评估,结合患者负性情绪严重的程度以及个体化的差异,为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开展手术前,将手术的目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向患者进行详细的介绍,同时向患者列举成功案例,以提升其手术治疗的信心[5];将积极性的话语贯穿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对其心理障碍进行解除,为其将对抗疾病的信心树立。

(3)手术前与手术过程中正确的摆放患者的体位,将不适感减轻;对患者搬动的过程中应对其患肢给予固定,避免因疼痛症状加剧对患者的心理情绪产生影响;手术结束后遵医嘱及时、准确的为患者使用止痛药物,将疼痛及其对患者心理产生的不适感减轻。为耐受度较高且身体状况允许的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指导,同时将康复锻炼对患者身体恢复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与家属,并将锻炼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为患者进行宣教,使其可做好心理准备,进而将其依从性提升。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与护理满意度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异,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为骨折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其依从性及康复效果,对改善疾病预后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今后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秀华.心理护理对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影响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9):114-116.

[2]陈媛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心得[J].吉林医学,2013,34(27):5702-5702.

[3]陆娜.放松式心理护理方法对骨折伴高血压患者术前焦虑及血压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32):7296-7296.

[4]岳文莉.心理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焦虑情绪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3):490-492.

[5]任玉芳,余晓艳,崔伟,等.心理护理对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3):56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