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孔笑

南省马王堆医院湖南长沙410016

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新生儿黄疸患病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40例足月新生儿(孕母均患糖尿病,GDM组)资料进行分析,并取同期我院40例正常新生儿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胆红素水平和光照治疗情况。结果住院过程中,两组均于出生后3-5d出现黄疸峰值,GMC组40例婴儿出生后24h、72h,胆红素和峰值均较对照组40例新生儿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4例新生儿需接受光疗(10.0%),对照组无1例。结论科学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孕母,监测其血糖指标和胎儿黄疸水平,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黄疸;胆红素

临床上,将不足月婴儿黄疸,视为新生儿黄疸。黄疸,即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不正常,血中胆红素上升,而导致粘膜、皮肤或者巩膜黄疸等情况。约67%的足月儿在出生后3-5d可见黄疸症状,且严重性随个体情况的不同而变化。造成本病的诱因很多,药物、妊娠期糖尿病、病理分娩等等。我院通过对80例新生儿展开分组研究,旨在了解新生儿黄疸和孕母糖尿病两者间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抽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产科分娩,且合并糖尿病的50例孕妇进行研究。其中男婴27例,女婴23例,胎龄(37.4±2.8)周,设GDM组。入选标准:孕妇体重在90kg以上;妊娠期出现多尿、多食或者多饮现象;尿糖检验结果呈阳性,空腹血糖在5.7mmol/L以上(检测>2次)。另取同期我院40例分娩婴儿为对照,胎龄(37.5±2.7)周,母体血糖浓度(5.7±1.5)mmol/L;其中男女婴分别为30、20例。两组孕妇、婴儿在各项资料上,具有较强可比性(P>0.05)。

1.2方法分别对两组孕妇、新生儿进行常规检查。孕妇:主要通过血糖监测系统ADVANTAGE检测其进餐后2h的血糖水平;新生儿:于出生后第1d,采用JH120-1B经皮测黄疸仪监测新生儿的黄疸指数,测量位置为额头,4次/日,取其平均值为TcBl,统计合分析两组出生后24h、72h及峰值胆红素水平的检测结果。

1.3观察指标母体餐后2h血糖水平,新生儿24h、72h峰值和相应的胆红素水平。

1.4统计分析利用SPSS16.0软件包,处理本研究中出现的具体数据,t主要用来检验计量资料,X2则多用来检验计数资料,并通过(X±S)代表计量数据,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孕妇餐后2h血糖水平GMD组:孕妇餐后2h血糖浓度检测值为(13.0±2.5)mmom/L,对照组则为(5.8±1.5)mmom/L,有统计学差异(P<0.05,t=17.41)。

2.2两组各时段胆红素水平比较GMC组40例婴儿出生后24h、72h,胆红素和峰值均较对照组40例新生儿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

2.3光疗情况GDM组:4例新生儿需接受光疗(占10.0%)。光疗指征,主要以《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为参考,对照组未见1例光疗病例。

3讨论

新生儿黄疸,即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不正常,血中胆红素上升,而导致粘膜、皮肤或者巩膜黄疸等情况。新生儿黄疸,分成病理性、生理性两种,且前者较后者更严重。生理性黄疸,出现时间为新生儿出生2-3d,高峰期为4-6d,7-10d则逐渐消退,且新生儿无明显症状。病理性黄疸起病快,常见出生24h,且复发率高[1]。新生儿黄疸包含多种诱因,而妊娠期糖尿病是极为常见的一种。国外研究人员对妊娠期糖尿病,于新生儿黄疸两者间的相关性展开了深入研究,但国内却相对较少。经皮胆红素测定值(TCB),是临床监测黄疸的首要指标,它主要是通过对新生儿皮肤的黄染程度进行监测,获取血清胆红素水平。诸多研究现实,经皮胆红素所得测定值和血清胆红素水平两者间,存在明显正相关。通过及早控制母体的血糖指标,对新生儿黄疸疾病有重要的预防作用。

本研究中,通过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产科分娩,且合并糖尿病的50例孕妇资料,并以我院同期4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结果得出:出生后3-5d,两组新生儿的黄疸峰值均已出现,且GDM组黄疸峰值均数相对偏高;出生后24h、72h,GDM组新生儿的TCB值均较对照组更高;GDM入组病例中,有4例新生儿需接受光疗。上述证实,妊娠期糖尿病的存在,和新生儿黄疸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我们推测其影响机制为:①妊娠期妇女患糖尿病时,其高血糖通过胎盘直入胎儿体内,使其血糖、血胰岛素逐渐上升,加速机体耗氧,使胎儿宫内缺氧;髓外造血促进红细胞产生,形成红细胞增生症。出生后,婴儿体内很多红细胞均已遭到破坏,胆红素集聚增加,最终出现高胆红素血症[2]。②对胎儿的危害:先天畸形、胎死宫内、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早产以及肩难产等相关并发症,上述均可导致胆红素脑病。③婴儿肝脏发育不全,无法有效清除胆红素。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且存在很多干扰因素。受本研究条件限制,无法深入探讨新生儿红细胞增加和黄疸两者间的相关性,未来试验仍有待完善。

我国《新生儿黄疸干预方案》认为,对新生儿黄疸进行干预,应以胎龄、日龄以及出生体重所产生的动态曲线为标准。这表明,临床需对新生儿展开动态监测,才能对黄疸做出科学评估[3]。如通过分析出院前的高危因子,可推测出院后婴儿黄疸的严重性,通过提供有效的随访,避免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不管是对母亲还是胎儿,妊娠期糖尿病均有很大的影响,应将其列为新生儿黄疸的独立危险因子,并对各时段的婴儿进行黄疸指数监测。针对那些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应控制妊娠期孕妇的血糖值,出院后还必须随访监测黄疸指数,以防治新生儿黄疸情况。

参考文献:

[1]李红梅,郑军廷,贾承英,张青,崔艳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0(32)

[2]刘婉文,梁永锋,刘映志.胆红素与总胆汁酸联合测定在新生儿黄疸期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30)

[3]高伟.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项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