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1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林旭闽

——初中语文汉语言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索

林旭闽广西柳州市第八中学545000

摘要:没有文化,一个民族就没有灵魂,在中国,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的传承,语文就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把中国的文化更好地传授给了大家。在初中,语文的汉文化的语言阅读教学非常的重要,初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它影响着一代人,因此,本文就《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初中语文汉语言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索》阐述了初中语文汉语言阅读教学的意义与作用、在初中语文汉语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汉语言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汉语言阅读意义与作用问题途径

初中生学习语文阅读,就是在培养自己的素质,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汉语言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接下来就谈谈针对初中汉语言阅读有效性途径的几个方面,以便让初中生更好地学习汉语言,把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

一、初中语文汉语言阅读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初中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接下来,就谈谈这些具体的意义,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言阅读。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爱国的情怀,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汉语言的阅读培养,因为语文文化大部分讲述的是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发展过程,因此,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的发展是多么的艰辛,是多么的刻苦,学生应该更加的努力,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就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爱国的情怀,让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二、在初中语文汉语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以“教”代“读”。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老师仅仅让学生去粗略地阅读文章,然后就开始给学生讲解这个文章的意义,讲解这个文章的大概情况,老师并没有让学生去自己思考,自己去了解文章。老师这种以“教”代“读”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让学生对汉语言有多么大的理解,相反的,学生会对语文的学习失去兴趣,让学生不再喜欢汉语言。

2.课外阅读量少。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说的非常的对,读书多的人,就会有自己的理解,熟能生巧,学生读书多了,就会让自己的更多的精神投入到书中去。但是,现在的初中生们的学业非常的重,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更多书籍,课内的书都没有理解,也没有读得很熟,所以,课外的阅读量就非常的低了。

三、针对初中汉语言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应该要采取的措施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的能力。初中是一个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承上启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们会培养自己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汉语言阅读能力培养中,一定要更加地重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就会让学生不仅仅是粗略地阅读汉语言,而是精读,在精读课之后,就可以研读,培养自己学习汉语言的能力。当然,在这个时候,老师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地位,给学生更多的引导,不是一味地逼迫他们,而是循循善诱地教育初中生,让他们自己去研读,有自己的理解。

2.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在学生进行汉语言阅读的时候,由于个人的差异,也由于学生自己的爱好和对待汉语言的态度,经常地会有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阅读兴趣,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喜欢一样的书籍。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培养他们自己的特点,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让学生尽可能地进行更多的研究,就会让他们培养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素质。

3.培养学生充满情感地参与阅读。初中汉语言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培养,就是让学生都具有参与的兴趣,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汉语言的学习中去。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充满情感地参与阅读,让每一个学生都自觉地喜欢上汉语言阅读,对汉语言产生自己的兴趣。这个时候,学校要经常地举办一些活动,让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去,就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阅读的能力。

老师在课堂上的时候也一定要经常地提问学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对课堂上的汉语言产生兴趣,他们就会在课堂上更加地集中精力去学习。在初中汉语言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中,老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对汉语言产生兴趣的一个指导,当然了,学校要培养学生们的汉语言的阅读能力,就要经常地在学校中举办一些活动,让学生不断地进步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总之,学生之所以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还与老师和学校有分不开的原因,培养初中生的汉语言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心去提升学生们的能力。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汉语言的魅力,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

参考文献

[1]陈美娥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初中语文汉语言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J].华夏教师,2016,(7),32-33。

[2]邹一斌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综述[J].中国民族教育,2017,(4),37-39。

[3]戚光宇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文以化人——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J].语文知识,2015,(10),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