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堤防险情的成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水利工程堤防险情的成因分析

谭志国

乌苏市水利局833000

摘要:为保证水利大堤的安全,在汛期必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巡堤查险,及时发现险情,迅速分析险情发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对发生险情的大提进行抢护。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管理;险情;加强措施

引言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增加,政府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大。水利堤防工程是抵御洪水,确保农田灌溉的基础设施,对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本具备了防御中小洪水的能力。作为防洪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加强堤防管理对于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利工程堤防险情的成因分析

1.1管涌险情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进行堤坝护岸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土料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在施工中对于土料的选择和开采极为关键。上游天然铺盖等防渗设施遭到天然或人为因素的破坏。下游取土过近、过深,导致渗透坡降增大等。

1.2漏洞产生的原因分析

堤坝填筑质量差,造成局部土质不符合要求,从而形成渗流通道;沉陷不匀。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陷导致在堤防上生成贯穿性横向裂缝,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对于堤防的破坏行为较常见,树木被砍伐,土堤被霸占,甚至进行随意的开挖,严重影响到堤防的使用。

1.3崩岸险情形成的原因分析

水流冲刷深堤岸坡脚。在河流的弯道,主流逼近凹岸,深洪坚逼堤防。河堤在长期的水流侵袭、冲刷的作用下,堤防工程的地基逐步被冲洗,使得堤坝岸坡变得陡峭,堤坝上层的土体失稳而出现崩塌。

1.4形成漫溢险情的主要原因分析

在设计时,对波浪的计算成果与实际不符,波浪致使达到最高水位时漫顶;施工时堤防未达到设计高程,在渗流的作用下将使得堤坡的滑动力增加,堤坝的抗滑能力下降,最终使得堤坡由于失去平衡而出现滑坡险情。而背水面滑坡的主要原因是堤身渗水饱和、暴雨以及长期降雨、堤脚缺少支撑而造成滑坡。

2.堤防管涌的涵义和形成

管涌是堤防发生险情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堤防基础一般多为双层结构,上层是黏土或壤土弱透水层,下层为砂层或砾石层,即强透水层。如果堤基没有处理或防渗处理不彻底,留有渗水通道,当渗透水压力大于地基透水层和表层弱透水层允许压力时,不少砾石中的细沙颗粒在粗颗粒孔隙中发生移动,上层弱透水黏壤土层也被顶穿,沙粒和土粒带出地面以上,这种现象,称为管涌。如堤防基础为单层结构,即黏性土或壤土层,当渗透压力增大,使堤防背水堤脚附近局部土体表面隆起裂缝或大块土体移动,而随渗流水流失,这种现象称为流土。管涌、流土一般多发生在堤防背水坡坡脚附近的地面上。管涌多呈孔状出水口,冒出细沙或黏土粒。出水口孔径小的如蚁穴,大的可达几十厘米,少则出现一两个,多者出现孔群,冒沙处形成“沙环”,所以也称“翻沙鼓水”或“泡泉”。流土出现土块隆起、膨胀、断裂或浮动等现象,也称“牛皮胀”。但在实际抢险中没有区分,把这两者统称为管涌。随着江河水位上升,高水位持续时间的增长,特别是在上部弱透水层较薄处或被人为破坏,管涌险情就容易出现,涌水量和挟沙量相应增多,就有可能导致堤基形成渗水通道,造成堤身表面局部塌陷,如抢护不及时,严重者有决堤的危险,应引起高度重视,万勿掉以轻心。

3.堤防管涌的抢护原则及措施

当堤防出现管涌时,抢护的原则概括为“反滤导渗、控制涌水带沙,留有渗水出路”。堤防发生管涌时,其渗流的入渗点均在堤身临水面深水下的强透水露头或弱透水层较薄处,以及基础垂直防渗设施未封闭的地方。由于水深、渗入点分散,难以检查和封堵。一般在堤身的背水坡脚附近出现险情处,采用反滤导渗,控制涌水带沙,给渗水留下出路,这样既可使细沙、黏土粒不再随渗水流出地面,又可以降低渗透水压力,使险情得到稳定。

当堤防出现管涌处数较多,面积较大,并互相连成一片,渗水涌沙比较严重的地方,根据控制涌水带沙,留有渗水出路的抢护原则,多采用砂石反滤盖压,以稳定险情。在抢险前,尽可能地清理险区范围内的杂物。如管涌涌水带沙较严重的出口,铺设反滤有困难时,可先用块石或砖块抛填,以消杀涌水水势,然后按反滤要求,铺设粗砂、小石子和大石子各一层,厚度约20~30cm,最后盖压一层沙袋或块石,予以保护。

4.加强堤防管理确保水利工程安全

4.1加强堤防巡查,重视隐患探测与观测

汛期堤防险情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因此,不论大小险情,只要发现及时,抢护措施得当,便可将其消灭在早期,及时化险为夷。要做到这一点,巡堤查险则是防汛抢险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侦察“敌情”的工作,切不可掉以轻心,疏忽大意。巡堤查险工作要做到统一领导,分段负责。巡查人员要加强巡查,善于发现和正确识别各种险情。对一般险情要及时汇报,及时处理,重大险情应指定专人看守观察并立即上报,提出处理意见。巡堤查险范围:堤内堤外、堤上堤下、堤坡堤脚、涵闸泵站、沙石仓库都要查到。特别是对历史险工险段、堤内渍水土坑、洼地渊塘、排灌渠道、房屋建筑、菜园庄稼地等容易出险又容易被人忽视的地方,更要远查细查,防止漏查漏报,以致酿成重大险情。对分段接合部,相邻队组要越界(50-100米)巡查。巡堤查险方法:每组约5-7人成排前进,一人走堤外水边,乘波浪起落的时机,用脚察控破绽和防浪情况;一人走堤顶,查看堤顶和内外肩以下若干米的堤坡有无跌窝裂缝等;一人走背水堤腰,一人走堤内脚,一人走渍水边,注意浸漏、滑脱现象及草下暗漏。如果堤脚附近没有渍水,也要在离堤脚远处巡查,注意有无管涌险情。巡堤人员要不断交换情况,时分时合,迂回巡查,不留空白。

4.2设立专项维修和日常养护费用

在工程巡视、隐患探测、观测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同时,为了减少汛期风浪给堤坡、堤顶冲刷而引发的险情,必须没有防护段的堤段进行防护加固。在对堤顶进行防护时,可以采用修筑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或者使用防浪墙来抵御风浪。合理划分专项和日常项目。同时,把维修养护的重心转移到日常维护上来,才能更好地保证堤防管养的整体效果。

5.结束语

总之,堤防护岸作为防洪工程措施,在水利工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地确保堤防护岸施工质量,并以此为根据此对堤防进行科学地管理,能够有效加强堤防运行管理的效果,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金明.浅述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2).

[2]陈文波.《加强水库管理提高运行能力》[J].技术与市场,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