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高危因素及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早产高危因素及防治

吴桂花

吴桂花(无锡市老年病医院21400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早产相关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应防治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间妇产科所发生的早产病例137例的临床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选择同期足月分娩的正常病例137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两组间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相关性系数排行造成早产的高危因素依次为年龄(小于20或大于35岁)、妊高症、胎盘因素、生殖道感染、子宫发育不良、应急状态、产检次数偏少等。结论临床上如何准确识别早产的危险因素,有效进行早期预测及妊娠期的重点监护、干预成为了有效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的重要干预措施。对于临床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人群,孕期应进行有规律高频次的定期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尽量延长孕周以便争取时间使促胎儿成熟的药物作用,并尽量选择剖宫产,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关键词】早产儿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386-02

按照国际通用的定义,早产(prematuredelivery)是指以妊娠在28足周后至37足周前而中断妊娠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在这一孕期所娩出的新生儿被称为早产儿,早产儿往往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且出生重量较轻,一般新生儿体重小于2.5kg的早产儿死亡率可达约20.0%,且死亡率与出生孕期、体重成反比[2]。临床上宜尽量避免早产的发生,为探讨研究早产相关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应防治对策,本文选择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间妇产科所发生的早产病例137例的临床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妇产科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间所出生的137例早产儿病例作为研究组(来自于同期分娩的1317例分娩孕妇,早产占比为11.2%),其中男婴73例,女婴64例;孕妇年龄为19~43岁,平均年龄34.7±3.9岁;孕周为28~35周,平均孕周为31.4±3.7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为1500g~3000g,平均体重为2250g±198g。

选择同期足月分娩的正常病例137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间婴儿出生性别等一般特征相比无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具备临床可比性。

1.2高危因素分析

根据临床经验积累,孕妇存在如下因素与早产相关:回顾性分析两组间孕妇的临床资料,将两组在产妇年龄、生殖道感染、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子宫及宫颈发育不良、产检次数、应激状态、胎盘因素等方面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1.3早产防治分析

对于妇检出现早产指征的患者,均临床进行产科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基础疾病的治疗,密切观察孕妇及胎儿情况,并综合考虑后确定终止妊娠时间。对于存在指征可能提前终止妊娠的病例应在引产或剖官产前均给予地塞米松10mg行肌内注射,每12h一次共注射3d,同时综合给予地塞米松、能量合剂+氨基酸,维生素K进行静脉滴注。

1.4统计学处理

文中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5.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间在年龄产妇年龄、生殖道感染、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子宫及宫颈发育不良、产检次数、应激状态、胎盘因素等方面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显示,按照相关性系数排行造成早产的高危因素依次为年龄(小于20或大于35岁)、妊高症、胎盘因素、生殖道感染、子宫发育不良、应急状态、产检次数偏少等。具体对比如表1。

3.讨论

临床上的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的医学定义是指胎龄在28周~37周之间,出生体重小于2.5kg的活婴[3]。此类的患儿由于组织器官的发育以及器官生理功能发育均不够成熟健全,因此往往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致使病死率是正常足月儿的10倍以上,而且往往体重越轻、胎龄越小则病死率越高[4]。造成早产儿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围生期窒息、颅内出血、畸形。早产儿即使存活,亦多有神经智力发育缺陷。

近年来妇产科医师通过对早产高危人群的状况积累了一些早产危险因素的经验,但伴随着临床学科的发展以及辅助生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致使早产高危因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如何准确识别早产的危险因素,有效进行早期预测及妊娠期的重点监护、干预便成为了有效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的重要干预措施。对于临床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人群,孕期应进行有规律高频次的定期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尽量延长孕周以便争取时间使促胎儿成熟的药物作用,实现预防NRDS最终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的目的。而对于干预性早产的分娩方式,应选择剖宫产为宜。

参考文献

[1]赵素萍.干预性早产原因构成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0,08(19):77~78.

[2]闵鲲.影响早产的有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19):385~386.

[3]汤华玉,李蓉莹.早产儿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1,01(2):39~40.

[4]李莉.早产危险因素21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