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宫腔镜下切除术与传统术式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比较分析宫腔镜下切除术与传统术式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疗效

刘群芳

辰溪县中医医院湖南怀化419500

【摘要】目的:分析传统术式、宫腔镜下切除术在宫颈息肉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宫颈息肉患者114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术式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0%;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5.4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55%;两组数据比较,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即P<0.05。结论:在宫颈息肉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行宫腔镜下切除术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能降低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有利于优化患者的预后结局,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下切除术;传统术式;宫颈息肉;临床治疗效果

宫颈息肉属于妇科常见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并不具有典型性,但该病症的存在,将会增加患者罹患其它疾病的可能性,例如,性交后出血以及血性白带等,而且宫颈息肉的病灶对位患者的宫颈管,临床诊出的难度较大[1]。宫颈息肉临床治疗中,必须保证摘除彻底,才能避免患者罹患其他疾病,但传统术式并不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2]。基于此,本院对宫颈息肉患者行宫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具体实验内容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于2013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宫颈息肉患者114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介于28岁-51岁之间,平均为(33.5±2.9)岁;息肉数量介于1个-4个之间,平均为(2.8±0.9)个;息肉直径介于1cm-3cm之间,平均为(2.3±0.3)cm。治疗组患者的年龄介于30岁-53岁之间,平均为(34.1±2.6)岁;息肉数量介于2个-4个之间,平均为(3.1±0.6)个;息肉直径介于1cm-4cm之间,平均为(2.8±0.5)cm。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均经全面检查确诊,且不存在重大疾病恶性肿瘤、艾滋病以及妇科传染性疾病等情况。所有患者均在了解实验内容后,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组间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比较意义。

1.2治疗方法

患者治疗前两个月,禁止性生活,经后7d,对患者行心电图、凝血功能、血常规、TCT除外病变以及阴道分泌物检查,随后进行手术。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术式治疗;

治疗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切除术治疗:主要仪器为德国Storz宫腔镜、膨宫机。以5%的葡萄糖注射液对患者进行膨宫处理,压力介于13kPa-15kPa之间,流速介于150ml/min-200ml/min之间,电切功率设定在70w左右,电凝功率设定在40w左右。全面消毒患者病灶,促使患者子宫开口介于6.5号-7号之间,将检查镜置入患者的额宫腔中,然后向宫颈管口移动,对患者宫颈管病灶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例如,息肉数量、状态以及大小等。然后结合患者病情,适当扩充患者宫口,然后再次置入治疗镜,对患者的病灶情况进行再次确认;最后,通过肉眼观察,以患者宫颈外口缘为着点,通过单极电切环,以纵向法,对息肉进行彻底切除,切除部位包括病灶部位的浅肌层以及息肉蒂部,深度控制在3mm以内;对患者创面进行电凝止血,给予抗生素治疗,避免患者术后感染。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有效率判定标准:宫颈体积肥大,TCT检查呈阳性,为无效;临床症状宫颈体积肥大明显缩小,TCT检查呈阴性,为有效;宫颈体积恢复正常,TCT检查呈阴性,为治愈。

1.4统计学方法

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所涉及的数据,计数资料/n(%),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s),t检验,P<0.05,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5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5.44%,两组数据比较,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详情见表1:

注:P<0.05

3讨论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组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符合任丽霞[3]的研究结果。

宫腔镜作为新型微创手术,是现阶段我国妇科临床治疗中最具先进性的技术,具有不开腹、出血少、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不仅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不会严重干扰患者的卵巢功能。可以减少患者术后治疗的生理负担以及心理负担。宫颈息肉治疗的传统术式对已诊断性刮宫为主,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或是采取子宫内输卵管碘油造影技术,受碘油均匀度的局限,临床诊断过程中,极易出现误诊情况。而对患者行B超诊断,无法对2cm以下的病变情况进行准确反映[4]。而对患者行宫腔镜诊断,不仅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清晰体现,还能够为手术操作提供有效指导,避免给患者病灶周边组织造成损伤,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结局。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宫颈息肉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行宫腔镜下切除术治疗措施,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病灶周边组织的损伤以及周边器官的干扰,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还能减少患者病情复发以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对于患者的生命质量、生活质量实现进一步提升,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郄朝雍.宫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宫颈息肉的疗效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09(03):29-30.

[2]周世平.传统术式与宫腔镜下切除术式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20):32-33.

[3]任丽霞,宁艳,宁丽等.比较传统术式与宫腔镜下切除术式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产业,2013,06(34):104,106.

[4]王丹.与宫腔镜下切除术式治疗宫颈息肉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3,02(5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