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实用性尿路造影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多层螺旋CT实用性尿路造影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李新军

李新军

湖南省湘潭市湘钢医院放射科411101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实用性尿路造影技术的应用价值,为其推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70例来我院行多层螺旋CT实用性尿路造影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为泌尿系统病变组,其余12例为正常对照组,均采用美国GEBrigtspeedEdge8层螺旋CT采集图像并作后处理。结果:病变组输尿管结石40例、、肾盂肾盏结石8例、膀胱肿瘤4例、盆部肿瘤侵犯输尿管1例、先天性肾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输尿管囊肿1例、输尿管炎性狭窄2例均获得良好的图像效果,借此得到正确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实用性尿路造影技术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可进一步确定病变性质,操作简单,方法实用,无需特殊准备,其多种图像后处理效果可清晰显示病变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实用性尿路造影技术;应用;推广

随着螺旋CT技术的推广使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逐渐取代X线静脉尿路造影技术,其多期扫描优势和强大的图像处理技术使其成为尿路造影的首选方法[1]。但临床上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大多是实验性和科研性,技术复杂、操作繁琐、准备耗时较长,不利于大量临床开展。笔者经过多年研究和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简单、快速、精确、有效、适合临床大量开展的实用性CT尿路造影技术。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70例采用多层螺旋CT实用性尿路造影检查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70例来我院行多层螺旋CT实用性尿路造影检查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为泌尿系统病变组,男45例,女13例,年龄在20-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36±4.96)岁,输尿管结石40例、肾盂肾盏结石8例、膀胱肿瘤4例、盆部肿瘤侵犯输尿管1例、先天性肾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输尿管囊肿1例、输尿管炎性狭窄2例。其余12例为正常对照组,男8例,女4例,年龄在18-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9±5.07)岁。

1.2方法(1)扫描条件:采用美国GEBrightspeedEdge8层螺旋CT,120kV,300mA,采用螺旋扫描模式,球管旋转0.8s/圈;采用10mm层厚和10mm层间隔扫描,螺距1.375:1;延时期后重建采用2.5mm层厚层距标准重建。(2)扫描方法:患者检查前禁食2-4小时,无需清洁肠道;先行CT平扫再行增强扫描,增强时静脉团注对比剂,注射速度为2.5-3.0mL/s,注射对比剂后65s、以及延时15min后采集横断位图像,扫描范围从肾上极至耻骨联合。(3)图像后处理:扫描完后,选取延时期2.5mm薄层后处理图像进行MPR、3D、VR、CPR处理重建并存图到硬盘,然后发送至PACS系统用于分析、诊断。

1.3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结果

病变组输尿管结石40例显示输尿管不同部位的高密度影,输尿管不同程度扩张积水,轻中度积水者输尿管有对比剂充填并与结石影重叠见图1,中重度或急性梗阻者输尿管无对比剂下行填充,输尿管内呈水样密度,CPR曲面重建可显示输尿管和结石影重叠见图2;肾盂肾盏结石8例显示肾盂肾盏鹿角状、圆形或不规则散在高密度影与对比剂重叠,可出现积水扩张、显影延期或密度变淡见图3;膀胱肿瘤4例、盆部肿瘤侵犯输尿管1例,MPR、VR可见输尿管与原发肿瘤之间的位置关系。输尿管囊肿1例、输尿管炎性狭窄2例显示输尿管呈扩张状其内未见高密度影;先天性肾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显示双肾盂肾盏及双输尿管均有对比剂流入。正常对照组12例经多层螺旋CT实用性尿路造影检查,MPR、CPR均清晰显示肾盂、输尿管、膀胱的高密度对比剂充填,未见狭窄、梗阻、缺损,与临近结构对比明显,边界清晰,尿路造影见图4。

3讨论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与KUB、IVP相比,具有更高的显影率和更高的密度分辨率,其平扫和增强扫描提供了泌尿系脏器的横断面解剖信息和血供情况的显示,高密度分辨率可以使大部分病变和结石得到准确诊断[2],其延时扫描和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有效解决静脉尿路造影不显影问题,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强大的后处理技术,集MPR、VR、3D、CPR等图像处理技术于一体,可更加立体、多方位的显示病变部位与周围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便于观察肾脏的分泌和排泄功能,为泌尿系统病变的确诊和治疗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诊断资料[3-4]。图3所示通过曲面重组(CPR)显示梗阻扩张的输尿管,即使肾功能严重不良的也可通过后处理技术显示出梗阻的部位,从而得到准确的诊断。MPR、CPR主要是二维图像重组技术,可以得到无重叠的任意平面薄层图像,有利于病变内部结构显示和区分是否存在于腔内结石,3D、VR是三维后处理技术,能够实现多方位自由旋转,可全面展示受检部位的解剖结构和位置关系。

我院自2014年起制定了多层螺旋CT实用性尿路造影技术的标准化程序,并进行了大量的临床验证,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其主要对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做了以下改良:1.设计了统一标准的扫描程序和各种延时时间,常规只对泌尿系进行平扫、增强静脉期65s和延时期15min扫描(对肿瘤病人可加动脉期扫描),缩短了检查时间,每人次检查仅需十多分钟;2.简化了前期准备,一般不用清洁肠道,不需预约,禁食2—4小时即可,随到随检,方便了患者和临床;3.扫描均采用10mm厚层扫描,降低辐射剂量,需要薄层观察和延时期进行2.5mm薄层后重建,用后重建图像再进行MPR、3D、VR、CPR、MIP等图像处理重建并存图到硬盘,然后发送至PACS系统用于分析、诊断。由于简化了前期准备,减少了不必要扫描、降低了辐射剂量、规定了标准化程序,多层螺旋CT实用性尿路造影技术大大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了病人通过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本次研究中,泌尿系统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均采用多层螺旋CT实用性尿路造影技术,正常对照组的尿路造影图像显示满意,病变组各类病变影像和肾功能情况得到充分显示,解剖关系清楚,图像信息丰富全面、后处理图像精确、直观,临床上各类泌尿系疾病均能得到准确的诊断。

综上,经过改良的多层螺旋CT实用性尿路造影技术可精确地反映泌尿系畸形、肿瘤、结石等病变,提供其比邻关系,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尚斗,吴文国.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应用于输尿管囊肿诊断的临床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1):115-116.

[2]热孜万古丽?阿不力克木,李学雄.螺旋CT尿路成像在小儿泌尿系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J].新疆医学,2012,42(7):90-94.

[3]乔晓春,沈艳,刘金有,等.64排螺旋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7):28-29.

[4]沈剑辉,刘志鹏.64排螺旋CT尿路造影图像重建技术在输尿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2,09(1):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