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

陆学俊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委员会党校陆学俊

摘要:本文主要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内在统一性理论阐释、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和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力量源泉和最终落脚点,这几方面对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进行阐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统一一、前言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的重要指导思想。怎么样正确的理解科学发展观及其和谐社会的关系?

下文将就此问题进行阐述。

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是一个提纲挈领、内涵丰富的命题和判断。近一段时间以来,这一命题已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瞩目与探询。那么,应当如何理解这个命题和判断呢?1、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关于发展的哲学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总的看法、哲学思考和根本观点,它揭示了发展的内涵、实质、基础、途径、目标、方法、规律和图景,本质上是一种发展哲学,是关于发展的战略思考和哲学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则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发展应当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应当统筹兼顾这一部分人的发展与另一部分人的发展,这一区域的发展与另一区域的发展,当代人的发展与后代人的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就迫切需要把关于发展的认识提升到哲学的重要地位,从哲学思维的角度给予解读和解答。

2、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实践本性。

这大体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比如从比较注重GDP数字的增长到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从沿海开放到西部大开放、振兴东北、中部崛起;从一部分人先富到共同富裕;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表明科学发展观是在实践中形成,就是说发展观也是“发展”的。以为发展是一成不变,不能与时俱进的,显然是错误的。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关键是在实践中落实,是落实到实践中。

3、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整体联系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全面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三、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内在统一性理论阐释1、二者共同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发展这是由当前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我国当前最大的基本国情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尽管经过了20年的高速度、跨越式、非均衡的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和综合国力也稳步上升。但当前社会还存在/生产力水平总体上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性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科学发展观的实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始终如一高举发展这面大旗,在发展中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二者共同贯穿着同一主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人的发展是评价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尺度,社会发展要以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价值判断标准。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目标理想和一个实践过程,更离不开人这个因素。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前提和目的的统一。无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还是和谐社会根本目标都体现了人类从物化劳动向人化劳动的转变;都体现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倡导的人类理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以人为本思想正是这个伟大理想的现实体现,也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共同价值取向的现实体现。

四、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和指导思想1、科学发展观高扬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旗帜,奠定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政治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就是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和避免阶级对立,消除和避免根本性的社会冲突,实现社会和谐。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和治国理念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和理念,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在执政的过程中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就能够从根本上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为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奠定基础,从而为实现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奠定基础。

2、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发展是硬道理,突出了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从而也就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因为只有发展,才能使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才能够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够解决我国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与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3、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科学辩证法,指导我们在全面、协调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发展观,提出了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全面发展过程。还提出了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国外发展“五个统筹”的方针。

五、构建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力量源泉和最终落脚点首先,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实现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样的和谐社会中,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法治健全,公平和正义得到充分体现,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充分的协调和处理,各种机制运行有序,社会管理完善,人民安居乐业。这样的和谐社会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蓝图和理想,是实现“五个统筹”的力量源泉。社会和谐才能使科学发展观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

其次,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和最终实现目标。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和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中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结束语总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统一性,认真的贯彻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的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1]魏淑元.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3月,第2期,166-168.[2]李同果.从系统论的角度解读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4月,第4期,243-247.[3]张志蓬.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思考.哲学堂.2013年10月,第9期,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