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3

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游睿芳付双霜

[摘要]目的研究当前护理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四所高校护理专业的427的护理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379份有效问卷的分析,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大专和本科学生对信息素养能力有较大差距。结论我国高校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不够理想,信息素养的培养一定要整体入手,建立好合理的培养目标体系、完善的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和强大师资体系,和营造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环境让信息素养的教学有本可依。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

[关键词]护理专业信息素养现状因素分析

信息素养的概念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1]。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曾把信息素养简要定义为: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2]。

在信息化的今天,信息素养是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及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如果不具备信息素养,没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会在就业、终生学习和发展等各方面降低竞争力,缩小发展空间,同时失去许多发展机会[3]。本人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当前高等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较低,亟待培养与提高。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论文采用便利取样法,抽取南方医科大学、长沙医学院、川北医学院、井冈山大学护理学院全日制本科护理专业学生177名(本科组),南方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井冈山大学、赣南医学院护理学院全日制专科护理专业学生202名(大专组)进行调查。学生基本情况见表1。

表1本次调查护理专业学生基本情况(n=379)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问卷分为两部分:①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为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英语水平、日均上网时间、去图书馆的目的等。②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评估问卷,参考由郝家琪等[4]于2007年编制。该量表包括传统素养、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和网络素养4个维度29个条目,每条采用Liker4级评分法,“非常同意”4分、“同意”3分、“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1分表示,得分越高说明能力越好。量表效度0.80,Cranach′sα系数为0.90,重测信度为0.92,说明该量表有较高的信效度。

1.2.2资料收集方法被调查者以不记名的方式填写。共发放问卷427份,收回有效问卷379份(本科组177份,大专组202份),有效回收率为88.76%。

1.2.3统计学方法数据输入SPSS13.0软件,采用统计描述、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信息素养调查结果

2.1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平均得分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总平均分为(2.59±0.24),其中传统素养、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网络素养评分分别为(2.32±0.31)、(2.58±0.62)、(2.99±0.29)、(2.63±0.40)分。信息素养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最高和最低的条目,见表2。

表2信息素养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最高和最低的条目(n=379)

2.2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比较见表3。

表3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比较分,x±s

2.3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现状信息素养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能够解决与信息相关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它涵盖传统素养、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和网络素养四方面,而信息素养是这四种素养的核心[5]。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现在的条件下,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总体得分低于Jett等[6]、台湾学者郝家琪等[4]的研究结果,与内地黄艳[7]的研究结果相似。总体来看,不论是本科生还是大专生都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力。本研究结果低于郝家琪等[4]研究,其原因可能与内地高等院校信息素养的教学方式单一,教材陈旧,师资水平落后,信息素养大环境弱化等因素有关。各维度中,分别以“我会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来搜集资料”,“我会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学习”,“我会使用计算机系统(如Windows)中的基本操作(如选定、复制、删除、剪切等)”,“我会利用搜索引擎”(如:Google或百度)检索找到所需资料”等条目得分最高,可能与各高等护理院校广泛开展计算机课程教育有关。传统素养维度得分最低条目是“我能在报告本文及参考文献中,以APA格式正确写出参考资料”,可能的原因是护理专业学生查阅专业书籍、期刊文献较少,不熟悉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媒体素养和计算机素养维度中,得分最低的条目分别是“我能独立操作投影仪”,“我会操作计算机周边设备(如光碟机或打印机等)”,可能与护理专业学生较少接触多媒体设备有关。“当他人的计算机或档案开着,我会偷看他人的档案、信件或文件资料”是网络素养维度得分最低的条目,说明大多数护理专业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使用动机,自觉遵守信息法律,维护信息安全,尊重他人的信息产权、信息空间和个人私密,与周小磊等[8]调查结果相似。

2.4不同层次护生信息素养水平比较由表3可知,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整体水平高于大专学生。其中,除媒体素养外,本科组传统素养、计算机素养、网络素养3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大专组(平均P<0.01)。其原因除了本科生在入校时平均的综合能力可能优于大专生外,在一定程度上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的不同有关。传统素养中包含报告写作能力,“对于老师所指定的报告,需要提交的小论文或调查报告,我常常东凑西凑而缺乏整体连贯性”条目大专生得分高于本科学生,而“在撰写报告时,我能将所阅读的资料重新整理,并准确表达其内容”,大专生得分低于本科生,两者均说明本科生传统素养中报告写作能力,即运用信息方面的能力较强。本科组学生生计算机素养、网络素养高于大专组学生,说明本科学生具有相对较好的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以及电子期刊查询与高级搜索能力,具备良好的网络道德。

2.5大专层次护理学生迫切需要提升信息素养综合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大专组日均上网时间≥3h者占26.1%,高于本科组。王军[9]研究显示,大专学生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很少关注。调查中很多大专学生认为上网就是消遣,网络的功能就是网络游戏、聊天、下载音乐、看电影、收发邮件,大多学生都没有将网络真正应用于知识的获取、学习的提高,远程教育的层面上。与杨丽等[10]的研究一致。其次,就传统授课模式本身而言,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宰,学生们大多数情况下则处于被动灌输接收知识的位置。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没有表达出对信息的意识与需求,老师不够注重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因此,大专学生普遍信息素养能力不高。

3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的建设无论从软件——师资、课程设置,还是硬件——校园以及相应设施(如图书馆、获取信息的Internet网络等)上越来越独立,这点对于护理的专业化建设无疑是有利的,但是也必然带来弊端。如护理专业的学生生活空间较闭塞;旁听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并不便捷;应用校园网查阅文献和进行理论探讨的途径尚不畅通;图书馆内相关专业及其他书籍接触的范围和时间较少等一系列问题,这必然会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自身修养和专业发展产生制约。

3.1缺乏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氛围一个良好的培养机制和良好的氛围对与学生自主将强信息素养能力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高等教育的领导者只有意识到学生应具有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才能从硬件设施建设上适应时代的潮流,做出相应调整,加大投入,从整个教学和实践的层面上营造良好的氛围,是学生愿意学,有兴趣学的重要基础。

3.2教师队伍的的信息素养水平的制约教师的思维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组织、多媒体的应用等诸多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信息素养较低,所获取的信息不能跟随时代的步伐,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表率,也很难将最新的知识、技能、思维等传递给学生。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贯穿到每一门课的讲授和学习中。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分析、评价与教学有关的信息。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追踪本学科发展新趋势的能力。

3.3信息素养教育相关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文献检索和现代信息技术这两门课,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首先,应重视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11],加大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比重。其次,应该认识到网络信息素养的提高不仅仅是技术的掌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观念的形成,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式要贴近本专业,同时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与护理专业相结合。

3.4有相当一部分护理专业学生的的信息道德修养不高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活动中医务人员应自觉遵守的道德准则和信息法律法规。主要包括遵循信息生产加工者、传递者、及使用者之同的行为规范[12]。对如何应用期刊、医学文献知识等了解甚少,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网络资源来获取。而当今杜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使用不当,就有可能引来侵权行为。学校应该该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4讨论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高校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不够理想的现状,作为教育的主体,各高等院校的一定要加以重视,寻求更好的出路。信息素养的培养一定要整体入手,建立好合理的培养目标体系、完善的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和强大师资体系,和营造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环境让信息素养的教学有本可依。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

总之,面对信息时代的严峻挑战,高等院校必须将信息素养纳入各门课程学习的目标与评价体系中去,而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也必须把提高信息素养作为己任,培养信息素养能力刻不容缓!

注:

[1]张进良,张克敏,何高大.从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谈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3,8:72-74

[2]孙红梅.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9(4):74-76

[3]朱秀丽,黄美萍.护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思考[J].护理研究,2006,20(9):2337-2338

[4]郝家琪,许丽龄.护理系学生资讯素养能力之自评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之研究[J].实证护理,2008,4(2):107-117

[5]陈仲彦.资讯素养与图书馆利用教育[J].社科双月刊,1996(73):19-22.

[6]JettS,TerribleDS,GagnonJ,etal.Nursingstudents′perceptionsoftheirresourcestowandthedevelopmentofcompetenciesinnursinginformatics[J].NurseEducateToday,2010Mar31

[7]黄艳.护理本科生信息素质现状调查[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09:1-40

[8]周小磊,袁曦临.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状况调查与分析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2):84-88

[9]王军.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探析[J].情报探索,2009(2):15-17

[10]杨丽,王媛,王丹丹.护理本科生信息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8):58-59

[11]郭红霞,朱丹,张凤英.网络环境下护理本科生专业信息素质状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4,18(7A):1156-1157

[12]张慧湘.论现代医务人员的信息素养及作用[J].医疗保健器具,2007,(7):31-33

作者单位:游睿芳,井冈山大学护理学院,邮编:343009;

付双霜,广州南方医院,邮编:5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