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检测内容与检测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1
/ 2

建筑结构检测内容与检测方法分析

章泳明

浙江中岩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113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时,主体结构质量是影响整个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落实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工作。如何检测建筑主体结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实际经验,重点分析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内容、建筑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原则和注意事项,旨在为建筑主体结构研究“添砖加瓦”。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检测;方法

1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中的不足

1.1没有完善的政策和法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建筑行业也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方面制定了相关的政策,然而具体履行实施的单

位比较少,这从整体上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主要源于国家和地方等没有健全系统的法律法规对其实施约束,虽然有法律法规,但在社会科学技术更新发展下,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运用于建筑工程行业中,而针对新技术的标准要求也没有及时的出台,对于新技术的运用也没有清晰的规定,建筑工程方面的技术质量也无法完全保证,因而从整体上限制了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全面发展[1]。

1.2忽视质量监管工作的重点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城市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问题也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主要的方面。但由于相关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没有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因而在具体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没有对质量检测问题实施明确的规定,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测监管人员无法清晰的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再加上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的知识储备不足,因而在具体实施质量检测期间出现许多的检测误区。这不仅增加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工作量,而且对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面有很大的忽视,进而无法全面保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

1.3检测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结构检测人员是建筑材料检测的主体,检测人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材料检测的质量。部分检测机构的建筑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较低,在对建材检测试验中缺乏严谨的专业精神,对待检测工作很随意,使得检测结果与实际测试不符,这极大地影响了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质量。目前,在建筑行业中,因为检测人员素质水平等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比比皆是。为此,提高建筑材料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十分必要,面对建筑材料检测人员技能专业水平较低这现象,检测机构有必要定期开展建筑材料检测专业知识培训活动,设立学习奖惩制度,鼓励检测技术人员学习,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参与活动,在培训学习中熟练掌握各项检测专业知识。

2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内容

根据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相关规定、条例,检测建筑主体结构是主要会从以下内容着手:施工技术水平、建筑材料质量、建筑安全性等。如果建筑物处于在建状态,通过检测主体结构,可有效控制建设质量。实践表明,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为重点检测内容。如此,可达成事前控制风险和事后监督风险目标。如果建筑物处于已建成状态,通过检测主体结构,可排查工程建设安全隐患。实践表明,建筑安全和建筑功能为重点检测内容。最近几年,中国某些建筑功能在使用功能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较为常见的有商业建筑转成民用建筑和民用建筑转成商业建筑。正因如此,建筑改造工程不断增多。检测建筑主体结构质量后,可确定建筑能否进行改造。在开展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工作时,可将其具体划分为外观和尺寸、抗压强度、钢筋等方面的检测。

3建筑主体结构检测方法

3.1检测建筑主体结构外观和尺寸

检测建筑主体结构外观和尺寸主要是为了确定是否依照设计要求。实际操作中,采用目测、尺量方式来检测,通常涉及以下项目:截面尺寸、标高、轴线等。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重点检测混凝土,确定其外观和使用功能是否受到麻面、蜂窝等影响。进行检测时,一旦发现外观和尺寸与规范要求偏差过大,除进行再次测量外,还应记录瑕疵与误差。

3.2检测建筑主体结构抗压强度

就建筑安全性而言,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构件的抗压能力。检测过程中,可采用钻芯法和回弹法。所谓的钻芯法指的是检测时先用钻芯仪器取混凝土芯样,而后通过观察、检测判定其强度。此种检测方法有点精准,缺点是会损伤混凝土结构。因此,建筑主体结构检测中会适度采用钻芯法。某些建筑工程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裂缝,检测时,无需检测已成型的混凝土结构,可检测混凝土试块样本或回弹法检测。所谓的回弹法指的是检测时应用回弹仪器,仪器上的重锤接触到混凝土表面会弹击,依据回弹值和碳化深度来确定其抗压强度。如果回弹值越高,那么混凝土表面具备较高的硬度。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推算。

3.3检测建筑主体结构钢筋

钢筋作为混凝土构件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筋数量、捆绑方法和位置对混凝土构件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建筑规模较大的工程。一般来说,会合并检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在没有浇筑情况下,可采用眼观尺量方法检测钢筋,同时分析钢筋属性,例如:型号、直径、质量等。待构件施工结束后,可使用雷达监测仪和电磁感应器观察钢筋位置和钢筋形变。

3.4检测建筑主体结构砂浆砌筑质量

从吸水率角度来看,各种砌体材料存在差异。因此,建筑施工中,砌体材料不同,砂浆质量也不同。检测砌筑砂浆质量时,可采用多种方法:点荷法、贯入法、回弹法等。其中,点荷法类似于上述的钻芯法,应从砖墙中抽取砂浆片试样,并应采用试验机或专用仪器测试其点荷载值,然后换算为砂浆强度;贯入法,即采用相关设备,对探针撞击进行测定,根据贯入深度来判定建筑主体构件材料抗压能力。据统计结果显示,检测建筑主体结构时经常采用该种方法。

4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原则和注意事项

4.1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原则

常规检测方面的原则。质量检测人员进行常规检测时,建议以结构形式和材料类型为依据,分类抽查。第一级,对于不同类型的结构,将其划分为多种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等;第二级,对于不同类型构建,将其划分为三种构件,如:墙、柱和梁;第三级,对于不同类型材料,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划分。有异议构件检测方面的原则。建筑主体结构检测过程中,会遇到有异议的构件。确定检测样本容量时,应参考检测批容量。检测机构可联合现场责任单位,对检测样品进行合理抽取。从而最终得出检测报告。抽检方案的监督与审核由检测机构负责,方案不足之处修改也是由检测机构负责。

4.2建筑主体结构检测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①所有人员都应注意保护自身安全;②现场检测中,委托方、检验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必须参与;③不宜改变已经拟定的检验方案,即便更改,也不能违反标准、规范,且获得事务各方同意签字;④按照鉴定报告要论质量问题成因;⑤检测报告没有批准签发前,可进行合理更改。

5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强化使命、责任、管理意识,以提高质量检测成效。检测主体结构时,质量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应对检测方法加以科学制定,突出重点,注意必要事项,总结经验教训,灵活变通工作,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满足国家建设标准。

参考文献

[1]余稳松,郑俊升.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J].低碳世界,2017(3):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