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宫培艳陈翠杰孔祥茹郑玉霞李亮程彩虹

/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宫培艳陈翠杰孔祥茹郑玉霞李亮程彩虹

宫培艳陈翠杰孔祥茹郑玉霞李亮程彩虹

宫培艳陈翠杰孔祥茹郑玉霞李亮程彩虹(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163453)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321-02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慢支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患病率常与地区有关,北方高于南方,山区高于平原,农村高于城市。临床上以咳嗽、咳痰、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疾病晚期可并发COPD、慢性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吸衰竭等。

1.临床表现

1.1症状起病缓慢,病程长,一般在冬春寒冷季节发作或加重,夏季气候变暖时常可自行缓解,反复急性发作病情逐渐加重,终身不愈。

1.1.1慢性咳嗽、咳痰一般晨间起床时咳嗽、咳痰明显,白天较轻,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痰多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急性发作伴有细菌感染时,痰量增多,呈脓性。

1.1.2喘息部分患者伴有喘息,多在感染时发作或加重。

1.1.3气促伴有阻塞性肺气肿时,可有轻重程度不等的气促,开始为活动后气促,逐渐发展为严重时休息亦气促,生活不能自理。

1.2体征早期可无异常,部分患者可闻及散在的湿性啰音和(或)干性啰音。伴有阻塞性肺气肿时,有肺气肿的体征。

2.护理

2.1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告知病人少食多餐,不宜过饱,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有助于痰液稀释和排出。

2.2病情观察①注意本病急性发作时间及诱发因素。②密切观察病人咳嗽、咳痰、喘息症状,观察痰液性质、量、颜色、气味,注意痰中有无肉眼可见的异常物质等,了解痰液检查结果。③记录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正确留取痰标本并送检。④若出现咳痰不畅、呼吸困难加重等窒息先兆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迅速配合抢救。

2.3排痰护理主要是翻身、叩背、咳痰、吸痰、湿化气道。

2.3.1翻身、叩背:每1~2小时改变体位1次,便于痰液引流。必要时用手或“自动扣击器”在胸廓肺区处进行叩击。使痰液松动,利于咳出。此法尤其适用于长期卧床、久病体弱、排痰无力的病人。

2.3.2指导有效咳嗽、排痰:有助于气道远端分泌物排出。适用于神志清醒、能咳嗽的病人。

2.3.3机械吸痰:适用于无力咳出黏稠痰液、排痰困难或意识不清者。经病人口、鼻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处进行负压吸痰。在吸痰前、中、后适当提高吸入氧的浓度,以免因吸痰引起低氧血症。每次抽吸时间不超过15秒。

2.3.4湿化气道:是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的首要护理措施,湿化气道可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

2.3.4.1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1500ml以上。保持机体液体平衡是最有效的祛痰措施。

2.3.4.2注意维持合适的室内湿度,使痰液湿化,便于排出。

2.3.4.3雾化吸入:①超声雾化是利用超声波声能将液体震荡成气雾。②为避免雾化吸入时吸入氧浓度较低,目前临床常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器。氧驱动雾化吸入器是利用氧气作动力,产生射流效应,将液体冲击成气雾。使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器时氧气湿化瓶内不能装湿化液。③常用雾化吸入液体为蒸馏水、生理盐水、糜蛋白酶、抗生素等。糜蛋白酶有分解肽键作用,可使黏稠的痰液稀化,便于咳出,但要现配现用。

雾化吸入注意事项:①雾化量要适度,量过小达不到湿化目的,量过大可引起黏膜水肿、气道狭窄、阻力增加,诱发支气管痉挛或窒息。②雾化温度应控制在35~37℃,温度过高会引起气道灼伤,温度过低可诱发哮喘。③应在湿化痰液同时,给予翻身、拍背,鼓励或协助病人排痰,必要时使用吸引器吸痰,防止窒息。④每次雾化时间不宜过久,一般不超过20分钟。⑤治疗完毕,消毒用物,防止交叉感染。

2.3.4.4蒸汽吸入:加热湿化剂,形成蒸汽,供病人吸入。此法雾滴较大,不宜达到深部气道。

2.3.4.5气管内滴入:可将糜蛋白酶、生理盐水、抗生素混合溶液从气管切开处或环甲膜处保留的塑料细管内间歇向气管内滴入。滴液体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2.3.5心理护理本病为慢性疾病,病人心理负担较重,容易产生急躁、悲观等不良心理问题。所以,对待病人要热情、耐心,要理解、同情病人及家属。告知病人本病是一个长期过程,引导病人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

3.讨论

向病人介绍本病基本知识,使其主动避免诱因,如戒烟,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改善环境卫生,加强劳动保护,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能进行自我检测:发现咳嗽、咳痰、喘息加重等异常情况,能及时就诊。指导病人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锻炼,提高机体耐寒能力,增强免疫能力,运动强度以不感到疲劳为度,避免劳累。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指导病人遵医嘱合理用药,不能随意停减、增加药物。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临床缓解期不必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进展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施焕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

[2]何权瀛.我国25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工作的回顾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2):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