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基层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培养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3

论新时期基层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培养途径

裴淑琴

裴淑琴

(青海省海北州图书馆,青海海北812200)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2-0314-02

摘要:图书馆是知识、信息的汇集之所,更是精神、文化的传播之地,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它在促进个体的心智发展和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图书馆馆员是人类知识的收藏者、管理者和传播者,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是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事业要全面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现代化图书管理人才。特别是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普及应用,传统图书馆正朝着自动化、信息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要求图书馆馆员从图书保管员的角色转变为知识导航员和信息服务员,要求解决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因此,要胜任新时期图书馆工作,图书馆馆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敏锐的信息意识和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更要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图书馆;馆员;基本素质;培养途径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站得高一些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综观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发现他们都是利用图书馆勤奋学习的光辉典范。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善于充分利用图书馆中宝贵的文献,广泛汲取人类知识和智慧的结晶。无数人才的成长发展,都离不开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离不开研读书籍资料,离不开图书馆的帮助。可见,图书馆是知识、信息的汇集之所,更是精神、文化的传播之地,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它在促进个体的心智发展和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图书馆馆员是人类知识的收藏者、管理者和传播者,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是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馆员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文化素质和敬业精神等基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水平,影响着人们整体素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图书馆要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等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要把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建设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事业要全面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现代化图书管理人才。特别是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普及应用,传统图书馆正朝着自动化、信息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要求图书馆馆员从图书保管员的角色转变为知识导航员和信息服务员,解决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因此,要胜任新时期图书馆工作,图书馆馆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敏锐的信息意识和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更要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本人从事图书馆工作多年,对此感受极深,图书馆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其中人员素质问题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本文就基层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素质以及如何提高综合素质进行试述。

一、图书馆馆员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一是应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扎实的理论知识,较高的理论研究能力和服务水平。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图书馆馆员向读者进行思想、道德、纪律和爱国主义的思想宣传教育,帮助读者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首先应该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明确的政治方向、清醒的政治头脑、扎实的理论知识等,应坚决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做到对社会主义抱有坚定必胜的决心,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服从党组织的领导,把图书工作的政治要求融合于各项业务之中,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掌握基本观点,领会精神实质,坚持学以致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是应热爱图书馆事业,工作认真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图书馆内的资料是对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记录,是知识的宝库。没有图书馆里的各种资料辅助,没有馆员对图书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传递,就没有大批科学家的出现,就不会有大量的科学技术成果流传于世。当然,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对过去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图书馆馆员应深刻理解图书馆的工作意义,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和在现代化建设及其人才培养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努力培养自己对本职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心。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忠于职守,有主人翁的精神,献身于本职工作。应爱岗敬业,增强“惟读者至上”的服务意识,明确认识读者是构成图书馆社会活动的主体,把读者放在服务首位,服务态度应和蔼、周到、主动、热情。应经常把自己置于帮助解决读者不同需要的桥梁位置上,做读者的良师益友,甘当配角,甘为“人梯”,主动积极、勤勤恳恳、想方设法去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一切从读者需要出发,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帮读者之所需,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

三是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周到的服务态度、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的核心,图书馆员应热爱本职工作,对读者热情周到。满足读者的要求是图书馆馆员的天职,馆员应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应有一个文明的服务态度,热情待人、礼貌待人,这是使读者受益、获得读者信任的重要条件之一。馆员与读者打交道时,做到语言美、说话和气、谈吐文雅,才能使读者感到亲切,产生信任,乐于“光顾”图书馆,馆员应把读者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一切为读者着想,热忱为读者服务,读者入馆后有一个清新、雅致、安静、整洁、舒适、畅快的阅读环境,才能喜爱和向往图书馆。图书馆的工作从采购、分类编目、登录上架到阅览、借还等等是一项系统工程,图书工作人员应有集体意识,团结合作、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各尽其职,做好所在部门的工作,这样才能搞好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二)业务素质。

一为较高的文化素质。图书馆收藏着众多古今中外图书报刊,并各有不同的文字、载体、版本和内容,浩如烟海,如果没有广博的文化素质,馆员工作起来一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图书馆社会文献的整序工作是具有独特的科学性,购置、收集的图书文献杂乱无章,处于无序状态,经过馆员的整序工作,图书文献可变成井然有序、联系紧密的文献整体系统。为此,馆员应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必须向“博学家”的方向发展,博览群书,有了渊博的知识才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为熟练的业务技能。应精通本质业务,熟练地掌握图书情报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用科学方法把搜集到的文献分类、编目、整理的有条不紊,然后提供给读者。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资料越来越繁杂,管理手段和管理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计算机管理已进入图书馆工作,需要馆员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和应用。

三为掌握新知识新方法。馆员应不断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现有的业务素质基础上,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新知识,探索新方法,孜孜以求,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努力增强本职工作的基本技能,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文献信息服务类产品,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做到优质服务,在开发人类智力资源的工作中发挥作用。

(三)现代科技素质。

一是应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悉馆藏资源。图书馆馆员应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既能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又能对图书文献进行整序的能力。对于在流通、阅览部门工作的馆员来说,应懂得图书分类法,掌握文献借阅服务的工作内容、工作规律,了解馆藏、熟悉馆藏。作为称之“活地图”的书库资料室工作人员来说,应更好地做好“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工作。

二是应有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现代技术的大量深入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深刻变化,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标志之一是工作人员能否为读者提供全、新、快、准的信息服务,因此图书馆馆员应根据读者的需求,及时通过网络系统,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并把分散的信息组合整理,产生出新的信息,提供给读者。随着文献信息业的发展,文献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图书馆馆员应尽快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全面掌握计算机操作、维护及软件研制、开发等方面的知识,使计算机成为文献信息管理中的重要工具。

三是应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较强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图书馆馆员直接面向读者,与读者打交道时,语言口头表达准确、逻辑性强,读者才能较好地领会你的意思。图书馆馆员以服务为宗旨,接触各类型读者,在服务中,应做到耐心、细致,妥善处理读者与馆员的关系,协调好同事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读者进入图书馆的目的是获得知识,求助于帮助的,但不同的读者其需求不同,乃至其心理活动也不同,作为图书资料工作者应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机智的反应能力,应该主动热情地根据读者的不同心理和要求积极地为读者服务,这样才能使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二、提高基层图书馆员素质的途径

(一)加强教育,提高思想素质。

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经常性的组织馆员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图书馆员的政治理论素养。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教育馆员要认真履行《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中制定的社会职责,在读者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职业道德。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开展图书馆工作的前提,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搞好图书馆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提高读者的思想品质。

(二)参加培训学习,做好继续教育工作。

目前,基层图书馆员大多数是从其他岗位改行来的,缺少图书馆业务基本知识和技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应做好继续教育工作,对馆员应根据不同业务素质进行不同的岗位培训,使馆员的知识不断拓宽和更新。

1.全员普及培训。对全体职工的培训学习,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是走出去。让全体馆员走出馆门,轮流参加省图书馆每年举办的业务培训班,系统的进行图书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二是请进来。邀请有关专家和学者来基层图书馆,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图书管理知识和现代设备管理的讲座,在培训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要学习计算机管理和网络管理的技能,尽快地适应图书馆现代设备的管理工作。

2.岗位专项培训。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根据各项工作轻重缓急及每个人的知识层次、岗位要求来确定培养目标进行岗位培训,使馆员有针对性地补充、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3.专业人才培训。对于一些多年从事图书馆工作,基础好、素质高、接受新技术能力强的馆员开展一些启发式培训,培养他们不断学习图书馆的新理论、新知识,学习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多参加学术活动,如参加每年省内外图书馆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专题座谈会等,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他们及时掌握事业发展动向,使他们逐步成为合格的系统馆员、知识导航员、知识咨询员,成为高素质的复合性人才。

综上所述,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以及现代科技素质,才能胜任和适应新时期图书馆工作。馆员素质提高了,图书馆的能动作用才能发挥的更好,也才能在图书管理工作中争创一流成绩,推进图书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