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AP在物流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0-20
/ 1

OLAP在物流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孔卓

孔卓(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学院)

摘要:本文将OLAP(联机分析处理)技术用于物流企业业务预测当中,并针对物流企业信息滞后的问题,提出应用该技术的解决方案,为物流企业决策服务。

关键词:OLAP物流决策

0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OLAP(联机分析处理)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并且众多OLAP工具产品已经走向市场。现在有些大型物流公司正在纷纷积极参与数据仓库和OLAP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在公司内建立数据仓库,并且利用OLAP以及其他工具进行决策支持。

1OLAP技术简介

OLAP是一种软件技术,是支持信息管理和业务管理人员决策活动的一种决策分析工具。它可以根据分析人员的要求,迅速、灵活地对大量数据进行复杂的查询处理,并且以直观的、容易理解的形式将查询结果提供给各种决策人员,使他们迅速、准确地掌握企业的运营情况,了解市场需求。

2物流企业存在问题及使用OLAP决策的优势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决策层的决策是一个公司生存乃至未来发展的一个核心部分,所以,改善企业内部分决策系统,建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和信息化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对于物流企业来说,物流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全部业务从受理、计划、实施到结算、查询全部基于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来实时完成。并且支持跨地区的分布式经营和集中管理。对于现有的决策系统,只能从当前的部分操作数据中获取有用的部分,缺乏历史性和全面性。

联机分析处理正是一种针对综合且面向分析环境而提出的软件技术,其通过对原始数据转换而来的信息进行多种观察角度、快速、一致和交互性地存取,以获得用于深入理解和分析的有用信息。基于OLAP技术的决策系统能帮助物流企业随着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企业的运作方针,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对流程进行重构,有效地降低货物库存时间、加速货物的运转和管理,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物流企业赢得客户、时间及利润。联机分析处理已经应用在烟草公司决策支持系统、银行的贷款风险与利润增长预测等当中,且取得了较好的数据分析处理结果。

3OLAP在物流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物流企业的决策者需要分析某一阶段内物流订货作业与发货作业量,以便调整库存量来控制成本,减少下阶段的资金占用,即可利用OLAP技术对物流数据仓库进行分析。在数据提取中,完成数据清理转化,必要时要对缺损的数据加以补充,提供给决策人员相关信息。决策人员也可改变分析、决策的主题进行查询,如需查询不同地理位置的分销商对该物品的经销情况或供应链上各地销售商对该物品的售后数据,则能从当前主题转到下一主题进行数据提取分析。物流信息的动态产生过程决定了物流决策过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基于OLAP技术的数据仓库的应用,能够满足数据的优化处理,便于迅速提供决策支持。

3.1OLAP技术支持智能决策在数据仓库应用中,OLAP技术是前端展现工具,它可以与数据挖掘工具、知识发现技术和专家系统配合使用,增强决策分析功能。利用OLAP技术可实现数据仓库前端应用与后端智能分析判断的结合,使决策分析具有人为目标导向性和智能优化信息的特点,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3.2OLAP实施方案由于OLTP技术比较成熟,物流系统积淀了大量的数据,在原有的OLTP基础上构造OLAP应用,便于分析销售情况。OLTP数据库是基层数据库。将数据通过DTS以及专用程序进行筛选并处理,加载到创建的OLAP数据库中。微软的OLAPServer是一个经过特殊设计,用于支持和管理多维数据结构的高性能、多客户的数据处理引擎。维数据结构是将原始数据按维进行整理后所得的结果,该结构中的数据项的搜索需由定义该项的维成员来完成。客户端软件,通过OLAP服务器提供的统一的搜寻接口灵活地搜寻多维数据,也可以调用某些数据接口直接从数据库获取数据,通过一些软件(如VB)对Cube进行搜寻,采用OLAP技术,综合各种灵活的、界面友好的显示技术,最终将结果以多维的形式显示给客户。

4结束语

OLAP技术专门设计用来支持复杂的分析操作,是基于数据仓库重要的多维分析工具。它的目标是满足决策支持或多维环境特定的查询和报表需求,它的技术核心是多维分析。OLAP技术具有灵活的分析功能、直观的数据操作和分析结果可视化表示等突出优点,使用户对基于大量复杂数据的分析变得轻松而高效,以利于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为物流企业的决策支持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林杰斌,刘明德,陈湘.数据挖掘与OLAP理论与务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李捷.技术在银行信贷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计算机时代.2002.8.26-30.

[3]闫光辉.DW及OLAP在现代企业MIS中的应用研究[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2.21(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