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观察华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观察华芳

华芳

华芳(无锡市锡山区鹅湖人民医院214116)

【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64例进行分析,按照麻醉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快,麻醉维持时间长,效果显著。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178-01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龄患者在机体器官功能和系统功能方面明显衰退,免疫力和应激力明显降低,而且在下肢手术中,患者的心肺功能较差,轻微的刺激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严重者会导致患者截肢,因而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麻醉要求高,难度大[1]。为了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64例,ASAⅠ-Ⅲ级,按照麻醉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在68-9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9±5.4)岁,膝关节置换术1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4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在67-9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8±5.0)岁,膝关节置换术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两组手术前注射阿托品,开放静脉通路,常规吸氧。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选取L3-4椎间隙进行穿刺,注射2%的利多卡因3ml,并根据实际情况追加。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选取L3-4椎间隙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将腰麻针刺入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回流后缓慢注入2%的利多卡因3ml,退出腰麻针,10-15min后观察腰麻平面,如果不足酌情追加麻醉药量。观察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

和阻滞完全时间上的比较

3讨论

下肢手术一般比较复杂、疼痛症状较为明显,而高龄患者通常伴有免疫力和身体机能下降等情况,因而高龄患者下肢手术对麻醉手术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情况下,对于下肢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是安全有效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硬膜外腔狭窄,椎间孔闭塞,会使麻醉药物扩散而导致阻滞范围过大,再加上神经根粗大和脂肪的影响,常导致麻醉失败[2]。而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1)其麻醉能够局限在患肢,操作简单,符合手术要求;(2)麻醉起效时间快,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神经干周围,减少心血管意外的发生,而且对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小,能够控制麻醉平面;(3)药物可以缓慢输注,不容易发生外渗,也不容易伤到患者的脊神经根。

通过本研究发现,腰-硬联合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明显少于硬膜外麻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时间快,麻醉效果显著。相关研究表明,腰-硬联合麻醉能够避免全身麻醉导致的过度抑制,能够有效改善内分泌代谢的应激反应,而且麻醉维持时间长,容易调控麻醉平面,从而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恢复,提高手术质量[3]。

总之,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快,麻醉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志宏.连续腰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565-566.

[2]冯景生.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3,1(4):224-225.

[3]古永焕.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