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3

心理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的应用

卢长江

卢长江

(广西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广西南宁530011)

【摘要】手足口病(HFMD)的发病年龄多为1~5岁,该年龄段患儿的病情发展快,治疗的依从性较差;而且患者家长通常难以承受孩子突如其来的病情变化,心情复杂,为临床治疗与护理带来很大挑战。本文中将以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为研究内容,分别从疾病特点、患儿护理、家长健康教育等方面探讨心理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希望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心理护理;手足口病;家长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278-02

手足口病是一种全球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地域性明显的,我国就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区之一,幼儿园等小儿聚集场所是该病的高发区域。手足口病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以及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等为主,其也因此而得名[1]。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较多,传染性较强,短期内容易流行性发作,绝大多数患儿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后预后良好,但是部分患儿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精神系统症状或心、肺等脏器功能损害,严重时会威胁患儿生命[2]。由于发病突然,病情迁延难愈,家长在诊疗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而且患儿也会出现恐惧、不安等,不利于治疗与护理的顺利进行,影响治疗效果[3]。因此,在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加强针对患儿与家长的心理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预后。

1.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手足口病属于肠道病毒传染病,目前确定的能够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约有20多种,其中CoxA16型和EV71型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致病菌[4]。手足口病多见于1~5岁小儿,3岁以下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好发于夏季和秋季,传播途径较为丰富,通过空气、飞沫、粪口以及接触等均能传播,目前尚无针对此病的疫苗[5],但及时确诊并给予相应治疗后1周左右可自行痊愈,但是部分患儿因病情危重需隔离治疗,由于对周围环境缺少安全感,经常哭闹,导致治疗无法顺利进行,而且患儿家长在病房外焦急等待,情绪波动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医疗纠纷的风险。因此,在护理中需要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6]。

2.患儿心理护理

2.1营造安全感

患儿无法适应病情的变化,而且在入院后对医院的环境陌生,因此会缺少安全感,经常表现为哭闹不安,当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治疗或护理时不予配合,过于依赖家长,不愿与家长分离。因此在护理患儿时要热情、和蔼,仪表整洁,加多与患儿的沟通交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叫患儿的名字,增加患儿的安全感[7]。

2.2消除恐惧感

患儿在入院后要接受相应的侵袭性诊查,确诊后又要进行及各种注射等,易导致患儿出现恐惧感,表现为哭闹不安;针对此种情况,在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要注意安抚患儿,通过抚摸、拥抱等方式取得患儿的信任,同时鼓励患儿玩玩具、听儿歌等[8],缓解恐惧,减少哭闹;另外,在进行检查与注射时尽量一次成功,避免对患儿造成二次损伤。

2.3隔离治疗心理护理

对于病情严重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需要及时安排隔离治疗,治疗通常在重症监护病房中进行,会暂时将患儿与家长分离;失去了家长的陪伴患儿会产生恐惧、烦躁的心理,会对治疗与护理有所抵触。在护理中要注意多用鼓励性语言,如:“乖乖听话,等病好了阿姨带你去找妈妈,好不好?”、“好孩子,等打完针就让妈妈带你回家!”等,稳定患儿情绪,取得配合,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9]。

2.4亲情护理

由于患儿普遍年龄较小,在住院期间会产生恐惧、紧张等情绪,不利于护理的顺利进行,因此要多用亲切、和蔼的语言与其沟通,像姐姐或教师一样,缓解患儿的不安。

黄秀丽等[10]通过对34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中发现,通过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感的护理、紧张烦躁护理、恐惧感护理等措施,有助于手足口病患儿的康复。梁剑玲等[11]在对8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研究中,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与成功率无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患儿家长护理

3.1心理特点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在就诊过程中经常表现为易怒、烦躁、悲观等,尤其是在患儿病情恶化或被隔离治疗后,其情绪会出现巨大变化,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担心孩子的疾病无法治愈,甚至会上升为谩骂、殴打医务人员等行为,极不利于治疗与护理的开展。

3.2护理对策

3.2.1增加信任度:经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的患儿家长会对治疗方案有所怀疑,不信任医护人员的技术,导致不配合治疗,并会质问医护人员;面对此类家长我们要耐心对待,倾听其提问的内容,并用易于理解的语言从专业的角度给予解答,以解除其疑虑;同时,要理解家长的心情,告知其我们会尽力治疗孩子的疾病,分析病情的变化情况,讲解治疗的目的与进展,以增加家长的信任度[12]。

3.2.2健康教育:通过宣传册、视频、图书、讲座等形式向患儿家长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因、传播途径、治疗方法、预后以及预防措施等,增加其对疾病的了解,同时指导家长学习如何防止疾病的再次发生。

3.2.3调整心态:在护理中要注意发现家长的真正需求,对于急躁、易怒的家长要真诚相待,耐心劝导,尤其是对于病情复发的家长要指导其正确面对,寻找合适的途径发泄情绪,避免冲动,影响患儿的治疗[13]。

3.2.4出院指导:出院前,要再次对患儿进行全面检查,确定患儿病情符合出院标准后完全好转后方可离院;出院前同时指导家长掌握基本的消毒隔离方法,在家中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进行彻底消毒,避免疾病复发。另外,患儿出院后要在家中观察2~3周后才能回到幼儿园,避免引起大规模爆发性流行交叉感染。同时为家长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与医患联系卡,便于出院后及时反馈患儿的恢复情况;定期对患儿家长进行电话随访,解答其疑虑并询问患儿的病情;从而提高家长对医院的信任,改善医患关系。

梁琪[14]在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分析中,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94例手足口病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经相应心理护理后,观察组的患儿家长的SCL-9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徐武秀等[15]针对60例二次复发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二次复发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的HAMA、HAMD、SAS、SDS评分均高于健康儿童家属,而且观察组患儿家长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附加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说明不良情绪在手足口病患儿家长中普遍存在,在临床护理中需要给予充分重视。

4.体会

今后的工作中,在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疾病的同时,还要适当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为患儿与其家长提供心理支持,最大限度地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从而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彭莉,陈淑珍,周蓓等.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621-622.

[2]DaviaJL,BelPH,NinetVZ,etal.OnychomadesisoutbreakinValencia,Spainassociatedwithhand,foot,andmouthdiseasecausedbyenteroviruses[J].PediatrDermatol,2011,28(1):1-5.

[3]胡雪元,叶玲.634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8):60.

[4]许谌,杨文环.310例儿童家长及幼儿园教师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及行为调查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244-1246.

[5]MirandA,SchuffeneckerI,HenguellC,etal.Phylogeneticevidenceforarecentspreadoftwopopulationsofhumanenterovirus71inEuropeancountries[J].JGenVirol,2010,91(Pt9):2263-2277.

[6]胡霞,周春霞,宋健枫等.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及干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4):4159-4160.

[7]赵巧云,高晓翠.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相关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的意义[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0):1536-1538.

[8]朱霞云,赵执莹,马朝霞.干预预防一揽子法在科学预防手足口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0):1433-1434.

[9]PuenpaJ,TheamboonlersA,KorkongS,etal.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andcompletegenomeanalysisofhumanenterovirus71andcoxsackievirusA16fromchildrenwithhand,footandmouthdiseaseinThailandduring2008-2011[J].ArchVirol,2011,156(11):2007-2013.

[10]黄秀丽,洪柿,吕黎松.手足口病患儿及家属心理支持的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2):2842-2843.

[11]梁剑玲,司徒美华.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治疗效果的影响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4):207-208.

[12]张玉珍.心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心理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2):121-122.

[13]常昭瑞,张静,孙军玲等.中国2008-2009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7):676-680.

[14]梁琪.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4B):70-71.

[15]徐武秀,郭君怡,徐武敏等.二次复发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2(7):35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