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和常见不良反应

/ 3

新型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和常见不良反应

薛莲

薛莲(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215501)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慢性症。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第2大致残性疾病[1]。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近20年来,随着抑郁症病因学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2]。近几年来,抗抑郁药的用量逐年递增,新型抗抑郁药因其疗效好、抗胆碱能及心血管等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等特点,已开始在全球市场占据统治地位。2001年美国最畅销药的前10位就包括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3]。

虽然新型抗抑郁药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除用于抑郁症之外,还可治疗社交恐惧症、强迫症、广泛焦虑症、惊恐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热潮红症等,并逐步成为治疗抑郁症及相关疾病的一线药物,但是,随着各种抗抑郁药物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却不容我们忽视。药物的不良反应影响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甚至可能造成一些不可逆的伤害。本文就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的几类代表药物使用现状和其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做一概述。

1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

抑郁症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普遍接受的是单胺学说。依据单胺学说,抑郁症是由于特定脑区5-羟色胺(5-HT)或去甲肾上腺素(NA)功能减弱所致。因此,目前的抗抑郁药都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设计的,通过抑制5-HT或NA的再摄取,或抑制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减少脑内5-HT与NA的氧化脱氨降解,从而使脑内受体部位上的5-HT或NA含量增高,促进突触传递而发挥抗抑郁活性。但是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Gittos[2]提出一新的假设,他认为抗抑郁药是通过阻断神经元K+通道,继而抑制色氨酸羟化酶的活化(该酶活化可使5-HT浓度升高)而发挥作用,并认为抗抑郁药引起NE或5-HT增多不过是导致治疗作用延迟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新型抗抑郁药的抗抑郁症中的应用和常见不良反应

2.1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

目前常用于临床的SSRI有6种,分别为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这类药物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回收,对去甲肾上腺素(NE)影响很小,几乎不影响多巴胺(DA)的在收。其中的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有轻度的抗胆碱能作用,较其他抗抑郁药,耐受性较好,避免了体位性低血压和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但价格较昂贵。而西酞普兰对受体亲和力最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3]。

2.1.1氟西汀氟西汀一般1d只需早上口服20mg即可,必要时可加至40mg/d。药效与三环类抗抑郁药(TCA)相似,但其抗胆碱作用和心血管方面不良反应均比TCA小[4],服用氟西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腹泻、呕吐、睡眠障碍、尿潴留、生殖紊乱等。对于正在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等药物者,应禁用氟西汀。对于肝功能不全者,氟西汀和去甲氟西汀的半衰期分别增至7d和14d,因此应考虑减少用药剂量或降低用药频率。

2.1.2帕罗西汀帕罗西汀常用剂量为20mg/d,服用2、3周后根据病人的反应加量。该药的特点是起效快、耐受性好,对严重抑郁症以及其他抗抑郁药治疗无明显疗效的患者仍有效[6]。本品是一种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常用剂量时,对其他递质无明显影响。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打哈欠、嗜睡、睡眠异常、出汗、视物模糊、焦虑、头痛、性功能障碍等。

2.1.3氟伏沙明氟伏沙明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日1片或2片,晚上1次服用。建议逐渐增加剂量直至有效。常用有效剂量为2片/d且可根据病人个体情况调节。治疗中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有时伴呕吐。其他不良反应有:中枢神经系统(嗜睡、眩晕等)、便秘、厌食、消化不良、腹泻、腹部不适、口干、不适、多汗等。

2.1.4舍曲林舍曲林治疗剂量范围为50~100mg/d,起始剂量为50mg/d。舍曲林用于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症状,包括伴随焦虑,有或无躁狂史的抑郁症。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舍曲林可有地防止抑郁症的复发和再发。与国内目前治疗强迫症的药物氯丙咪嗪相比,舍曲林能克服其抑制神经递质回收的专一性较差、副反应多,剂量大,耐受性差等缺点,是这一领域的换代新产品。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厌食、失眠、恶心、多汗、呕吐、口干、射精困难、消化不良等。

2.1.5西酞普兰西酞普兰常用剂量每日1~3片,1次/d,早晨或晚上单独服用,或与食物同服。从1片/d开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反应可酌情增加至2片,部分患者可逐渐增量至每日3片,即每日最大剂量。为防止复发,治疗至少持续6个月。虽总体疗效和其他SSRI相当,但疗效出现可能较快[7]。所观察到的西酞普兰副作用通常短暂且轻微,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出汗增多、流涎减少、睡眠时间减少、震颤、腹泻。

2.1.6艾司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常用剂量为10mg/d,根据患者的个体反应,每日最大剂量可以增至20mg。通常2~4周即可获得抗抑郁疗效。症状缓解后,应持续治疗至少6个月以巩固疗效。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食欲降低、性欲降低、失眠、嗜睡、头晕、鼻窦炎、哈欠、恶心、腹泻、便秘、多汗、射精障碍、阳痿、疲乏、发热。

2.25-HT与NE再摄取抑制剂(SNRI)

SNRI比SSRI作用强,可与TCA交替进行治疗抑郁症[2]。代表药物为文拉法辛等。文拉法辛推荐的起始剂量为75mg/d,单次服药。对某些新发病患者,可能更适于37.5mg/d起始治疗4~7d后再增加剂量。虽然剂量和抗抑郁作用的关系未能充分探讨,但一些患者对75mg/d的剂量无效时,可能在剂量提高到最大约225mg/d有效。其抗抑郁疗效优于SSRI,对SSRI治疗无效者换用文拉法辛疗效确切[8]。不良反应通常在治疗早期发生,部分存在剂量相关性[9],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疲劳、高血压、心悸、血清胆固醇增高、恶心、食欲下降、头晕、人格解体、神经质、呵欠、多汗,眼调节异常、射精异常、排尿困难等。

2.3NE与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SSA)

NSSA有加强NE和5-HT神经功能的两重机制,代表药为米氮平,米氮平的抗抑郁效果,与SSRIS类的氟西汀和西酞普兰相当,而用药早期的效果较优[10]。该药疗效显著,尤其是能够快速改善睡眠,且耐受性良好[11]。成人有效剂量通常为15~45mg/d,治疗起始剂量应为15/30mg(夜间应服用较高剂量)。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米氮平清除率有可能会降低,此类病人使用期间应注意。使用本药最常见不良反应有:食欲增大及体质量增加、嗜睡、镇静。

2.45-HT受体拮抗剂与特异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ARI)

SARI是一种5-HT增强剂,其抗抑郁作用与氟西汀相当,并在改善抑郁伴发的焦虑、失眠、性欲下降等有一定优势,也适用于抑郁维持治疗及老年抑郁[10]。代表药有曲唑酮,曲唑酮抗抑郁及镇静作用明显,对于伴有或不伴焦虑症状的患者均有效。起始剂量为50~100mg,每晚1次,每隔3~4d剂量可增加50mg/d[12]。常见不良反应为失眠、嗜睡、疲乏、头晕、头疼、紧张和震颤、视物模糊、口干、便秘。

3新型抗抑郁剂在其他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新型抗抑郁药还可用于治疗其它疾病,张玉秋等[16]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从作用机制、类型、临床应用等方面对新型抗抑郁药进行了分析、评价后得出结论,新型抗抑郁药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除用于抑郁症之外,还可治疗如社交恐惧症、强迫症、广泛性焦虑症、惊恐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也可以用在经前焦虑障碍、热潮红症、镇痛作用、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其他相关疾病。此外,新型抗抑郁药还有用于慢性疲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戒烟、早泄、原发性失眠等方面的研究。

4结论

综上所述,抑郁症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高复发且有潜在慢性化倾向的疾病[13]。新型抗抑郁药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成为治疗抑郁症及其他相关疾病的一线药物。现临床上使用的抗抑郁药作用机制多建立在单胺假说的基础上[14]。随着未来抑郁症发病率的升高,对临床上如何科学合理规范地选择使用抗抑郁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可直接影响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依从性差易导致治疗失败[15]。抗抑郁药物具体的不良反应方面应重点注意减少抗胆碱作用及可能导致的肌张力障碍、诱发躁狂和快速循环、心脏毒性、癫痫发作、5-HT综合征、撤药综合征等[16]。合理应用抗抑郁药,医务工作者应警惕其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从而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鹏,张虹,李榆梅.抗抑郁药的发展趋势[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4):72-73,79.

[2]王银.抑郁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0,14(2):234.

[3]黄冬临.2001年,美国处方药市场迅速增长又一年[J].国外医学-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2002,23(4):244.

[4]严明.抗抑郁药物应用新进展[J].中外医疗,2008,34(34):161—162.

[5]童晓欣,童萼塘.抗抑郁药历史与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9,28(2):135-139.

[6]郭鹏,丁素菊.抗抑郁药物临床应用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9,9(6):405-409.

[7]黄旭彬,孙黎,苏克剑.新型抗抑郁药的应用与临床评价[J].中国药师,2008,20(2):222-224.

[8]何磊英,陆峥.难治性抑郁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09,30(4):212-219.

[9]杨淑茵.抗抑郁药临床不良反应警示[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2):167-168.

[10]陈瑞玲,赵志刚.抗抑郁症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7,23(1):54-57.

[11]沈海英.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910):224-225.

[12]贡联兵,王国权.抗抑郁药物临床合理应用[J].人民军医,2009,60(3):185-186.

[13]孙静.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读者来信[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18(3):215.

[14]屈悦.抗抑郁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J].蛇志,2010,22(2):142—144

[15]杨文茵,彭敏.抗抑郁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6):4156-4157.

[16]张玉秋,林慧珠,王虎军.新型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医药用药评价与分析2003.3(5)28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