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大学生毕业期间紧张情绪疏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军校大学生毕业期间紧张情绪疏导研究

王惠宇

(陆军步兵学院学员二大队八队330103)

摘要:因为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多种现实问题的间接性刺激,再加上军校教育中部队本身的特殊性,本身就存在较高的精神压力与训练压力,导致多种偏激的情绪以及脆弱的情感频发。对此,为了更好的优化军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情绪控制能力,本文详细分析军校大学生毕业期间紧张情绪疏导方法

关键词:军校大学生;毕业期间;紧张情绪

引言

军校大学生作为特殊的团体,所需要面临的心理压力、职业应激性相对于其他职业而言更加突出,而作为军人心理素质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直接决定着在校的学习成效。也正是因为这样,军校大学生的紧张情绪所呈现的危害性更加突出,这也间接引出了关于毕业期间紧张情绪的疏导工作。

1.做好思想动态掌握,强化心理教育与疏导

军校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与疏导工作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维尔利更好的保障紧张情绪疏导工作效益,必须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形成准确掌握,掌握学员的心理素质现状,并根据心理动态的方式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疏导与教育[1]。因为军校大学生在毕业期间会存在面临社会压力较高的现状,这也导致学生的心理发展或多或少会遭受影响。

在平常教育中,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疏导:1、在团体生活与个体行为习惯方面实行心理品质疏导。集中统一属于军校教育中的特殊性之一,就当前而言经常会发生无法适应、人际关系矛盾冲突等现象,这也是导致心理紧张、身心疲惫的主要原因。学员的心理教育与疏导工作是突出做好“变压”、“减压”工作的关键,是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与人际磨合的重点,激励学员不断的太欧战自我,自觉的通过严格的生活锻炼纠正心理偏差,从而优化团体心理素质[2];2、积极引导学员对自身意志进行磨炼。强化以苦为荣的教育模式,引导学员不断的磨炼自身意志,在毕业期间学员有可能出现害怕毕业的心理问题,此时便可以采取贴近于实际的训练方式,在训练中适当的提升心理调适、疏导的内容占比,帮助学员逐渐克服心理问题,坚定信念;3、采取针对性疏导模式应对特定心理问题。心理疏导的内容关键在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需要具备较高的针对性,根据学员所呈现出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疏导方式。例如,对于紧张的情绪可以采取团体游戏、讨论分享等方式进行疏导,借助团体活动、分享等途径减缓学员的心理紧张情绪,同时在教育中适当的加入就业的内容,促使学员可以逐渐发现自身所处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就业。

2.做好主导性管理,强化心理教育队伍建设

学员的心理教育与疏导应当是以针对性作为基本原则,根据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对待措施。对此,需要采取层次性的区分,根据核心重点突出心理建设,提升整体素质明确教育重点[3]。

首先,需要构建威信,强化教育者本身的吸引力。威信属于思想教育者本身教育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相同一句话不同威信的人说出来时所呈现的教育价值也并不相同,在心理疏导方面的威信主要体现在人格魅力与个人品质方面。对此,这就需要教育者本身需要不断的成长与改进,在情感方面对工作报以热情,在行为方面严于律己。其次,需要换位思考,优化心理疏导效果。学员队的干部需要经常性的换位思考,不断的洞察、感受对方的心理思想状况,充分了解教育对象,将工作落实到被教育者身上。

3.做好日常管理,突出情绪疏导工作经常性

学员的良性认知、行为以及意志品质,并借助平常的培养实现改进。心理教育与疏导工作并不是理论性工作,应当是结合实际生活、实际学习而开展的,强化心力训练是推动学员建设性的过程,是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免疫力的途径。

结合个体性的心理疏导,强化学员对于挫折的抵抗能力。学员因为入党与训练学习、婚恋等问题的影响,部分学员会出现自卑、受挫等心态,对于这一部分心理问题可以采取针对性的疏导方式进行干预,根据学员实际情况及时采取交谈的方式进行疏导,降低心理应激问题,促使每一位学员都可以经历心里挑战,促使心理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进。另外,可以结合文化体育的活动,解决学员所存在的多种心理问题。文化体育活动本身具备强健体魄、提高文化素养以及调节心理压力的作用,可以定期开展演讲活动、音乐鉴赏、放松训练、体育竞赛等活动,促使学员的紧张情绪可以得到缓解。

4.总结

综上所述,军校的教育人员必须提高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度,同时时刻注意对大学生给予疏导与教育,并且及时给予大学生心理训练。在毕业期间需要借助教育以及训练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对于自身心态的控制以及改变,并提升自我心理素质。通过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整体、全面提升,让大学生积极面对军事训练以及生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相应帮助。

参考文献

[1]肖斌,李海明,姜文,等.军校大学生情绪与军事训练伤之间的关系[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23(5):494-496.

[2]刘学敏,吕宗社.军校大学生对训练伤影响因素的认知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6,32(21):3003-3005.

[3]张志群,单学娴,樊毫军.军校大学生情绪稳定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2):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