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需要融入人文精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语文教学需要融入人文精神

刘朋志

◎刘朋志(河北唐县白合镇初级中学,河北唐县072350)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140-01

摘要:语文教学需要人文精神,语文教育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要把育人放在首位。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塑造人格

语文教师,除了自身有对祖国文字的深切热爱,引导学生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生动,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的同时,还要以德育为首,强化人文教育更显示其特定的历史要求,使语文学科确实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主要载体之功能,语文课堂是对学生德育渗透的主阵地,语文教学进一步呼唤着人文精神的融入。

一、未来社会既需要知识技能人才又需要高端人文素养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报告中指出:“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在“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实验设想”中提出的未来人才素质目标是:具有振兴中华时代使命感;奋斗与实干精神;百折不挠勇攀高峰的意志;工作的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善于解决问题、捕捉信息的初步能力;珍惜时间与注重效率的观念;健康的体魄与充沛的精力。上述目标为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依据。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而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素质的优劣决定于教育,作为基础的、核心的语文教育,应着眼于社会长远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培养,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的素质的需要,适应世界上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

二、语文教学既教师开发学生心智又塑造学生人格

当今世界,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日益加快,人类社会在工业革命近200年间,有研究报告表明,最近30年人类新增知识的数量,已超过过去2000年人类所积累知识的总和。可以说,国家、企业乃至个人的发展优势,愈来愈依赖于知识和科技。我们广大教师肩负的历史责任是何等重大而庄严。我认为今天我们做老师,最大的价值就在培养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一代新人,新世纪教师肩负神圣的历史使命,所以我们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又担负着培养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主要任务,强调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用课文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来扣击学生心弦,激发情感,沟通共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塑造良好的心智品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语文教学既要教师的人格魅力又要奉献无私的爱

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包括精神方面的、道德方面的、创造能力方面的、情感方面的,以及体魄方面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强调的:“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所谓“已不正焉能正人”,惟有如此,学生才能警其师,信其道。可以这么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每一种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让他们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牢固树立热爱祖国的使命感,增强努力学习、提高能力奉献社会的责任感。我们的教师首先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理想,有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人格力量。在学生在发挥出伟大而高尚的作用。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学生,无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从这一角度讲,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

四、语文教学既要教书又需要融入人文精神的培养

科技的日新月异与暴力事件不断升级,最近,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就读的大三学生药家鑫,驾驶雪佛兰克鲁兹小轿车看望女友后,从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返回西安。当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西围墙外时,撞上了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女服务员张妙。药家鑫随手将副驾驶位置上装有他当天在超市买的一把长二三十厘米单刃刀的背包带下车查看,发现张妙正倒地呻吟,并在记其车牌号。药家鑫怕遭受张妙事后无休止的要钱纠缠,便产生杀人灭口恶念:从包里取出尖刀,连捅张妙数刀,后弃刀驾车慌忙逃离现场。最后受到法律的审判,给生他养他培养他的父母回报的却是民事诉讼的债务……。类似事件的发生,越来越让人们感受到当今世界独尊技术教育,缺损人文教育的恶果。人文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引起学术界深刻关注。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陈思和指出:青少年面对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而心灵世界的认识与完善主要是通过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学习与熏陶。青少年首先从文学来认识人的心灵世界,随着慢慢地深化,就会涉及文史知识与哲学,进入整个人文学科。读书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基础。学会读书,是任何一个学生进入人文学科的必由之路。

1.让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阅读的书目有《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骆驼祥子》、《西游记》、《水浒》、《论语》、《弟子规》。这些书籍都能给人心灵以启迪。

2.让学生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将初中语文要求背诵的全部篇目(从初一到初三)编辑在一起,组成《中学生诗文背诵手册》。

3.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如设立“学情课本”,让学生课前将预习中的疑问注明在“学情课本”里,教师结合“学情课本”备课教学,大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每节语文课学习一则《论语》,日积月累,就会帮助学生了解《论语》,消除学生们对《论语》敬而远之、谈“语”色变的情绪;开设名著推荐课、阅读指导课、心得交流课,举办“课堂讲座”介绍作品的写作背景、作家生平、艺术特色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语文教学需要人文精神,语文教育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勿忘时时育人,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把育人放在首位。响鼓还需要重槌擂,语文教师要用语文教学“重槌”敲响课堂“响鼓”。这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用心动奏响真善美这做人之本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