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目中有人”,所以“深入人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1

因为“目中有人”,所以“深入人心”

左晓晔

南京二十九中左晓晔

我的母亲喜欢种花,我闲暇之余偶尔会自告奋勇:“我来浇水吧。”母亲则会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你会吗?”二话不说,我拿起勺子把水浇下去,很快就见一股水流从花盆下面欢快地流出来,似乎在嘲笑我。再来一勺。依然如故,甚至会流得更快。此时,只见母亲拿来靠在墙边的一个旧脸盆,里面放上水,把花盆“坐”进去:“好了。”好了?两三个小时后再来看,果然干湿均匀,好了。

自从我做了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之后,在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中,我渐渐地领悟到了母亲的园丁之道:给花儿浇水,一定得心中有花儿,提供条件让花儿、泥土自己吸水,这样才能吸透。而对学生更是如此,不仅要有良好的愿望,更要“目中有人”,让自己的目的、要求内化成学生的需要,在一种集体意识的氛围中,使外在的要求深入人心,让“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从而形成一种内驱力,使学生向着老师所期望的方向前行。

记得初一刚开学一个星期,学校要开展以美化班级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的评比活动。每个班级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参加;如果过一阶段复查不过关,所授星级予以取消。我问旁边一位似胸有成竹的班主任怎么办,他微微一笑:“这有什么?让班长和宣传委找几张字画作品往墙上一挂,让美术课代表装饰一下,不就OK了吗?”“那其他学生呢?”“唉,你以为学生会热心这样的事吗?他们很冷漠的。”我心中疑惑:“这样真的能OK了吗?这样做,老师当然是省事了,但学生们愿意这样吗?如果他们不愿意,这样的活动有什么意义呢?”

来到班上,我把学校的活动要求仔细地告诉了学生,问道:“你们觉得我们班要不要参加呢?”异口同声的肯定的回答在我的预料中。“为什么呢?”我紧接着又问。教室里寂静无声。我知道,我的这个问题在学生看来很无理。对此他们毫无思想准备,当然无从回答。其实,我很清楚,学生刚才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只是在读了几年书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机械的习惯性的回答,并没有意识到参加这个活动对“我”“我们”有什么意义,“我”在其中有怎样的责任等等。我的追问就是要他们把眼光向内,好好想一想。在想的过程中,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一种需要。也只有当外界的要求化为内在需要,外界的所谓做某事的好处被个体真正认可,那么,这件事才有可能高质量地完成。而像评选星级班级的活动,其真正的意义并非在于检查的那一次,获得一个什么称号,而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是一个涉及到班级每个细小环节的任务。这就必须使至少大部分学生真正意识到其意义,才能实现活动的目的。要让学生坚定这样的认识:这是我们的需要,而不仅是学校的要求。否则,班主任哪怕三头六臂都无法做好。

这时,有一个男生小声嘟囔了一句:“这是学校的要求呀!”他的同座位连连点头:“就是就是,这是好事呗。”大家被他们的一唱一和逗笑了。有一个女生站起来说:“我觉得这个教室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谁愿意自己的家里乱糟糟的呢?”好,上路子了。“我每次走进人家的新家的时候,就不会乱扔东西;可一进我们家在的那个大杂院,我就不由自主地乱扔。我妈妈说这叫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我微笑着看着这个胖乎乎的男孩子:“你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如果在一个整洁的、有文化的教室里学习生活,我们每个人都会变得有礼貌有教养的。”一个同样胖乎乎的但显然伶牙俐齿的女孩子迫不及待地说着,同学们热烈鼓掌,她的脸庞红扑扑的,格外可爱。

十几分钟过去了,我觉得对“为什么要参加”讨论得比较深入了,“我们需要这样的活动”成为绝大部分学生的共同的真诚的心声。此时,我又问了一个让学生激动的问题:“那么,这个事由谁来做呢?怎么做呢?”“当然是我们自己啦!老师,我学过绘画还得过奖,要不,我来画一张?”“老师,我认为应该定期挂班上同学的作品,展示我们的才能,这才是我们的班级文化呀!”“光挂作品还不够,还得注意教室的整洁!”……就这样,直到下课的铃声响起,班上每个同学都在为美化教室、班级的文化建设热情地献计献策。可以想见,这一次活动在我们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在班内开始形成“我是班级一员,我要为班级尽一份力”的整体氛围。

反思这件事的全过程,我深深地认识到,并非学生没有能力,没有热情,而是我们作为“园丁”的,不能简单地下命令,或者自以为“我所说的都是为了你好,你去执行吧”,而应该目中有人,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积极引导学生内化外在的要求,从而调动其积极性,挖掘其潜能,促进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