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1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

张华玲

张华玲

(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经验,以利临床推广应用。方法从整体出发,在积极治疗支气管肺炎的同时,采取全面的临床护理措施,加强护理。结果92例患儿在全面护理的情况下均积极配合治愈出院。结论我们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积极的临床治疗的同时,加强全面临床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治疗效果,使患儿身心顺利康复。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315-01

1.临床资料

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之间入住我院儿科的9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儿年龄3个月~8岁。其中3个月~1周岁的患儿占总数的21%,2~4岁占患者总数的48%,其它患儿占总数的41%,其中男68例,女性24例。本组92例患儿病情诊断均符合儿科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

入院后给予控制感染、雾化吸入对症治疗,加强护理。住院天数最长12天,最短5天,平均7天。92例痊愈,治愈率96%。

2.护理体会

2.1一般护理

2.1.1病情护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缺乏相应的自理能化,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观察患儿有无咳嗽,咽部有无充血、水肿、化脓等症状,还应观察患儿是否有面色青紫、苍白和发灰等症状,并做好详细记录。应警惕患儿心力衰竭、颅压增高、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及时发现及早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对有可能发生惊厥的患儿应加强巡视,床前设置好床挡,防止坠床,并备好抢救药品备用。

2.1.2环境患儿病室宜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每天定时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室内温度18-20℃,相对湿度50%-60%,同时还需保持患儿保暖情况,尽量避免对流风,及时给患儿更换尿布,衣着宽松舒适,使患儿更好地休息和睡眠,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1.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吸氧稀释痰液,以利咳出,鼓励患儿多饮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轻轻拍打小儿背部或变换体位,以利咳痰,痰不易咳出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效果显著,使患儿头颈部抬高15度-30度,呈头高足低侧卧位,及时消除呼吸道分泌物,以防分泌物吸入造成窒息,若患儿无力咳出痰液,分泌物增多可使呼吸困难加重,此时要尽快吸痰,一次尽量吸净。气促、发绀患儿及早给氧,一般轻度缺氧,氧流量为0.5-1L/min,中度缺氧,氧流量为2-4L/min,重度缺氧为5L/min,吸氧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患儿缺氧是否改善,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1.4发热的处理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常有发热,发热时帮助患儿松解衣被,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以免散热困难而出现高热惊厥,同时也避免汗液吸收,皮肤热量蒸发会引起受凉加重病情。体温38.5℃以上按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贴冷敷前额等,对营养不良、体弱的患儿不宜服退热药或酒精擦浴,可用温水擦浴降温,处理后30-60分钟复测体温,高热时须1-2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及时做好记录,并随时注意观察有无新的症状或体征出现,以防高热惊厥或体温骤降,给予患儿多饮水或静脉补液,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

2.1.5饮食护理患儿患病期间需要补充足够水分,同时需要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事物。婴儿时期最好的食品是乳制品,指导家属患儿在患病期间切不开断奶,小儿因有病食欲较差时,可用小勺慢慢地喂养,并将头部抬高,以利下咽,防止呛咳。对于较大的患儿应鼓励其多饮水,适量喝新鲜果汁,宜进食半流质食物,如烂面条、稀粥、鸡蛋汤等。如不能进食,则需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2.1.6用药护理患儿服药时注意服药的注意事项。如口服止咳糖浆后不要立即饮水。抗生素等药物应按时服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如使用利尿剂后观察呼吸、心率、尿量等,使用祛痰药后痰有无减少,肺部啰音有无减少等,注意观察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使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应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注意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使用镇静药注意观察呼吸情况以免发生呼吸抑制,应用平喘药物注意观察有无惊厥、精神兴奋等,静脉输液滴速以每分20-30滴为宜,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停药,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1.7出院健康指导指导患儿家属合理喂养,给予足够的营养,合理的添加辅食,按时进行预防接种,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随季节增减衣服,适当带小儿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不断增强患儿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为患儿及家属提供预防保健、疾病护理等信息和服务,教会家长处理呼吸道感染的方法,使患儿在疾病早期能得到及时控制,让他们将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的重点放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上。

3.小结

我们在护理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小儿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热、饮食、用药、出院健康指导等方面护理,各项措施既要适时、全面、又要仔细、突出重点,提供有效护理,也就能缩短病程,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