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2

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文芳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四中文芳

摘要: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是达到语文教学目标的基本教学策略。学习方式是由课程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决定的,一定的课程内容需要相应的学习方式相匹配。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它的基本内涵是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然而,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只要是以被动接受为特征,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极少。怎样才能有效地改变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注意整合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个体学习、接受学习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认识和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动主要源于内部动机,他们的学习是一种“内在的学习”。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教育论著《学记》就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育主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更坦诚地指出“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语文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应是消极的听众,而应是主动的求知者、探索者。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当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使大脑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语文学习中的高度注意,使思维更加深刻、想象更加活跃、记忆更加牢固,能抑制疲劳,产生愉快情绪,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因而,语文教学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外在的物理环境。即教室的布局、设施等,让学生能感到温馨、身心舒适;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给学生一种向上的力量,还应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以此影响、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还应善于组织、协调生与生之间的关系,使之建立起团结互助的班风;三是教师要引导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2、利用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文字具有内容与形式的美,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其内在的美,用美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习的兴趣。语言文字是表达情感的,语文教师通过发掘教材中的动情处,会将学生引入情景,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3、借助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应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如根据内容的不同,可设计成讨论课、探究课、活动课;有的课文可以只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有的则可以将文本与学生生活有机联系,将生活之水引入课堂。就教学手段来讲,有的可以不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只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语言,有的则可利用多媒体手段,用现代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这样的教学不再程式化,方式、方法根据学习内容确定,符合学习规律,学生自然具有学习的兴趣。

4、及时评价,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教师要为学生不断创设成功的机会,且学生一旦取得成功,就及时鼓励,因为让学生得到一个成功的喜悦要强于千百次说教。

二、教给方法,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学生仅有语文学习的兴趣是不够的,若没有自主学习的方法,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时间一长,遭受学习挫折后,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就因此而减弱。因而语文教学还必须适时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认同学习目标,增强目标意识

一是帮助学生认识所定教学目标的意义,促进学生的内在动机。

二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多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和水平,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目标空间。

2、重视学习方法的获得,提高选择方法的能力

生活中,我们发现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其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因而语文学习要讲究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好的效果。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科学性。指符合思维规律。二是目的性。指学习方法指向一定目标,是实现一定学习目标的手段。三是程序性。指学习方法具有科学而有效的步骤。四是实践性。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在不同的条件有效地重复使用并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指导作用。五是功效性。指正确的学习方法必然能获得优良的学习效果。六是独立性。指学习方法能个体化,被每个学习者个体独立地使用。

三、要循序渐进,使学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

语文教学的难易度应处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无论是掌握知识还是领会方法,都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和方法,而且要有一个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逐步积累过程,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建立恰当目标。教学生会学习,切不可脱离开具体的教学过程,单纯地教条式地讲授思维方法,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动脑思维,自己领悟,逐步体会其中三味。这种探索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教学中应展现出完整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曲折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四、要开拓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但是让学生带着什么问题学,问题由谁提出来是值得研究的。教学中比较多的问题是由老师提出来的,如果老师提出的思考题只是让学生从课文找出答案来回答提出的问题,那么,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是在老师设计的框框里转,学习还是被动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让学生谈思考就受到束缚。因此要从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际出发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不清楚的,然后让大家带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学。问题来自于学生,再引导学生自己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比较大,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中学生往往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问题的。有的是表面的、肤浅的;有的是比较有深度有广度的。教师要加以疏理、组织,分别对待,逐个解决。因此问题无论是老师提出的还是学生提出的,教师都要给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打破学生学习上的被动局面,才能为自主学习开拓充分的空间。:

参考文献

《对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钱勇

《新课标下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高健

《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模式研究》程红兵

《"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模式设计--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吕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