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揉巨阙穴为主治疗胃脘痛的止痛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按揉巨阙穴为主治疗胃脘痛的止痛疗效观察

吴志强罗苑媚郭志武

吴志强罗苑媚郭志武(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518033)

【摘要】目的:观察按揉巨阙穴为主治疗胃脘痛的止痛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治疗组35例患者,采用按揉巨阙穴为主治疗,配合阿是穴,以拇指指尖按揉穴位,出现酸麻或刺痛感,以患者耐受为度,起效后持续30分钟,然后静候1小时,复发疼痛者再施术,3次为限,无效者改用解痉止痛剂654-2片。随机选择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654-2片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1例。结论:通过非药物方式按揉巨阙穴治疗胃脘痛止痛效果确切,可以减少或者不用解痉药物完全达到止痛目的。

【关键词】巨阙穴胃脘痛针灸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013-02

胃脘痛又称是内科常见疾病,在脾胃病科和急诊中,因胃脘痛而就诊的占了很大比例。本研究涉及的胃脘痛,主要是由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及因饮食不节而引起的胃肠道痉挛引起的胃脘部绞痛患者,因肿瘤或溃疡出血、胃肠穿孔等严重疾病导致的继发胃脘疼痛不在研究之列,予以排除。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治疗胃脘痛成为本研究的目的,用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也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传授给患者,用于平时自我按揉以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指导患者及时就诊,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均来源于我院脾胃科和急诊科2011年8月至2011年12月的就诊成年患者,入选范围:确诊为胃炎或十二指肠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因饮食不节导致的急性胃脘绞痛者;排除标准:其他疾病如因肿瘤或溃疡出血、穿孔等急重症患者不适合进行疗效观察患者予以排除。合格入选患者,以随机方式选择35例患者为治疗组,其中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38岁;症状表现以胃脘部绞痛为主要表现,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炎16例,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4例,饮食不节导致胃脘绞痛的5例。随机选择35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4例,女21例;平均年龄36岁;症状表现以胃脘部绞痛为主要表现,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炎18例,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4例,饮食不节导致胃脘绞痛的3例。

表1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情况比较(n=35)

从表1可以得知,两组患者性别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性别具有可比性。

表2两则患者病例构成情况比较(n=35)

从表2可以得知,两组患者病例构成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的治疗方法:按揉巨阙穴为主,辅以巨阙周围之阿是穴,阿是穴选择方法是循任脉,从膻中穴开始以下,至中脘穴以上,如触及有刺痛点、酸胀点、麻木或感觉异常点则为阿是穴。施术方法:用大拇指指尖和指缘按揉巨阙穴或阿是穴,以病人感觉酸、麻、胀、痛为得气,并向胸膺部或胃脘深部渗透为佳,力度以患者能忍受为限,留观3小时以观察疗效。辅以治疗导致胃脘绞痛的原发疾病的药物。

1.2.2对照组的治疗方法:针对其绞痛症状,给予654-2片剂10mg温水送服,并留观3小时以观察疗效,并辅以治疗导致胃脘绞痛的原发疾病的药物。

1.3疗效标准:

1.3.1治疗组:显效:疼痛完全缓解。患者经过按揉治疗,半小时内起效,疼痛完全缓解。有效:患者经过按揉,疼痛症状有缓解,但停止治疗后又复发疼痛,再次按揉仍可缓解,但复发疼痛治疗不超过3次完全缓解者为有效。无效:患者经按揉治疗,疼痛无明显缓解者为无效。

1.3.2对照组:显效:服药半小时后起效,疼痛完全缓解。有效:服药后半小时起效,疼痛不完全缓解,但程度明显减轻。无效:服药后疼痛无明显缓解。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tata/MP11.0软件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学原理分别进行卡方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

2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1例。

表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效果方面,经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穴位按揉止痛与和解痉药止痛均有效,没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3.1胃脘痛为脾胃病科和急诊科常见病。临床上因胃脘绞痛为主诉而就诊的占门诊绝大多数。中医云,“急则治其标”,对于因胃脘绞痛而就诊的患者,如何快速有效的缓解其疼痛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是临床治疗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在迅速缓解病人疼痛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引起疼痛的原发病,才能为患者所乐于接受。而在临床工作中,寻找简便有效价格低廉的治疗方法,是从医者的一个职责所在,也是缓解当今“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有效手段。

3.2历代文献中所称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胃脘者,腹真胀,胃脘当心而痛”。《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渭之胃心痛也。”《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中医理论认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外邪侵入胃肠,以及七情内伤,忧思伤肝,肝木犯胃等原因均可引起胃脘痛引起。脾胃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同居腹内,共主升降,胃脘痛的基本病机为脏腑不和、升降失调[1]。《景岳全书?心腹痛》指出“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皆当以理气为主”,而总其大要:“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常居一,二该寒则凝,凝滞则气逆,气逆则痛生。”从以上古人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胃痛的原因有多种,但绝大部分是以饮食劳倦而至脾胃气滞,又为寒邪所伤而引起的最为多见,而治疗则以理气行气止痛为目的。如《医学正传》所说:“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皆在使气机调达,胃复和降,脾复升运,升降相济而痛则已矣”。

3.3针灸对消化系统有良好的作用,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针灸对胃肠道有着极为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既可以缓解胃肠平滑肌的紧张度,治疗胃肠痉挛疼痛、呕吐、肠鸣、腹泻等病症,又可以使胃肠平滑肌的紧张度增强,蠕动加快排空加速。针灸还对胃酸浓度和多种消化酶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以使地下的游离酸总酸度和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脂肪酶的活性升高,从而可以治疗消化不良,对于胃溃疡,胃酸过多者,又能使胃酸分泌减少,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不少动物实验证明,针灸对胃溃疡和胃穿孔有促进修复作用[2]。

3.4笔者临床工作中以巨阙穴为主,辅以按揉沿膻中至中脘间的阿是穴治疗胃脘痛,取得很好的疗效。膻中、巨阙、中脘均为任脉巡行所过,为胃脘部体表投影位置,其中气会膻中,按揉膻中,有利于开胸理气,行气止痛,巨阙为心之募穴,善治心下痛。中脘为任脉腧穴,是任脉、手太阳、手少阳和足阳明经之交会穴,胃经经气聚集之处,为胃之募穴,又为六腑之会穴,中焦的气会穴,是治疗胃病之要穴。按揉巨阙,并辅以膻中至中脘之阿是穴,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虚实、调气止痛,平衡阴阳的作用。

3.5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及工作上的双重压力,使胃和十二指肠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特别多。而且在临床因生活节律、饮食习惯的不规律,导致胃肠功能异常、胃脘疼痛的患者也屡见不鲜[3]。西医临床多采用解痉止痛药物为主以止痛,但西药多有副作用。如笔者采用654-2作为药物进行止痛,对照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口干、面红、轻度扩瞳、视近物模糊,个别有心率加快及排尿困难,多于1~3小时内消失。而且西药有严格的使用禁忌症。相比而言,按揉巨阙穴为主治疗胃脘痛,其止痛效果肯定,简单,安全,无副作用,可以临床推广,代替或减少解痉止痛剂的使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3.6本方法仅为验证按揉特定穴位止痛效果,对于引起胃脘痛的原发疾病还应明确诊断,积极采取综合手段治疗原发病,此外,还要注意饮食、生活和情志的调摄及护理。合理的饮食及护理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重视情志的疏导、规律的生活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素问》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贾立,刘锵.安胃贴外用治疗胃脘痛120例.陕西中医,2002年第23卷第1期P32-33.

[2]王启才,杨卓欣等编著,针灸医学宝典,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412-413

[3]曹荣禄,毕宇峰,刘国强.中脘及邻近配穴沿皮刺治疗胃脘痛即时止痛31例.陕西中医2007年第28卷第10期,P1395-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