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桥村河道整治工程为奉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助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9
/ 1

蔡家桥村河道整治工程为奉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助力

王潺

上海和昶水务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以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蔡家桥村河道整治工程为例,通过对河道现状、周边环境及居民需求分析,对现状脏、乱、差河道提出具体整治方案,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力求达到渠相通、水自流的和谐画面,为美丽乡村建设助力。

关键词:河道整治;美丽乡村;蔡家桥村

1前言

上海市为了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坚持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的原则,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合资源、聚焦政策、以民为本、体现特色”的思路,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切实保障村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农村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以农村村庄改造作为重要载体,其目的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生产发展,围绕路平、桥稳、水清、宅洁、村美、人和的总体要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根据相关规划,奉城镇被列入美丽乡村建设范围。奉贤区奉城镇位于市郊南部奉贤区境内东部,南枕杭州湾,奉城镇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现有奉城、头桥、洪庙、塘外4个社区,9个居民委员会,共辖41个行政村,是上海市郊著名的历史古镇。

奉城镇蔡家桥村,村内中小河道众多,这些河道纵横交错。长期受不良习惯影响,在河道中搭建简易动物养殖棚舍、随意向河道倾倒生活及建筑垃圾、河域范围被开垦种植蔬菜瓜果等现象普遍存在;部分河道堤顶高程不满足设防高程,蔡家桥村成为典型脏、乱、差河道聚集区。综上所述种种现象与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不相适应。开展蔡家桥村河道整治工作成为奉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重要一环[1]。

2河道现状及整治措施

2.1河道现状

经过现场踏勘,蔡家桥21条河道大部分穿过村民住宅及农田,其中仅有2条河处于农田中。现状护岸多为土坡或居民自建的简易挡墙。具体河道现状见下表。

表2.1-1各河道现状表

表中所示河道现状护岸以自然土坡为主,河道普遍存在违章搭建、河道断头、水系沟通不畅、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的现象,造成水体污染。从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河道水质为Ⅴ类,8条河道水质为劣V类水体,其中和平九组排河为黑臭河道,仅和平6组排河水质为Ⅳ类,河道水质总体较差。绝大部分河道绿化缺失,整体呈现脏、乱、差。

3河道综合整治方案

针对以上21条河道脏、乱、差的现状调查情况,工程采取河道底泥疏浚、新建护岸、修整岸坡、拆除坝基、新建桥梁、新建绿化、完善配套设施等一系列整治措施,力求达到渠相通、水自流的和谐画面[2]。具体整治措施如下:

3.1河道底泥疏浚

针对淤积严重的河道,进行全线疏浚。淤泥采用水力冲至污泥专用车运走,根据河道底泥检测结果,运送至指定堆泥场,以免超标底泥防污染附近农田或水源。本工程共计疏浚底泥88849m3。

3.2新建护岸

针对现状护岸被冲刷坍塌严重及现状河口距离村民房屋较近河道,进行护岸新建,村民房屋处主要采用木桩护岸,其他坍塌严重段采用生态袋结构。

针对农田段以农用排水为主的河道,有规划河道,按规划要素进行拓宽并进行岸坡修整;无规划河道,进行河道顺直,修整岸坡。

3.3新建桥梁和箱涵

针对存在阻水坝基的断头河道,本工程根据现场及村民要求等实际情况拆坝建桥或建箱涵,新建桥梁16座,箱涵2座。建成后,工程内河道水系沟通较为顺畅。

3.4新建绿化

针对21条河道绿化及配套设施缺失,新建绿化,将绿地的生态功能与防汛功能、休闲功能结合起来,体现野趣的自然风光。设计注重植物四季季相的变化;合理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种植比例;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的种植搭配体现各季节的不同景观特色;丰富水生植物和水岸植物,促进水的自净能力和加强水土保持力;开花野趣粗放的植物选择,降低后期养护成本[3]。

工程共种植绿化总面积156456m2,其中堤顶绿化67746m2,斜坡绿化74386m2,水生绿化14324m2。

4结语

河道整治工程实施后,消除劣Ⅴ类水体,沟通水系,使河道“脏、乱、差”现象得到遏制,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保护河道生态多样性及完整性,将形成路相连、林成行、渠相通、水自流的良好格局,为效益农业、环保农业的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蔡家桥村河道整治工程成为奉城镇美丽乡村建设配套工程,为当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益助力。

参考文献

[1]朱定峰.崇明美丽乡村生态环境优势向生态发展优势转化的路径研究[J].上海农村经济,2017,(05):24-27.

[2]丁丽,王永庆.上海浦东新区村庄改造河道整治工程设计理念[J].中国水运,2011,(06):139-140+142.

[3]王冲,顾页川.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