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浅谈

孟竺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显重要,我们的任务是要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的接班人,通过音乐课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音乐;情感教育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小学音乐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越来越凸现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应发挥出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情感和技能、品质有机协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积累和提升,使音乐真正成为学生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师生交流,交融情感

音乐教学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要想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一上课就进入“角色”,投入到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来。这不光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及情感需求,充分的备课,还要求教师进入课堂后,必须要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师生情谊交融,以此感染学生,点燃孩子们对音乐的情感火种,带领他们细腻入微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境,使其内心与音乐产生共鸣,对音乐动心乃至动情,并很快地进入音乐角色中去。

二、借助肢体语言调动学生情感体验

教师可借助于开发学生的肢体语言,放开他们的手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节奏感的把握做相应的舞蹈动作。用舞蹈和音乐结合的方式,引导他们把“音乐”转化成自己情感化的想象世界,用简洁的肢体语言去体会音乐的蕴涵。另外授课前教师可和学生一起听音乐拍手、打节奏,走到学生中和他们一同拍起来、舞起来,把自己溶入学生中,这在无形中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与学生像朋友般的相处,交融情感。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这活跃的气氛中自然的把学生带入音乐的殿堂。

三、培养感知能力,体验情感

感知能力又是情感教育的基础。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以和谐、有节奏、富于形象的声音来反映现实生活,因而能发展学生的听觉能力。音响辨别能力高低、强弱往往决定着学生感知能力高低和欣赏范围。例如倾听音乐、欣赏歌曲、视谱、奏乐以及舞蹈、作曲、指挥等都需要有丰富的生活联想及艺术想象。只有丰富的想象才能使音乐栩栩如生,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是带歌的词歌曲作品,由于格式外的露形象、内涵、意境的表达描绘及渲染,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丰富的联想效果,而想象力又是创造新事物、发现新事物的契机。因此,音乐教育是发展学生想象力和思维力的最好途径。

四、巧妙设置疑问激发情感

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讲解音乐技巧、演唱的方法,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致,老师讲的东西学生理解不了,也不愿意去理解,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设置合理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听歌曲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听音乐,会积极地思考,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听力也有一定的锻炼。

如在学习《勇敢的鄂伦春》时,先为学生播放有关鄂伦春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民族的居住地、生活习惯,感受鄂伦春族的音乐特点,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鄂伦春人住在哪里?他们是怎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保护大森林的?通过这几个问题,让学生认真听音乐,找出问题的答案,并且让他们感受鄂伦春人的剽悍和勇敢,深切领悟鄂伦春人坚强勇敢、不怕艰难困苦、保护森林和国家财产的精神,进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五、倾听音乐,以情明理

人们在生活中都会通过音乐来传达自己的特殊情感,音乐也很容易使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通过听觉体验,来获得心灵上的启迪。教师也可以在音乐教学课堂中,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听音乐,感受音乐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明白其中的含义。

例如,在学习《我的好妈妈》时,让学生仔细倾听音乐,并且想象妈妈在平常的生活中为他们奔波忙碌的身影,让学生感受到妈妈的辛苦,引导他们更加爱自己的妈妈。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学生大多表示要多听妈妈的话、帮助妈妈做家务、分担妈妈的辛苦。这些心灵上的触动和情感的表达只有学生亲身感悟才会明白。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教学的目标,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六、诱发联想,熏陶情感

音乐,有着动人心魄的音响美,有的清脆,有的高亢,时而纤弱,时而浑厚,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将人的情感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欣赏课教学中,我们把有声的音乐变成学生无声的情感体验,这其中就需要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力,在聆听美妙的音乐之声的同时,陶冶内心的情操,熏陶美妙的情感。如《毕业歌》的欣赏,在这首歌中切分音、休止符及三连音的运用,使全曲慷慨激昂,似号角,像警钟,表现了当时的青年们走出课堂,积极投身到火热的抗日救亡中去的昂扬情绪。因为这种场景距小学生现实生活太远,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在教学中,可先简单扼要地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内容,同时展示一、二幅那个时期革命青年的图片,播放有关革命战争的录像,诱发学生的联想,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反复的听、想、再听,启发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共鸣,把歌曲反映的情感溶入自己的爱国之情。

新形势下,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对于小学音乐课来说,情感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教学方法,可以使老师和学生成为朋友,达到情感上的共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真实的情感应用可以启发学生的情感领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深层次的挖掘,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热情,真正达到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目的。总之,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音乐与孩子的心灵靠得再近一些吧!

参考文献:

[1]罗传江.谈充满生活情趣的小学数学教学[J].现在阅读:教育版,2011(22)

[2]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