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4例口腔修复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1264例口腔修复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柴凤霞

柴凤霞(华池县人民医院口腔科745600)

【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8-0082-02

【摘要】目的探索口腔修复病例的流行病学规律,为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和缺失的临床治疗、预防及相关教学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某院口腔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1264例口腔修复病例的性别、年龄、部位、缺失类型等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缺失在男女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年龄分布方面,牙体缺损以20~50岁最多,占72.09%,牙列缺损30~70岁者居多,占77.36%,牙列缺失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年龄组,占95.71%;上颌牙缺失明显多于下颌牙;Kennedy三类缺失的发生率最高。结论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口腔修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口腔医生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满足患者的更高要求。

【关键词】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

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缺失是口腔科的常见疾病,它不但引起局部畸形,影响美观,而且对发音、咀嚼及消化系统等功能也有较大的影响[1]。口腔修复对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缺失的类型及规律性进行统计分析,不仅可为口腔修复科的临床发展和预防口腔疾病提供数据参考[2],也为教学内容的确定及科研的立项提供客观依据。因此,笔者对某院口腔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1264例口腔修复病例的性别、年龄、分布、缺牙类型及部位等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随机收集某院口腔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诊并完成修复治疗的修复设计卡1264例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男性705例,占55.78%,女性559例,占44.22%。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院口腔科1264份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分布状况,缺牙类型、牙列缺失部位等。口腔修复治疗设计卡由专人进行审核录入,并随机抽取10%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核实,以减少信息录入误差。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和EXCEL(2003)统计软件。牙齿缺失的分类按Kennedy牙列缺损分类法,应用X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2.11264例口腔修复病例性别分布情况

表1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在性别中分布

X2=3.852,P=0.146

如表1所示,在1264例口腔修复病例中,牙体缺损者占34.02%,牙列缺损占者60.44%,牙列缺失者占5.54%。在性别分布方面,男性705人,占55.78%,女性559人,占44.22%。两者经X2检验,P>0.05,即牙体、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在不同性别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

2.21264例口腔修复病例年龄分布情况

表2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在年龄中分布

如表2所示,牙体缺损以20~50岁为主,共310人,占72.09%,大于50岁明显减少。牙列缺损30~70岁居多,共591人,占77.36%,大于70岁及小于30岁明显减少。牙列缺失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年龄组,共67人,占95.71%,小于40岁明显减少。

2.3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上下颌分布

表3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上下颌分布

注:若上、下颌均有缺失按单颌为单位,记成两侧;X2=6.825,P=0.033

如表3所示,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主要以上颌牙为主,共计缺失975,占62.26%,下颌牙缺失数为591,占37.74%。经x2检验,P<0.05,即上、下颌中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分布概率有统计学意义。

2.4牙列缺损的Kennedy分类

表4牙列缺损的Kennedy分类

X2=32.028,P=0.000

如表4所示,在所有牙列缺损病例中,上颌缺损565,占57.77%,下颌缺损413,占42.23%。Kennedy分类中,K3类缺失类型最多,占35.38%,其次为K4类,占31.39%。在牙列缺损的病例中对Kennedy分类情况经行X2检验,P<0.05,即上、下颌牙列缺损中Kennedy分类的总体概率分布不同。

3.讨论

临床上修复治疗的目的,就是对不同类型的牙齿缺损、缺失畸形,利用人工修复体来恢复患者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保护健康剩余组织[3]。目前,随着口腔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临床上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也日渐增多。为减轻患者由于牙齿缺损、牙列缺损及缺失等给生活上带来的不便和对健康的影响,只有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掌握一定的客观数据,才能为牙齿缺损、牙列缺损及缺失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1264例口腔修复病例中,牙列缺损所占比例最大,为60.44%,其次为牙体缺损,占总例数的34.02%。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口腔诊疗技术水平及人们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提高,牙齿缺损患者能得到较好的治疗而保存了患牙,故牙齿缺损的病例较多,缺失病例相应减少。

从性别因素情况来看,性别构成比男性占55.78%,女性占44.22%,两者经X2检验,P>0.05,即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在性别中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与相关报道相同[4,5]。考虑可能与男女就诊的同等条件有关,但是否可作为修复患者的特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6,7]。在年龄分布方面,牙体缺损以20~50岁最多,占72.09%,牙列缺损30~70岁者居多,占77.36%,牙列缺失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年龄组,占95.71%。说明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口腔修复疾病,青年期主要以牙体缺损为主,中年期为牙列缺损,老年期由于生理性牙周萎缩、牙齿松动等因素,主要以牙列缺失为主,这与相关报道一致[8]。

就牙列缺失分布情况而言,上颔牙缺失例数>下颌牙缺失例数,做构成比的X2检验,P<0.05,与邵东升、朱振鹏、吴世莲报告结果相似[9-11]。这可能是由于上颌前牙位于口腔前部,与外界接触机会多,且上颌骨固定在颅底上,骨密度稀疏,而下颌骨髁突借颞下颌关节与颅骨相连形成活动关节,咀嚼运动时下颌撞击上颌,上颌牙被动挨打受力,作用力较大时,容易引发损伤[12]。在牙列缺损病例中对Kennedy分类情况经X2检验,P<0.05,即上、下颌牙列缺损中Kennedy分类的总体概率分布不同,与迪丽努尔统计报告结果相同[6]。调查显示,上颌中Kennedy四类缺损构成比较高,占22.09%,下颌牙列中Kennedy三类缺损所占比例较大,为16.46%。其原因可能为前牙缺失影响到发音和美观,修复的要求更为迫切,而当后牙缺失后,患者常可利用邻近的现存牙咀嚼,而不影响生活。临床上也可常见到只要求修复前牙而不愿意修复后牙的患者,可见人们对恢复前牙形象美的要求高于后牙的咀嚼功能。

参考文献

[1]何翔,王戟文,毛永灵.4500例口腔修复病例的统计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6):4078-4079.

[2]胥舒.964例口腔修复病例的统计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1):72-73.

[3]张勇.2549例口腔修复病例的统计分析[J].中外医疗,2008,27:96.

[4]颜敏,李静茄.2000例口腔修复病例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12(4):88-89.

[5]李建才,郭剑龙.2500例口腔修复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J].甘肃医药,2010,29(5):536-537.

[6]迪丽努尔,麦合甫孜,热娜古孜.1778例维吾尔族口腔修复病例的统计分析[J].口腔医学,2010,30(1).

[7]MerwinD,NganP,HaggU,etal,Timingforeffectiveapplicationofanteriorlydirectedorthopedicforcetothemaxilla[J].AmJOrthodDentofacialOrthop,1997,112(3):292-2991.

[8]何翔,王戟文,毛永灵.4500例口腔修复病例的统计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6):4078-4079.

[9]邵东升,程为,张振庭,等.5000例口腔修复病例的统计分析[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5,6(4):278-283.

[10]朱振鹏.我院近两年口腔修复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J].中外医疗,2008,6:18-19.

[11]吴世莲,刘丽,曹明国.3038例口腔修复病例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10):18-19.

[12]MiyakawaY,MabucKiT,FukazawaY.NewmethodfordetectionofCandidaalbicansinhumanbloodbypolymerasechainreaction[J].JClinMicrobiol,l993,3l:3344~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