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意衔接化为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着意衔接化为桥

王睿先

——如何搞好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

河南淅川二高王睿先

目前大多数高一新生,缺乏语文知识的总体构架,语文知识掌握不扎实,尚未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这些都不利于高一语文新课程的学习。如何弥补初中语文知识缺漏,从而促进高一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教学要求,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目前存在的共性语文知识残缺,本着重在运用,温故知新,面向全体的原则,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衔接。

一、着力字音、字形、词义的落实

语文基础知识量的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开学第一节课,明确告诉学生备齐的工具书,每次上课,检查学生对字音查阅完成情况,组织小组展示在黑板上。对圈点勾画出的疑难字听写形式完成。并借助教辅材料优化探究上所给出的多音字,形近字辨析进行强化练习。尤其对常考常错的多音字提醒学生熟记。采得百花酿蜜香。面向全体、区别要求。熟记课下的字音、字形、词义,这是共性的累积;摘抄于本子上的字音、字形、词义为个体差异。教师注重检查学生落实情况。音重读,字重写,词重用。

二、着意衔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

在进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法知识衔接教学中,应尽量选取初中课本里出现的内容(如课文)作为讲授的例子和练习材料,使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归纳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一)现代汉语知识

1.汉字:构字常识(造字法:六书,指汉字构字的六种方法。象形、形声、指事、会意、转注、假借)

2.词:词的分类及其辨别: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重点讲清其语法功能及特点,并注意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

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

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

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

3.短语:短语的结构(并列、主谓、偏正、动宾、动补)。

(1)掌握短语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并列、偏正、动宾、动补、主谓)。

(2)区别主谓短语和其它类型的短语。

(3)区别动宾短语和动补短语。

(4)了解几种特殊结构的短语类型(介宾、的字、方位、能愿、复指、兼语、连动等)。

4.句子:单句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

(1)单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按用途分),也可分为主谓句与非主谓句(按结构分)。

(2)判断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关键看句子有几个主谓结构。

(3)提取句子主干将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否定副词和连词应放在主干中。

(4)分析句子成分要注意:(1)短语可作句子成分;(2)动词后的数量词,表物量的作宾语,表动量的作补语;(3)前置状语可还原到谓语前来判断;(4)句首状语有表时间、地点、目的、依据等。

句子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5)复句的分类:复句的主要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和常用关联词语(复句不超过二重)。

5.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1)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基本特征及表达效果,学会判别:①比喻②拟人③夸张④排比⑤对偶⑥引用⑦设问⑧反问。

(2)注意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判别。

(3)注意排比与反复的区别。

句式的变换和选择。

简明、连贯、得体。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选择;

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选择;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选择;

长、短句的变换、选择;

整句、散句互换、选择;

常式句和变式句的变换、选择。

以上修辞知识应侧重从程序性知识的角度指导、训练学生掌握运用。

(二)文言知识

1.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文言实词知识:

古今异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发生变化。文言中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混淆,要细心辨别。

通假字:音同通假、音近通假。

一词多义:了解多个义项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字形和语境理解词义和用法。

词类活用:了解常见词类的活用情况,根据语境(语法结构)来判断词语的活用情况。

2.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虚词。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文言虚词15个,高中阶段十八个(“之”、“于”、“而”、“以”、“其”、“者”、“也”、“乃”、“夫(念fú)”、“且”、“乎”、“则”、“焉”、“然”、“为”)的基本词义,其中重点掌握“之”、“于”、“而”、“以”、“其”。

3.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

4.诵读节奏。奏指的是朗读时一个语句内的停顿,包括诗歌朗读的节奏停顿和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停顿正确,才能不读“破句”。节奏的划分有两种:按音节划分,按意义划分。句子内部的语意停顿,要抓住句子的结构,从而把意义单位划分开来。一般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发语词、关联词之后停顿。

三、“意在笔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作训练重点在于对学生审题立意方面的练习,无论是话题作文、供料作文和看图作文,只要审题目准确,立意高远,构思成熟,下笔写来,那就得心应手,一挥而就,还能自然自然形成贯通的气势。避免离偏题等许多问题。

总之,高一学生在由初中到高中的过渡阶段中,是能否进入高中语文学习状态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平稳过渡,着意衔接构架桥。必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起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最终为其高考的全面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