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安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手机安全教育

陈华

(宜宾市女学街小学宜宾644000)

【内容摘要】:通过真实发生在班级里的几起手机事件,尝试着补充小学生安全教育中不足的版块,为科技发展给教育带来的难题进行危害预测、原因分析和措施列举。来自教育第一线,又回到教育第一线,比较具有实用性。

【关键词】:安全教育“手机病毒”事件危害原因措施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对安全教育了如指掌,为了清楚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全部内容,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原来,小学生安全教育通常包含了交通安全,学校安全,防火安全,用电安全,游泳活动中的安全,法制教育等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很遗憾,没有找到我所需要的手机安全教育。当然,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它的坏处远比我们想象的大,所以,我暂且把它叫做“手机病毒”,这绝非危言耸听。

前几天看了一部电影叫《末日浩劫》,讲了在繁华的大都市,人们却由于长期用电脑和手机,已习惯自我囚禁于隔绝的空间内,而宁愿丧失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幡然醒悟,为时已晚••••••世界各地突然被死神的阴影所笼罩,凡是身处开放空间的人类,无一例外将丧失宝贵生命。明知这是一部科幻片,但仍然让我不寒而栗。因为近来我突然发现“手机病毒”在班上的孩子中蔓延,大有不可遏制的趋势。

星期一中午,我在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吃午餐,正吃得津津有味,突然听见头上有个声音如晴天炸雷般地响起来:“陈老师,你要管管你们班的小偷,偷了我孩子钟青邑的手机!”我感觉莫名其妙,抬头看见了钟青邑妈妈一张怒气冲天的脸。然后我不急不缓地问:“你看坐在这间教室里的孩子,哪个像小偷呢?”她说不上来,我继续说:“手机掉了先回想一下,然后一起找找。我觉得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是不可以乱叫小偷的。”等钟青邑妈妈走了以后,我问了钟青邑的手机最后在哪儿使用过,她说在微机室。正在这时,有几个孩子主动来反映,说看见钟青邑英语课上,一直用手机的耳机在听流行歌曲,接着把手机带进了微机室,后来又看见微机室的地上有一只手机。于是我初步断定手机落在了微机室。下午刚一上课,我就叫钟青邑去微机室找找,而她回答说刚去过了但没有找到,我不甘心,就武断地打断她的话大声地命令说:“又去找!”结果3分钟以后,钟青邑高高兴兴地回来了,告诉我:“老师,找到了,其他班的同学上微机课捡到了,交到了微机老师的讲桌上了。”我也很高兴,因为终于可以向钟青邑妈妈交代了。

但回过头来想想,难道钟青邑和她的家长就没有错吗?钟青邑不顾校规校级带手机进教室,还上课使用,影响学习。钟青邑妈妈,自己孩子把手机搞掉了,还误怪班上的孩子是“小偷”,还要求班主任找手机。于是当天我就把钟青邑批评了一顿,要求其回家向妈妈说明,并保证以后再也不带手机到学校。

我以为这招“杀鸡儆猴”很高明,觉得这件事情过后,孩子们一定不敢带手机进教室了。

让我大跌眼镜的是,第二周星期二体育老师找到了,给了我一只手机,说是我们班的曹志宇拿着手机在体育课时玩游戏,旁边有5个同学围着看,导致体育课的纪律大乱。我气不打一处来,对曹志宇说:“叫你家长来领手机!”

紧接着,星期三那天,课间十分钟时又看见陈熠文在座位上拿着手机打游戏,旁边还有两人在看,三人可开心了。我赶快收掉他们的宝贝,对陈熠文说:“叫你妈妈来领手机!”

星期四,瞧见袁艺躲在课桌底下玩手机,我又没收。

星期五,谢全鑫中午不做作业玩手机,我没收••••••

一个星期下来,我的办公桌里已经有了4只手机,我和老师们开玩笑说,准备去摆一个二手手机小摊。

结果,谢全鑫的手机被她奶奶领走了;曹志宇的爸爸领走手机时才知道自己的孩子使用的居然是智能手机;陈熠文哭着说妈妈在南溪上班,家里没有人来;而袁艺的家长至今没有来领手机的征兆••••••

我觉得,这件事绝非偶然,而是必然;绝非个别,而是普遍。所以,有必要作为当代科技飞速发展时期的小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于是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一、手机对儿童的危害

1、儿童更易吸收辐射:因为他们头小、颅骨薄,儿童大脑吸收的辐射相当于成人的两至四倍。

2、影响大脑发育:专家毫不怀疑,手机的电磁场会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儿童正处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成和发育期,常用手机肯定会影响大脑的发育,产生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态度早就十分明确:电磁场对儿童健康有害。

3、削弱免疫系统:英国专家认为,手机电磁场会大大削弱儿童的免疫系统,它反过来又降低了儿童对电磁场不良影响的抵抗力。

4、降低反应能力: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去年完成的研究证明,使用GSM手机的10至11岁的儿童,反应能力大大降低。芬兰科学家对一组10至14岁儿童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5、增加脑瘤风险:瑞典科学家研究发现,5至10岁期间使用过手机或者无绳电话的人,20至29岁时得大脑肿瘤等疾病的危险增加;其他年龄段的人使用手机或无绳电话后,没有发现有这样的。

二、小学生喜欢玩手机的原因

1、玩是小朋友的天性,可以在游戏中寻找刺激;

2、平时学习上的压力很大,需要在游戏中释放;

3、有的孩子朋友很少,平时没人跟他玩,所以才痴迷于手机游戏;

4、有的孩子觉得手机游戏能够得到很多的分数,能体现自己的价值,特别是不顺心的时候;

5、有的孩子看大多数同学都在玩手机游戏,认为这是一种赶时髦等等。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对新鲜的东西也充满好奇心,总想一试身手。许多孩子是从父母那里知道手机游戏的,每天看到家长没事就拿出手机按两下,觉得很有意思,便开始效仿,时间久了就形成一种习惯,最后达到了痴迷的状态。从心理学上看,这是从众的原理。从众就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

三、控制小学生玩手机的措施

辩论赛,杨校长讲话,阅读纸质书本,参加体训队,大课间不看手机跳小苹果。

1、老师平时多与孩子沟通,听一听孩子对手机游戏的看法,了解孩子痴迷于手机游戏的真正原因。

2、让孩子了解手机游戏的危害性

以网络上或者报纸上真实的事例来教育孩子,给他讲讲长时间玩手机游戏的危害性。比如说:手机辐射会导致神经系统紊乱;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导致双眼近视;长时间游戏会导致头晕;痴迷于手机游戏会耽误学习等等。让孩子从根本上认识到手机游戏的危害性,从而慢慢改掉这一坏习惯。

3、通过校讯通,家长会发动家长要给孩子做榜样,在孩子面前尽量不玩或者少玩手机游戏,多陪陪孩子,引导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4、把安全教育渗透在活动中,比如辩论赛:正方(手机的好处),反方(手机的坏处);

比如踢足球、轮滑、爬山、街舞等等。根本目的就是让孩子对这些有益身心的活动产生兴趣,发现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特长,转移注意力,戒掉手机游戏。

5、培养阅读习惯

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是很强烈的,教师可以根据孩子这一特性,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阅读,特别是纸质书籍的阅读。比如说:可以与孩子共读一本书,看谁先把书看完,每当孩子看完一本书后,跟孩子聊一聊心得体会;班上开展导读课程,并定期以课本剧作为小结等等。这样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看书上,既学习了知识,也戒掉了手机游戏。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我不希望看到孩子们因为玩手机而丧失志向的样子,希望他们是生机勃勃的,正如毛主席所说“像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所以手机安全教育应作为小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防患于未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共同保障下一代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