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人性化护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1

开展人性化护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马晓霞

马晓霞(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天津300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临床引起医患纠纷的来自护理人员的因素,指出护理人员应强化职业道德,提高临床技能,重视与患者沟通,社会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关怀,共同维护医患双方的利益,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护理;防范;医患纠纷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345-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暴露了诸多不和谐的方面,突出表现在医患关系紧张等方面,特别是诉讼过程实行的举证倒置原则给医疗机构和临床医务护理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有研究发现,病人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的比例达43.8%,医务人员认为双方相互信任的比例仅为25.9%,这种不信任正逐步演变成“集体不信任”[1]。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当前医疗市场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除了处理好费用,技术等因素外,还应从主观上加强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建设,以最良好适合的方法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

1护患关系现状

在现代临床医疗过程中,由于社会心理支持不足,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低,护理人员的超负荷劳动,患者的依从性减弱等原因,常会出现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不用时,沟通不当或者不予沟通的情况,造成患者对护理人员不满意,不理解,不接受,从而引发护患纠纷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并且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2]。

2开展人性化护理

2.1增加临床护士:现有医疗机构应该增加护士的总量,通过对护士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及合理利用,调整护理人力资源潜能,树立工作责任感和成就感,以保证基础护理的质量。

2.2培养良好态度:护士应仪表朴素大方、文雅、衣帽整洁,穿戴合乎标准,并给予患者自然而真诚的微笑,给患者赏心悦目的感觉,并以亲切的问候,体贴的行动对待患者,让护理职业的关爱之心溢于言表。

2.3强化职业道德:医院应加强护理队伍的医德医风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水平,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处处为患者着想,赢得患者信任,建立平等,理解的护患关系,尽量使患者和家属放心满意。

2.4提高临床技能:护理人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临床技术水平,并严格执行操作常规和查对制度,树立法律意识,加强护理文书的学习、培训,并充分发挥上级护士督导作用,以减少临床护患纠纷。

2.5重视护患沟通:当前临床上26.9%~70%的护患纠纷都是由于护士与患者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引起的[3]。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必须要肯花时间与患者沟通。护士在和患者沟通时,一定要态度和蔼,要学会察言观色,多了解患者的心理,因人而异,灵活掌握说话的技巧和艺术,适可而止,避免信口开河。耐心地进行入院介绍,主动告之患者目前的病情、治疗效果,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关怀

护理人员缺少人文关怀,在医疗机构中普遍存在重医轻护行为,在同一个级别上护士与医生的待遇总是相差甚远,使个别护士心理不能平衡,在护理行为中产生主体移位现象,服务态度粗暴,服务工作不到位,缺乏热心、耐心、细心、精心和同情心,不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理人员重视,给予其应有的待遇,为护理人员创立良好的工作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

4讨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事业的不断改革,人们维权意识逐步增强,防范医患纠纷,创建和谐医患关系,要走的路还很长,并且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医疗机构应强化护理人员防范医患纠纷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只有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弘扬崇高医德,才能逐步改善医患关系,消除医患纠纷,使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峰,卢仲毅,王兴勇,等.从医患关系现状看医患沟通在医学.教育中的必要性[J].西部医学,2004,16(1):91-92

[2]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医院,2005,(9):3-9

[3]靳清汉,裴丽昆,周芳昆.县医院门急诊医患纠纷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