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替代疗法结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状的影响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雌激素替代疗法结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状的影响效果观察

刘伟

刘伟

(河北省平泉县医院妇产科河北平泉067500)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雌激素替代疗法(HRT)结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88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研究组患者增加采用HRT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93.18%,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选择HRT结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雌激素替代疗法;艾司西酞普兰;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155-02

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多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焦虑不安等症状,另外也多合并有内分泌功能障碍以及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使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从2014年05月~2015年03月为了研究有效方法缓解此类患者的抑郁症状,我们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HRT)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的方法进行干预,观察抑郁症状缓解程度,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88例围绝经期中重度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46岁~57岁,平均年龄为(49.45±5.12)岁;患者的HAMD-17评分为(26.32±5.23)分;研究组患者的年龄为47岁~59岁,平均年龄为(49.35±5.45)岁;患者的HAMD-17评分为(26.15±5.35)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控制起始剂量为10毫克/天,用药1周后,将药物剂量增加,20毫克/天,患者的用药时间为8周[1]。研究组患者增加采用HRT治疗的方法,每天选择雌激素(1片)进行治疗,将28天的治疗定为1个周期,共对患者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2]。

1.3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患者HAMD-17量表减分率不小于75%;显著进步:患者HAMD-17量表减分率在50%与75%之间;进步:患者HAMD-17量表减分率在25%与50%之间;无效:患者HAMD-17量表减分率小于25%[4]。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选择χ2检验,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下表。

表两组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组别n显著进步进步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441723490.91

研究组442120393.18

P>0.05

3.讨论

围绝经期主要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因为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出现了紊乱以及生殖系统出现了萎缩的情况后,患者表现出的一种精神以及躯体症状。围绝经期女性多数比较敏感,因身体的各种不适,或者在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严重者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艾司西酞普兰作为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物,可以将突出间隙5-羟色胺浓度有效增加,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精神运动不会造成影响[5-6]。HRT能够减轻围绝经期妇女的焦虑和敌对情绪,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的压力,增加正性情感。有研究表明,其对轻度抑郁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中重度抑郁的治疗效果还缺乏有力依据。雌激素替代疗法能够将患者的血管症状有效改善,将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有效降低,避免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7],维护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

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临床是比较常见的,采取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的优势在于,能够从本质上完成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疾病缓解,但多数情况不能对患者实现“根治”的效果。从临床上来分析,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时,选择的剂量,应该以最小剂量比较合适。该疗法在显效后,应尽快的选择其他的有效方法实施治疗,长期对患者实施雌激素替代治疗,并不是较好的选择。同时,在临床用药剂量的调整中,应逐步的减量,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决定,也可以尝试应用间断给药的方法,避免患者出现药物的依赖性。同时研究显示雌激素能使子宫内膜增生,有诱发子宫内膜癌危险,使用时必须加用孕激素以对抗子宫内膜增生,保护子宫内膜,以免诱发子宫内膜癌[8]。

本研究发现HRT结合艾司西酞普兰能够改善围绝经期抑郁患者的激素水平,有效缓解患者的各种症状,但是长期大剂量使用HRT易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故而采用HRT治疗时要慎重,要尽可能快的找到适合的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而且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的发生不单由生物因素引起,同时有社会、心理原因[9],故而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不断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文.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围绝经期抑郁对照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01):29-31.

[2]马素慧,窦娜,陈长香等.八段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康复效果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25):2864-2865.

[3]张晓东,王强.氟西汀治疗围绝经期抑郁对照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8):121.

[4]吴小立,韩自力,钟智勇等.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影响因素的综合探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03):599-602.

[5]李林,姜云,徐金贵等.五行音乐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11(12):2758-2760.

[6]吴文涛,魏钦令,文飞等.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03(04):372+492.

[7]刘重阳,胡国华,姚升.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对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09,10(11):1059-1060.

[8]张庆云,王继伟,余金明.坤泰胶囊与雌激素治疗绝经综合征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43):78-81.

[9]唐晓艳畅更年期抑郁症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对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