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区2012年麻疹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东兴区2012年麻疹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郑显慧刘学芝钟志琴许舰允陈玲

郑显慧刘学芝钟志琴许舰允陈玲(东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内江641003)

【摘要】目的掌握东兴区适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儿童指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性检测麻疹病毒抗体。结果全区共采集41528名儿童的血液样品,经检测,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率达到97%以上。各乡镇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东兴区麻疹防控工作扎实,但仍需继续努力,建议对麻疹抗体阴性儿童进行疫苗接种。

【关键词】东兴区麻疹抗体检测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皮肤丘疹,该病主要在6月—5岁小儿间流行[1]。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确定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将麻疹发病率降到0.1/10万以下,消除本土麻疹病毒传播。为实现该目标,我国制定了《2006-2012年全国行动方案》,提出综合性消除麻疹策略,通过常规免疫和重点人群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形成覆盖全人群的免疫屏障[2]。

近几年,东兴区开展了大量的麻疹防控工作:2010年,东兴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2011、2012年由分别开展了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2008-2011年,麻疹发病率呈直线下降趋势。为巩固防控成果,2012年10—11月,东兴区在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了麻疹抗体筛查工作,为科学有效防控麻疹提供依据,最终达到消除麻疹,现将此次抗体筛查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全区30个乡镇、街道、社区中小学及幼儿园2~18岁儿童。

1.2资料来源

筛查对象数据资料来源于全区各乡镇、街道、社区卫生院防保组,抗体检测相关数据来源于东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

1.3方法

采集儿童指尖血20微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SWIM法定性检测麻疹病毒IgG抗体。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2003进行数据整理,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Х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地区儿童麻疹IgG抗体水平情况

全区共30个乡镇、街道和社区,共采集41528名儿童指尖血,抗体检测情况见表1。各乡镇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76.617,P<0.05),其中西林街道麻疹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8.81%,苏家乡最低,为94.85%。

表1东兴区不同地区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情况

2.2不同年龄段儿童麻疹IgG抗体水平情况

全区不同年龄段中学生、小学生、托幼儿童麻疹IgG抗体检测情况见表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5.475,P<0.05),中学生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托幼儿童。

表2中学生、小学生、托幼儿童麻疹IgG抗体检测情况

3、讨论

从此次检测结果看,东兴区近年来开展麻疹防控工作扎实,疫苗储存、运输、接种等各个环节管理良好,防控工作取得较好效果,从总体水平看,麻疹抗体阳性率达到97%以上,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3]。各乡镇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苏家乡麻疹抗体阳性率最低,可能与该乡镇较偏远,人群文化水平不高和疾病防控意识较差有关。不同年龄段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18岁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托幼儿童,可能与大年龄儿童因接触自然界中麻疹野病毒株感染而获得有效免疫有关。所检测儿童中,仍有2.72%儿童麻疹抗体检测阴性,原因可能是:(1)有免疫接种禁忌症或其它原因,儿童未接种疫苗;(2)个体差异,儿童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接种后未产生抗体;(3)检测技术不够精确,对免疫反应弱的儿童产生的少量抗体检测为阴性。根据检测情况,东兴区在防控麻疹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宣传,利用新闻媒体或其它行之有效的方式宣传麻疹的危害以及防控知识;(2)加强监测,及时分析疫情,做好预测、预警;(3)落实针对性措施,维持高水平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同时,巩固初始强化免疫成果,构筑全人群免疫屏障,建议对此次麻疹抗体检测阴性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参考文献

[1]杨绍基.传染病学(第七版)[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9-74.

[2]卫生部.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问答手册[Z].中国新闻网WWW.CHINANEWS.COM,2010.9.2.

[3]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办事处.消除麻疹现场指南[S].manila,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