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

卢来臣

卢来臣

(黑龙江省鹤岗市乾康医业有限责任公司兴山肛肠医院黑龙江鹤岗154105)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3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中经局部治疗、手术治疗及全身治疗,均痊愈28例出院。结论:对口腔颌面部感染在全身支持的基础上,重视局部处理,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负荷,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口腔颌合面感染;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042-02

口腔颌面部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包括牙齿周围组织感染,如牙周炎、冠周炎、急性根尖周围炎(牙槽脓肿)、干槽症(拔牙后感染)、急性牙周脓肿等,以及口腔黏膜的真菌感染等;临床表现与细菌种类、毒力、数量及病人的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力等有关。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6个月~70岁,平均46岁。入院时临床表现为面部或颌下、颈部明显肿胀,开口受限,吞咽困难等。牙源性感染24例,腺源性感染4例,医源性感染2例。

1.2方法

1.2.1局部治疗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减少局部活动度,避免不良刺激,特别对面部疖、痈应严禁挤压,以防感染扩散。急性期局部外敷中草药可起到散淤、消肿、止痛或促进炎症局限的作用;已有局限倾向时可以促使炎症消散或加速形成脓肿及排脓。外敷药可选用中成药六合丹、抑阳散、金黄散等。

1.2.2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手术治疗包括脓肿切开排脓及清除病灶两个方面。

1.2.2.1脓肿切开引流术炎性病灶已化脓并形成脓肿,或脓肿已自溃而引流不畅时,都应进行切开引流或扩大引流术。切开引流,使脓液或腐败坏死物迅速排出体外,以达消炎解毒的目的。解除局部疼痛、肿胀及张力,以防发生窒息(如舌根部、口底间隙脓肿)[1]。颌周间隙脓肿引流,以免并发边缘性骨髓炎。预防感染向颅内和胸腔扩散或侵入血液循环,发生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纵隔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为达到按体位自然引流,切口位置应在脓腔的重力低位,以使引流道短、通畅、容易维持。切口应尽量选择在愈合后瘢痕隐蔽的位置,切口长度取决于脓肿部位的深浅与脓肿的大小,以能保证引流通畅为准则,一般应首选经口内引流。颜面脓肿应顺皮纹方向切开,勿损伤重要解剖结构,如面神经、血管和涎腺导管等。一般切开至黏膜下或皮下即可,按脓肿位置用血管钳直达脓腔后再钝分离扩大创口应避免在不同组织层次中形成多处假通道,以保证引流通畅[2]。手术操作应准确轻柔。颜面危险三角区的脓肿切开后,严禁挤压,以防感染向颅内扩散。引流的建立:根据脓肿的位置、深浅、脓腔的大小,选用不同的引流方法。一般口内用碘仿纱条或用橡皮片引流,口外脓肿可用盐水纱条或橡皮片、乳胶管。每日更换敷料1~2次。脓腔大、范围广、脓液黏稠时,在更换敷料时应同时选用1%~3%过氧化氢液、盐水或抗生素液冲洗。

1.2.2.2清除病灶口腔颌面部由牙源性感染引起的炎症治疗好转后,去除病灶牙是一个重要问题,但临床上有时在炎症治宝后,往往忽略清除病灶。如有病灶牙存在.则炎症常常不易彻底控制,并反复发作:颌骨骨髓炎,应在急性期好转后,及早遣行死骨及病灶清除术。

1.2.3全身治疗口腔颌面部感染并发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寒战、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或出现中毒颗粒时,都应在局部处理的同时,全身给予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减轻中毒症状,并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抗菌药。

2结果

3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中经局部治疗、手术治疗及全身治疗,均痊愈28例出院。

3讨论

感染是指由各种生物性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及侵袭,在生物因子与宿主相互作用下,导致机体产生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的疾病。口腔颌面部感染以牙源性感染为多见,如来自龋病、牙周病等继发引起颌骨及面部软组织的炎症[3]。由于颌面部有很多筋膜和筋膜间隙,内含丰富的疏松结缔组织,抗感染能力低而且相互通连,感染可经此通道迅速蔓延,甚至波及颅内或进入血流,引起严重后果。口腔颌面部感染以化脓性细菌感染为多见,常见细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也有厌氧菌腐败坏死性感染等。临床表现与细菌种类、毒力、数量及病人的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力等有关。社区口腔医师对口腔颌面部轻度感染者,应采取局部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有些颌面部感染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酌情使用;对局部感染形成脓肿且已有波动者,可进行切开引流或扩大引流术;对感染发展迅速或并发全身中毒症状者,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口腔颌面部感染多位于体表,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大多能作出正确诊断。如诊断及时,治疗得当,对缩短病情、防止感染扩散和加重均有重要意义。炎症初期,感染区的红、肿、热、痛等表现是诊断局部感染的基本依据。在炎症局限形成脓肿后,波动感又是诊断脓肿的重要特征。波动试验是临床上诊断浅部脓肿的主要方法。深部脓肿,尤其是位于筋膜下层的脓肿,一般很难查到波动感,但压痛点比较清楚,按压脓肿区的表面皮肤常出现不能很快恢复的凹陷性水肿。为了确定有无脓肿或脓肿的部位,可用穿刺法以协助诊断。必要时可转诊至上级医院使用超声波等辅助检查,还可多次抽血做细菌培养以明确诊断,并做细菌药物敏感实验,为选择有效抗菌药物作为参考。

切开引流适用于局部疼痛加重,并呈搏动性跳痛,炎性肿胀明显,皮肤表面紧张、发红、光亮;触诊时有明显压痛点、波动感,呈凹陷性水肿;或深部脓肿经穿刺有脓液抽出者。口腔颌面部急性化脓性炎症,经抗生素控制感染无效,同时出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者[4]。儿童颌周蜂窝织炎(包括腐败坏死性),如炎症已累及多间隙感染,出现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者,可以早期切开减压,能迅速缓解呼吸困难及防止炎症继续扩散。结核性淋巴结炎,经局部及全身抗结核治疗无效,皮肤发红已近自溃的寒性脓肿,必要时也可行切开引流术。

口腔颌面部感染并发全身中毒症状使用抗菌药时,首先应熟悉各种抗菌药物的性能,掌握各种抗菌药的适应证和配伍禁忌,预防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应避免长期无针对性的大剂量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以免引起耐药菌株的增加,导致二重感染。此外,还应指出抗生素的应用并不能完全代替外科的基本治疗,如脓肿及时切开和彻底引流。根据抗菌谱选择针对性的抗菌药物,熟悉和掌握常用的抗生素。抗菌药物除根据抗菌谱选择有效的单一或几种药物联合治疗外,还应考虑到抗菌药的使用途径、吸收、体内分布和排泄及不良反应等特点,在疾病过程中病原菌种类也可能发生变化,如出现新的耐药菌株及新的混合感染菌,此时用药种类及方法均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1]韩晓梅,王宪忠.伴全身中毒症状颌面部感染135例临床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8.18(1):44-46.

[2]周吉武,李兵.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174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学术版.2009.15(1):90-91.

[3]刘海涛,卢新华,叶明华,夏刚.231例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J].山东医药.2008,48(18):65-65.

[4]王晓军,郭俊梅,郭琦,于永红,刘焕磊.重症口腔颌面部感染55例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2013.33(8):56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