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赵才阳

/ 1

浅谈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赵才阳

赵才阳

赵才阳(青海省门源县中医院810399)

【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202-02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在我们基层医院住院治疗的病人尤为多见,只要诊断明确,手术切除阑尾均能达到根治的目的。而术后切口感染可造成病人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者引起医患之间的关系紧张,因此其预防问题,越来越引起基层医务人员的重视。我院自2010年9月~2013年12月,共施行阑尾切除术211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99例,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76岁。切口均为一期愈合,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方法

在硬膜外麻醉下,术野碘伏消毒后铺巾。取右下腹麦氏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钝性分离腹内斜肌与腹横机。完善止血,将两侧皮下组织分别缝于护皮巾上,钳夹轻提腹膜切开一小孔,如有脓液即插入负压吸头,吸净。然后以小孔为中心先上后下剪开腹膜,用血管钳将两侧腹膜外翻钳夹于护皮巾上,常规切除阑尾及残端处理后,纱垫拭净腹腔渗液,不冲洗腹腔。腹腔保留灌注药物(甲硝唑注射液0.5g,庆大霉素注射液16万单位)。边放开钳夹的腹膜边连续缝合,以免受腹腔残余脓液的污染。拆除护皮巾,洗手更换污染器械,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拭净。然后在皮下组织内注射庆大霉素注射液,再逐层缝合各层组织。尽量少结扎组织,结扎线要留短,缝合不能过密,术后待病人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手术前后常规用头孢呋辛钠、替硝唑预防感染。

2.讨论

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很多,绝大部分是内源性感染。细菌来自病人术中脓液污染伤口、腹壁血肿、缝线反应等。其次是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等。感染的细菌有需氧菌、厌氧菌、多为混合感染。上述方法有以下优点:(1)切口腹膜外翻,张力不高,不易损伤,能将切口内各层组织与腹腔脓液分隔,避免切口感染,以免组织间隙积聚脓液。(2)不冲洗腹腔,以免感染扩散,减少腹腔残余脓肿的发生。(3)腹腔灌抗菌素,有直接抗菌作用,细菌及毒素减少,有利于肠蠕动早期恢复,减少肠粘连早期发生。(4)冲洗伤口,在皮下组织内注射庆大霉素注射液,能尽量减少污染切口的细菌数量,有抗菌作用,预防感染。(5)术后病人取半卧位,减少切口渗液,避免切口污染。(6)用头孢呋辛钠、替硝唑联用,对需氧菌、厌氧菌,混合感染的细菌均有作用。该方法简便、易行、安全,能起到对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7)手术时尽量少结扎组织,结扎线要留短,缝合不能过密,可避免组织缺血坏死,可减轻缝线反应预防,从而预防切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