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的形合与意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英汉语言的形合与意合

赵秀

赵秀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590)

引言:在英汉互译中,英译汉时会用到大量的意合句;而汉译英时,则会用到大量的形合句,这充分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对此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种语言造句上的区别,从而在英汉互译时不仅使意思贴切,而且句子结构也很吻合,真正做到翻译中的信、达、雅。

关键词:形合;意合;区别

形合与意合是语言学涉及句法的两个概念。在连淑能的《英译汉教程》一书中,给出的定义是:Hypotaxis(形合法)isthedependentorsubordinateconstructionorrelationshipofclauseswithconnectives.Forexample:Ishalldespairifyoudon’tcome.形合指句中的词语与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Parataxis(意合法)isthearrangingofclausesoneaftertheotherwithoutconnectivesshowingtherelationbetweenthem.Forexample:Therainfell;theriverflooded;thehousewashedaway.意合是指分句间的罗列,且之间没有连接词去表达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简言之,所谓形合与意合,主要指句与句(含联合关系或偏正关系)之间的种种逻辑是“隐含”于上下文之中,还是以使用连接词加以“明示”的句法问题。

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形合指的是句子中语义的合成强调语言的形式手段,即句子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各种外显性的连接标记来实现,注重显性接应以及结构完整。这些连接手段和形式主要有关系词、连接词、关联词以及其他形式等。举例说明:(1)WhenItrytounderstandwhatitisthatpreventssomanyAmericansfrombeingashappyasonenightexpect,itseemstomethattherearetwocauses,ofwhichonegoesmuchdeeperthantheother.这个句子中形式上外显性的连接手段有连接词that,关系代词when,what,which等。作者通过这些语言的形式手段来明示句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句法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义显性连贯。

汉语意合指的是汉语的句法结构中较少使用形式上的连接手段,句子中语义的合成主要通过无显性标记的动词或动词词组来实现。汉语没有形态变化,造句时常常省略介词和连词,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主要通过安排语序或词语重复等手段间接表现出来,语义隐含句间,注重隐形连贯,逻辑事理顺序。示例如下:(2)人不犯我,我不犯人。Wewillnotattackunlessweareattacked.在这句话中,很简单的八个字,隐含了语序关系,实际意思为人若不犯我,我则不犯人。而在译文中,unless一个词就表达出了汉语中所隐含的语序关系。再如(3)有饭大家吃。Leteverybodysharethefoodifthereisany.该句话实为汉语中的一个典型的紧缩句,可理解为:如果有饭的话,那就让大家吃吧。译文中一个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就将这种隐含关系表达了出来。

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的比较,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汉语与英语句子结构的最大不同在于:汉语重意合,重隐形连贯;英语重形合,重显性接应。英语是一种偏形态语言,多用关系词,结构复杂多变。有严格的主谓结构,根据句子需要,依次添加关系词,从句等,结构发杂严谨,逻辑关系鲜明。汉语是一种分析性意合语言,造句多按照时间顺序以及逻辑关系来安排动词或者动词词组的位置。句式结构简单。通过分析英汉语言的形合和意合,可以帮助我们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做好形合和意合的转换,使译文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更加自然、流畅。

二、翻译策略

在英译汉中,避免将所有的连接词翻译出来,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说话习惯。如(4)Itwaswhatsentimentalists,whodealinverybigwords,callayearningaftertheideal,andsimplymeansthatwomenarenotsatisfieduntiltheyhavehusbandsandchildrenonwhomtheymaycentreaffections,whicharespentelsewhere,asitwere,insmallchange.(W.Thackeray:VanityFair)一般情感主义者喜欢用大字眼,称之为对于理想爱情的渴望。换言之,他们认为女人的情感平时只能零星发泄,必须有了丈夫和孩子,情感收聚起来有了归宿,自己才能得到满足。在该句译文中,并没有将原文中的一系列连接词和关系词翻译出来,通过汉语的隐含的意思自然流畅的将原文意欲表达的意思呈现了出来,合乎汉语说话习惯,意思明确。

相反,在汉译英中,要相应的加上必要的连词,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尤其是在一些谚语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举例如下:(5)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在这句话中,隐含了语序关系,可以理解为:一旦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因此,在翻译时,应当加上关联词:Oncetheprincipalcontradictionisgrasped,allproblemscanbereadilysolved.再如(6)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个典型的对偶句,有着隐藏的逻辑关系,翻译时,Smartasarule,butthistimeafool.适当的添加连接词即忠实的表达了原文,又可以从形式上跟原文达到对应。

王力先生说过:“西洋语的结构好像连环,虽则环与环都联络起来,毕竟有联络的痕迹;中国语的结构好像无缝天衣只是一块一块的硬凑,凑起来还不让它有痕迹。西洋语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的;中国语法是软的,富于弹性的。惟其是硬的,所以西洋语法有许多呆板的要求,如每一个clause里必须有一个主语;惟其是软的,所以中国语法只以达意为主,如初系的目的位可兼次系的主语,又如相关的两件事可以硬凑在一起,不用任何的connectiveword。”也就是说,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我们都应注重二者文化的差异,注意二者语言的转换,以追求忠实的同时,又能自然流畅的再现原文。